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22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98篇
灾害及防治   1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已有的泥石流灾害资料,建立泥石流风险评价体系和实施流程;提出风险评价的定量计算方法;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完成了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灾害的定量风险评价。研究结果与泥石流实际分布和调查资料基本一致,表明所提出的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和防灾减灾管理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2.
兰州市大气污染对绿化树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出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抗性树种和敏感监测树种,对树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进行了测定,运用spss11.5软件分析。研究发现:同一绿化树种在不同功能区的叶绿素含量不同,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随着功能区污染程度的加深,绿化树种的叶绿素含量(ωa、ωb、ωa+ωb)呈现减小的趋势,但叶绿素ωa/ωb值却呈现增大的趋势。绿化树种抗污染能力为:杨树小叶黄杨椿树国槐圆柏,兰州市主要功能区的污染程度为:兰炼厂区兰化厂区橡胶厂西关西站交大兴隆山。  相似文献   
183.
泥石流研究中的粒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惠林 《灾害学》1991,6(2):6-11
粒度分析是泥石流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它的基础实验之一。本文介绍了在泥石流研究中一些较常用的及有应用前景的粒度分析方法,它们包括:频率累积曲线、直方图、概率累积曲线、粒度参数统计、粒度参数散点图等;对粒度分析在泥石流的分类、物理参数的计算、水力学条件的分析等方面的作用也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4.
水资源动态完全成本定价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辨析水资源价值涵义的基础上 ,阐述水资源动态完全成本定价模型 ;并从不同层次分析了它为何能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得以实现 ;最后提出了应用该模型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5.
4种农药(百菌清,甲霜灵,毒死蜱和敌百虫)施用于草坪后,挥发和渗漏损失分别不足3%和1%,其主要损失途径在草坪的草皮,草根层(0-2cm),而且呈指数模型衰减,衰减最快的是敌百虫,最慢的是毒死蜱,但在土壤中(2-10cm土层及以下层),这些杀虫剂的衰减明显较慢,2种模型模拟这4种农药施用草坪后的损失过程表明:CHAIN2D的效果较PRZM的好,尤其是模拟挥发和渗漏损失过程,CHAIN2D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而PRZM模拟的结果,参漏损失比观测的明显过多,挥发损失则明显过少;2种模型模拟这4种农药在土壤中的衰减过程,效果较不满意,特别是模拟的初期结果与实测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6.
中国西部大开发,道路工程建设迅速发展。但对道路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大。引起土地退化较为严重。从土壤系统分类上研究了道路工程毁损土壤类型演化特征。与未受道路工程影响的土壤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道路工程毁损土壤,在剖面形态和特性上有很大的变化。土壤在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上已有所不同。以土壤系统分类可看出,道路工程毁损引起严重的土壤退化,可在土壤高级分类单元上即体现出明显的演化特征。采用土壤系统分类制研究土地退化,比土壤发生分类制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7.
紫色土坡地泥沙养分与泥沙流失的耦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研究紫色土坡地泥沙全氮、全磷与泥沙三者流失的耦合特征及其受降雨和地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沙全氮流失量随坡度及雨强的增加而减小,而全磷的流失量受雨强及坡度的影响均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泥沙流失量愈大,全氮流失量愈小,而全磷愈大。全氮与泥沙流失随降雨时间而呈峰值特征,而全磷随时间变化较小。泥沙养分流失量的累积过程与泥沙累积过程一致,随泥沙累积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全氮流失累积量明显低于全磷流失累积量;坡地泥沙流失养分的富集比具差异性,即泥沙流失量愈大,氮富集比越低,磷富集比越高。分析坡地泥沙流失养分的富集比,可知全磷与泥沙的耦合稳定性较全氮高,更易呈现影响下游水质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88.
岷江上游泥石流堵河可能性的经验公式判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泥石流堵塞主河,特别是堵断主河后发生重大灾害的实例屡见不鲜,对泥石流堵河的研究也方兴未艾。选取岷江上游具有代表性的堵河型泥石流沟4条、堵塞型泥石流沟及不堵河型泥石流沟各2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得到各泥石流沟的基本数据、泥石流堵河状况及入汇处主河特征的资料,对堵河型泥石流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与堵塞型、不堵河型泥石流沟进行比较,得出计算泥石流堵断主河可能性大小的经验公式,并对所选典型泥石流沟进行了计算。经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故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可用此式计算泥石流堵河可能性大小,并依此来判断泥石流对主河的堵塞程度,计算数值越大,堵塞程度就越高,一般堵河可能性〖WTBX〗R〖WTBZ〗在10以上为易于堵河,介于5~10可对主河造成较严重的堵塞,小于5则堵河的可能性很小,多产生轻微堵塞。〖  相似文献   
189.
岷江上游聚落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特征——以四川理县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聚落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形式,而聚落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山区聚落生态系统是山区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岷江上游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又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岷江上游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 决定了聚落垂直分布的超常规性及其与自然垂直生态带的适应性。生态脆弱区聚落的发展受到耕地、能源和水资源的制约。聚落生态系统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聚落生态系统质量的提高既有赖于区域环境的改善,又可以为区域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目前,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岷江上游聚落生态系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态和经济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采取区域性的措施外(如停止对天然林的砍伐),还必须在聚落生态系统的水平上采取适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0.
长江上游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天然林禁伐具有长远的生态意义 ,对促进该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也有积极作用。但同时给这些地区带来新的挑战 :天然林禁伐区财政收入减少 ,GDP增长速度减慢 ,居民收入降低 ,以木材运输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萎缩 ,劳动就业压力加大 ;退耕还林区粮食产量减少 ,农民生活受影响。当前 ,在两大工程过程中 ,出现虚报退耕面积和造林成果数字 ,一刀切 ,重视经济林、轻视生态林 ,林种和种植结构雷同 ,林区欠帐无法偿还 ,地方资金不配套 ,退耕后农业不知如何发展等问题。为此 ,笔者建议 :退耕和“天禁”与区域脱贫、社区建设相结合 ;坚持因地制宜、分生态类型区实施 ;坚持实事求是 ,反对浮夸 ;应加强科学规划 ,进行技术攻关和科技集成 ,创立新的农林牧复合种植模式、新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