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根据石化企业安全评价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特点,在建立涵盖安全管理、工艺过程、作业环境、人员素质、生产设备和安全教育等一级指标的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工具,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平台,应用该平台对某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其安全状况为"较好".该系统平台能实现对该类企业的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应用危险辨识分析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生产实际,对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危险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分级管理,为企业结合生产实际控制危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某矿通风系统的改进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矿通风系统现状分析和通风参数的测定,确认该矿井下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风量低,污风串联和污风循环严重,导致作业点通风效果差,部分作业地点空气中CO、NO2和CO2含量超过“GB16424-199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规定标准;根据测定、分析和计算,结合该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矿山通风状况的多种可行性方案,并对这些方案采用计算机通风网络解算与优化,经方案比较,提出了井下通风系统改进与优化设计的最佳方案和通风系统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4.
通过参与性访谈对苍南县214名调查对象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了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其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并根据受访者所从事行业将其分为非农和农业两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以及农业收益高低是影响农户耕地保护和投资的主要因素.公众耕地保护意识较强,超过85%的受访者认为保护耕地很重要.但公众对于耕地保护的支付意愿不高,这点在农业受访者中表现尤为突出.公众对于耕地多功能性的认知存在较大的不足和误区,尤其是对耕地的生态功能方面的认识.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公众的文化程度、年龄和所从事的行业是影响他们对耕地保护及其多功能性认知与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5.
为从根本上解决隧道内空气污染问题,达到运营节能的目的 ,利用Fluent软件建立数值模拟模型,通过分析直线隧道内污染物分布规律,确定吊顶式净化通风系统设置位置及净化范围,同时建立吊顶式净化通风系统隧道模型,对其纵向布置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结果 表明:隧道内CO浓度基本呈线性分布,在距隧道入口1300 in位置,需布置吊顶...  相似文献   
56.
为获得草甘麟在THz波段的光学参数,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 - TDS)装置对草甘膦标准品进行测试,获得样品在0.4~ 1.5 THz波段的折射率谱和吸收谱.结果表明,草甘膦样品有5个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吸收峰的位置分别为0.79 THz、0.89 THz、1.09 THz、1.31 THz和1.43 THz,它的平均折射率为1.512.为了更好地解析试验光谱,利用Gaussian 03程序的B3LYP函数与从头算理论HF在6- 311G(d,p)基组水平上.,以及DMol3程序的PW91、VWN - BP和BLYP 3种GGA密度函数在DNP基组水平上模拟草甘膦单分子,其中利用HF和VWN- BP函数计算出的峰位值与其对应的试验值较接近.这两种方法是模拟草甘膦单分子较为适合的方法.利用HF函数计算的键长、键角均与室温下X射线衍射值有相同的一致性趋势,而VWN - BP函数这一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介绍了某企业起重搬运系统主要构件的声发射检测情况,分析了构件的力学特性与声发射检测方法的选择,可以为其他大型设备的结构整体安全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8.
我国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及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宝友  肖文  朱卫平 《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0):1623-1634
矿产资源对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在分析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可获得性原则构建我国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阐述各指标的计量方法。然后,运用多指标输入/输出复杂系统的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并收集2000—2009年数据对我国区域(东部、中部和西部)矿产资源竞争力进行评估,揭示其变化规律。最后,用我国区域2000—2009年的"矿产资源竞争力"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代表其矿产资源的丰裕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法验证矿产的"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区域间是否成立。研究结果显示:①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在不断地提升。另外,我国三大区域的矿产资源竞争力与其所拥有的矿产资源储量成反比;②区域矿产资源竞争力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长期稳定的均衡、双向因果关系,得出矿产的"资源诅咒"假说不成立的结论。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如何提升矿产资源竞争力及利用矿产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基于三波长透射率的水体色度检测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有关分光光度法测量水体色度的国家标准的建立,对美国和台湾地区的水体色度标准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基于三波长透射率测量水体色度的方法。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的色度学相关数据,选择在595、555和445 nm 3个波长处的光谱透射率计算水样的三刺激值,依照国标推荐的色差公式建立了测量水样色度的标准检量线。利用所提出的新的水体色度测量方法对5个水样的色度值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新的测量方法所得到的水体色度值与铂钴比色法一致。  相似文献   
60.
孙在  杨文俊  谢小芳  陈秋方  蔡志良 《环境科学》2014,35(12):4495-4501
对燃煤超细微粒的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气溶胶实验平台,使用快速粒径谱仪FMPS对燃煤超细颗粒(5.6~560 nm)数量粒径谱进行了测量,同时利用颗粒物动态演变模型,通过最优化算法,得到颗粒沉积损失率和排放率随粒径的分布,并计算了燃煤颗粒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在颗粒生成的初始阶段,燃煤颗粒数量粒径谱是多分散的复杂谱,初始粒径谱主要由10 nm、30~40 nm及100~200 nm这3个模态组成,其中,10 nm模态颗粒数浓度较高,100~200 nm模态颗粒粒径谱呈对数正态分布,数量中位径CMD均值为16 nm.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数量浓度呈指数规律衰减,CMD先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排放因子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燃煤颗粒的排放因子达到(5.54×1012±2.18×1012)个·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