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7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磷素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原湖泊周边农田磷肥的大量施用和城镇村落的聚集造成了土壤剖面磷素不断累积和含磷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加剧了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的磷污染,磷随湖泊周边区域浅层地下径流入湖也影响着高原湖泊的水质安全. 2019~2021年雨季和旱季,通过对云南8个湖泊周边农田和居民区水井进行监测,分析了452个浅层地下水样中磷浓度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和土地利用影响了浅层地下水中磷浓度及其组成,表现为雨季浅层地下水中磷浓度大于旱季,农田大于居民区;溶解性总磷(DTP)是总磷(TP)的主要形态,占75%~81%,溶解性无机磷(DIP)是DTP的主要形态,占74%~80%.8个湖泊周边近30%的样本TP浓度已超过地表水Ⅲ水标准(GB 3838),其中,洱海(52%)、杞麓湖(45%)、星云湖(42%)和滇池(29%)湖泊周边地下水磷的超标率远高于阳宗海(16%)、抚仙湖(13%)、程海(6%)和异龙湖(5%).影响浅层地下水磷浓度的关键因子是土壤剖面中水溶性磷(WEP)、含水率(MWC)、土壤有机质(SOM)、总氮(TN)、 pH和浅层地下水中pH、水位(P<0.05).土壤WEP、 SOM...  相似文献   
82.
83.
圆叶无心菜对Pb的吸收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对Pb的累积特征。采用Pb 0、200、500和1 000 mg/kg处理,研究圆叶无心菜在20、40和60 d时,数量性状变化及其对Pb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1)Pb处理后,在同一生长时期,Pb导致圆叶无心菜株高、冠幅、根长和生物量显著降低,其中Pb 1 000 mg/kg处理时,降低的幅度最大;(2)随着Pb浓度的增加和生长时期的延长,圆叶无心菜Pb含量不断增加;(3)圆叶无心菜对Pb的滞留率和净化率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加。生物富集量系数和转运量系数随着Pb污染浓度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圆叶无心菜对Pb的转运系数大于1;(4)圆叶无心菜可作为Pb的累积植物,用来修复被Pb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84.
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制定了有关药用植物中砷含量的限量标准,药用植物中砷污染的现状不容忽视。药用植物砷污染受到植物种类、品种、入药部位、产地、土壤砷污染和炮制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砷污染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及其药效成分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选择滇池5个代表性研究位点,分别采集沉积物和水样,在藻类发生的重灾区采集藻类,通过野外取样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藻类生长对滇池不同区域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藻类明显提高了沉积物速效磷和总磷的释放量;去离子水处理的沉积物速效磷和总磷释放量明显高于滇池水处理;各区域沉积物中以海埂的速效磷释放量最高,昆阳的总磷释放量最高。  相似文献   
86.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突出问题是蓝藻水华暴发,打捞与治理蓝藻水华的关键是实现藻水分离。研究选用7种无毒粘土类絮凝剂作为供试材料,分析比较了7种絮凝剂对浊度去除率和蓝藻去除率及使用絮凝剂后水体pH和EC的变化。结果表明:1)7种天然絮凝剂中,藻水分离效果顺序为:三级海泡石绒、滑石>硅藻土>蒙脱土>海泡石粉>四级海泡石绒>高岭土;2)效果较好的三种絮凝剂为三级海泡石绒、滑石和硅藻土,最适宜投放用量分别为0.2‰、0.6‰、0.4‰;3)三种絮凝剂的投加使用对水体pH、EC均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投放用量条件下,三级海泡石绒使水体pH增加了3.68%,EC值增加了3.42%;滑石使水体pH值降低了5.64%,EC值增加了3.59%;硅藻土使得pH和EC值分别增加了0.86%和0.51%,总体变幅均小于6%。  相似文献   
87.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有毒蓝藻水华引起的污染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其产生的毒素对生物有潜在的危害。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工作原理简单易行、分析速度快、灵敏度较高的统一的检测方法,对水体中特别是饮用水源中的微囊藻毒素进行检测。文章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几类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以及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尚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杜彩艳  祖艳群  李元 《生态环境》2007,16(6):1710-1713
重金属的不同形态对于作物吸收重金属及受害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施用石灰改变重金属的形态、毒性以及对作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在铅、镉和锌污染土壤上,施用石灰对土壤中不同形态镉、铅和锌含量及在大白菜中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后,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Pb、Cd和Zn含量明显减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Pb、Cd和Zn含量明显增加;对大白菜吸收Pb、Cd和Zn均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石灰用量为5g·kg-1土时,对大白菜吸收Pb、Cd和Zn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9.
小花南芥与玉米间作对Pb的吸收累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选择Pb的超富集植物小花南芥(Arabis alpina L.)与玉米,在Pb污染土壤中进行单作、间作试验,研究小花南芥和玉米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对Pb的吸收和累积特性。结果表明,小花南芥与玉米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降低了小花南芥的生物量;间作提高了小花南芥根和地上部分Pb含量,由单作的762.11 mg/kg、842.10 mg/kg分别增至834.95、923.15 mg/kg,降低玉米根和地上部分Pb含量,由单作的145.80 mg/kg、90.49 mg/kg分别降低到121.42、73.55 mg/kg。与小花南芥单作相比,间作降低了土壤Pb含量。同时,因为小花南芥的作用,活化了土壤Pb,玉米与小花南芥间作土壤有效态Pb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单作土壤,更有利于提高Pb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90.
堆肥反应器中2种微生物接种剂的堆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智  张陇利  张发宝  李季 《环境科学》2009,30(11):3409-3413
在严格控制堆肥条件的情况下,以鸡粪为堆肥基本原料,选用单一微生物巨大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物VT菌为接种剂,通过研究堆肥过程中的温度、氧气浓度、C/N、WSC(水溶性碳)、发芽指数(GI)以及脱氢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动态变化来反映这2种微生物接种剂对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VT的处理在堆肥升温和保持高温效果明显,接种微生物菌剂的2个处理的堆体内氧气浓度都较CK低,其中最低的为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VT的处理.接种微生物菌剂,C/N下降速度快,WSC浓度相对高,GI值上升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加快堆肥腐熟进程,其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VT的效果较单一微生物菌剂巨大芽孢杆菌好.接种微生物菌剂有利于堆肥升温期脱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增加,促进堆肥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纤维素的分解,且接种复合微生物VT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