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70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通过分别使用移液管和移液枪对标准溶液样品进行稀释,然后对稀释后样品进行检测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移液管和移液枪对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移液管稀释的样品,其检测结果与标准值之差都在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1%)以内;使用移液枪稀释的样品,其检测结果与标准值之差都远高于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1%)。这表明,在正确使用移液器具的前提下,用移液管稀释的样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度远远高于用移液枪稀释的样品。建议在化学分析检测工作中,尤其在稀释或定容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用移液管。  相似文献   
52.
封闭循环海水育苗系统生物滤池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循环海水育苗系统,进行了高效硝化菌剂在天然植物载体填料上的人工挂膜及生物滤池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低温条件下,人工挂膜仍能快速有效地达到一定的运行效果,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初步探讨了在极低的氨氮负荷和水温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氨氮浓度及温度对生物滤池硝化效果的影响.通过育苗过程的长期运行,证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氨氮,使NH4+-N,NO2--N,NO3--N及COD浓度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上.  相似文献   
53.
辽东湾北部双台子河口的斑海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3年3月至4月及2004年3月至5月。对辽东湾北部双台子河口附近的斑海豹栖息地及斑海豹资源进行了调查。斑海豹数量和行为的观察采用海上目视直接观察及照相计数方法;栖息地的环境调查为现场结合社会调查。结果发现:斑海豹的栖息地十年来位置未改变,仍在距人海口10km处的一段河岸,但其生态环境正遭到破坏。斑海豹在该栖息地的分布时间从3月初辽东湾冰融起至5月中旬;高峰期在3月底至4月中旬之间;4月中旬斑海豹开始离开,比十年前提早半个月左右;5月中旬以后。斑海豹基本上全部离开此处。另外,斑海豹的个体数:2003年为105头。而2004年则为40头。其数量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54.
研制采用微生物传感技术和流动分析技术来快速测定BOD的仪器。主要技术性能:测量周期为15min;误差率<5%;偏差<5%。通过对国家标准样品和不同水质污水的测试表明,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周期短的优点;准确度、稳定性均达到国家标准;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天然海水中添加1.5、15 mmol/L铜离子对EH40钢腐蚀速率、腐蚀产物形貌及成分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天然海水实验室挂片的方式进行4周的腐蚀实验,定期对试样进行表征,并检测海水环境参数.结果 在海水中添加1.5、15 mmol/L铜离子后,EH40钢的腐蚀速率加快,同时表面腐蚀产物出现特殊分层现象,并包含铜单质层.结论 海水中添加1.5、15 mmol/L铜离子,对EH40钢腐蚀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机制,铜离子水解形成酸性腐蚀环境、铁和铜离子的置换反应消耗试样基体、Fe-Cu电偶腐蚀池加速阳极铁的溶解.  相似文献   
56.
由微生物介导的海洋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五环三萜的藿类化合物(hopanoids),包括以细菌藿多醇(BHPs)为主的生物藿类和藿烷等地质藿类,是指示近现代环境和重建古环境中碳氮循环过程的重要类脂生物标志物.本文总结了藿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理功能,及在海洋碳氮循环关键过程(固氮、硝化、厌氧氨氧化、甲烷氧化和陆源有机质输入)中的指示作用.微生物膜脂中的藿类化合物主要由hpn基因编码的藿类合成和修饰酶调控,与微生物理化特征及环境条件具有密切关系.2-甲基藿类、2-甲基环醇醚和不饱和环醇醚等藿类化合物可调节细胞膜的氧渗透性以发挥固氮酶保护作用,可指示环境中固氮蓝细菌及其固氮过程.细菌藿四醇异构体之一的BHT-x是海洋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Scalindua的专属产物,可指示海洋厌氧氨氧化和低氧环境.土壤标志物BHPs及陆源输入指标Rsoil可追踪陆源有机质向海洋环境的输入和迁移.35-氨基BHPs和3-甲基(氨基) BHPs可指示好氧甲烷氧化活动.细菌藿六醇和3-甲基细菌藿六醇可指示亚硝酸盐型甲烷氧化活动.未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仪器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藿类化合物在指示海洋碳氮循环过程方面势必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对Ni-ZrO2纳米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预测,优化电镀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磁力搅拌辅助电沉积法,在钴镍基模型合金试样表面制备Ni-ZrO2纳米镀层,针对电镀工艺条件,设置正交实验,对每组实验镀层进行电化学测试,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镀层的耐蚀性能.将ZrO2粒子浓度、电镀液温度和电镀电流密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将自腐蚀电流密度作为输出层,运用GRN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Ni-ZrO2纳米镀层进行耐腐蚀性能的预测研究.结果 当ZrO2粒子质量浓度为6 g/L、电镀液温度为60℃、电镀电流密度为5 A/dm2时,Ni-ZrO2纳米镀层的性能良好,表现出较小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影响Ni-ZrO2镀层自腐蚀电流密度的因素满足ZrO2粒子浓度>电镀液温度>电镀电流密度.运用GRN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对4组非正交实验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30%与10.74%.结论 运用神经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不同工艺参数下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从而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实验效率.在训练样本较少的情况下,GRNN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条件优化、标准验证等建立了一种直接在海水中加入NH3·H2O溶液使稀土元素与氢氧化镁形成共沉淀富集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海水中14种稀土元素的方法。海水样品通过共沉淀、离心操作后,主要基体物质得到了分离,目标稀土元素实现了富集。氢氧化镁共沉淀富集的条件是1:1 NH3·H2O溶液最佳加入量为0.35 mL,沉淀清洗次数为1次,静置时间为5 min。方法对稀土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8.7%~107.1%,稀土元素的方法空白为0.008×10-12 ~0.441×10-12,方法定量下限为0.054×10-12~0.423×10-12,RSD为2.8%~8.6%。所建立的方法与海水标准物质NASS-6的测定结果一致,方法具有准确度与精密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大批量海水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定量精确测定。  相似文献   
59.
重建海洋古pH对于海洋酸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海洋古pH反演的硅藻组合、硼同位素组成及B/Ca、brGDGTs及3-羟基脂肪酸等技术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硅藻组合法系根据沉积物中保存的硅藻的种类和丰度重建水体的古pH,在湖泊研究中有较多成功的应用;硼同位素组成及B/Ca法基于海洋钙质生物中δ11B或B/Ca的变化重建海水pH,brGDGTs法是基于沉积物中brGDGTs的环化指数或异构化程度重建过去海水pH,3-羟基脂肪酸法是基于沉积物中3-羟基脂肪酸的支链比反演海洋古pH。这些海洋古pH的反演技术方法各有特点,就目前而言,仅硼同位素组成及B/Ca法是追溯海洋古pH变化较为成熟的方法。研发海洋古pH反演新技术方法至关重要,完善现有方法构建更加准确精密的海洋古pH重建指标体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0.
在青岛太平角海区潮间带设立样地,运用最近邻体法进行了鼠尾藻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利用野外观测数据编制了静态生命表,运用静态生命表、存活率曲线以及生殖力表,研究了鼠尾藻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鼠尾藻种群的生态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鼠尾藻种群表现出r-对策者和k-对策者两种生态对策,从而确保鼠尾藻种群数量在自然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并很容易在潮间带群落中形成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