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燃油和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对燃烧重油与烟煤两个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显微结构、颗粒类型及重金属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态都以球形颗粒为主,而燃油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由一些絮状物和类似于燃煤飞灰中球形颗粒组成.根据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发现燃油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颗粒类型有硅铝质和钙-硅铝质...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以A江水、B河水为原水的常规处理工艺和以C湖水为原水的两种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水样的AOC、TOC和UV254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工艺对AOC的去除率分别是63.6%、-97.9% 、84.2%和94.7% ;对TOC的去除率分别是61%、6.6%、66.7%和75% ;对UV254的去除率分别是17.9%、25.6%、83.3%和95.1% ,与深度处理工艺相比,常规处理工艺不能保证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33.
漂浮型N-TiO_2/EP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轻质、多孔的非金属矿物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EP)为载体,采用载体表面水合沉淀法制备出漂浮型N-TiO2/EP光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N-TiO2/EP进行了表征。以辛烷模拟水面溢油,探讨了N掺杂对TiO2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N掺杂可以抑制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焙烧温度为400℃时,N-TiO2/EP的催化活性最高。0.15g的N-TiO2/EP催化剂用于光降解0.5mL辛烷时,紫外光照射4h后,辛烷去除率达到96.02%。改用氙灯模拟太阳光照射,N-TiO2/EP的辛烷去除率达到82.14%,TiO2/EP的辛烷去除率为53.57%。  相似文献   
34.
螺旋藻(Spirulina)对垃圾填埋渗滤液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崑  黄峙  吕颂辉 《生态环境》2006,15(3):509-512
探讨了螺旋藻(Spirulina,SP)对垃圾填埋渗滤液(LandfillLeachate,LFL)中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从广州市大田山垃圾填埋场收集LFL,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理化分析,在不同稀释度的LFL中接种SP后连续培养,观察藻细胞生长并比较接种前和培养7d后LFL主要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发现SP可在LFL原液及体积分数分别为50%和25%LFL中维持生长达对照的30%~50%,藻细胞的生长使LFL中PO4-P、COD、NH3-N清除率达50%以上,对50%LFL中铅、锌、砷、铬、镍等重金属的清除率大于60%。结果提示,螺旋藻对LFL污染物有一定的生物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35.
农村生态文化的路径选择与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和悠久厚重的历史人文生态,生态文化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农村生态文化发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创新载体、构建科学有效的发展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6.
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引起了研究者对其潜在的生物影响的关注.为评价微塑料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文以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及其幼鱼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两种粒径不同的微塑料:粒径0.5 μm的红色荧光标记聚苯乙烯微塑料(0.5RF-PM)和粒径10 μm的绿色荧光标记聚苯乙烯微塑料(10GF-PM)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在出生后5 d的斑马鱼幼鱼肠道中的积累.结果表明,10GF-PM对出生后3 d胚胎孵化没有影响,0.5RF-PM在500 mg·L-1时对胚胎孵化抑制率达37%;10GF-PM溶液浓度为10、100、200和500 mg·L-1时,出生后5 d幼鱼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0%、54%、44%和41%;对应浓度0.5RF-PM暴露溶液中,幼鱼平均存活率分别为62%、37%、25%和12%.暴露在10、100和500 mg·L-1的10GF-PM溶液中0.5 h,幼鱼肠胃道中微塑料荧光值分别是0.06、0.53和1.84,对应浓度0.5RF-PM暴露溶液中,荧光值分别是0.63、2.32和3.45.将暴露的幼鱼转移至清水中,1 h内可观察到微塑料通过肠道排出体外,持续放置24 h后,对应GF-PM暴露幼鱼肠道内微塑料荧光值分别是0.03、0.08和0.56,对应RF-PM暴露幼鱼肠道内微塑料荧光值分别是0.06、0.41和1.56.微塑料对斑马鱼的影响与浓度和粒径有关:浓度越高,胚胎孵化率和幼鱼成活率越低;粒径越小,越容易在肠胃道内积累.  相似文献   
37.
华中地区供水水库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  辛蕊  李贶家  王倩  王亚南  许智恒  崔向超  魏巍 《环境科学》2021,42(10):4753-4760
为明确华中地区饮用水水源地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赋存特征,本研究选取了11个大型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于2019年秋季和2020年夏季对整合子基因intI1和19个ARGs进行了定量.结果表明,水库环境中ARGs的丰度并不随时间产生明显变化.四环素类、磺胺类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是华中地区供水水库的优势基因.选取的2种磺胺类ARGs sul1sul2丰度和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这两种基因是水库环境的优势基因.耐多粘菌素基因mcr-1并未检出,表明我国抗生素限用政策已取得一定效果.与其他环境介质相比,水库环境中ARGs丰度处于较低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质指标与ARGs有一定相关性,表明水质指标可以成为水库环境中ARGs污染的指示指标.由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量受到严格限制及其易降解的特性,其相应ARGs丰度及检出率均较低;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与其他类耐药基因关系密切,基因的水平转移可能是导致该现象的重要因素;intI1虽然整体上与ARGs相关性不强,但仍可能是导致水库环境中个别基因传播扩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8.
西北典型工矿型城市街道尘埃重金属污染的环境磁学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甘肃省白银市为研究区域,系统采集43个城区街道尘埃样品,并对其进行环境磁学和重金属元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白银市街道尘埃磁性特征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导,磁晶体粒径为较粗的假单畴(PSD)和多畴(MD)颗粒;样品低频磁化率(χlf)变化范围为(43.75~1 340.08)×10-8m3·kg-1,平均值为245.98×10-8m3·kg-1,与国内综合型大城市相比,白银市街道尘埃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低,但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表现为工业区高于带状交通区,带状交通区高于商业区,新城区磁性矿物含量较低;白银市各功能区污染源相对单一,工业污染对强磁性矿物的贡献占主导,污染程度空间分异显著.白银市街道尘埃样品中Cu、Pb、Zn整体含量较高,污染负荷指数(PLI)与低频磁化率(χlf)、非磁滞剩磁化率(χARM)、饱和等温剩磁(SIRM)、"软"剩磁(SOFT)相关性较高,且空间变化特征较为一致,表明反映磁性矿物含量的参数可以有效监测城市重金属污染,进而圈定重金属综合污染区域和范围,为进一步的城市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快速有效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39.
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下,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诸多阻碍。本文试从教师管理制度、评价体制不健全、社会伦理道德转型的束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三方面分析障碍存在的原因,并基于此来阐述其突破思路。  相似文献   
40.
探讨了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SP)对生活污水的生物修复与净化作用。用厨房污水(KW)接种SP后摇瓶光照培养,观察藻细胞在KW中的生长状态,分析其中β-胡萝卜素和C-藻蓝蛋白的含量,并比较接种前和培养10d后KW中BOD、COD、NH3-N、NO3-N和PO4-P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SP可在KW原液(KW100)和80%(体积分数)KW(KW80)中维持较好生长,并且藻细胞中C-藻蓝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培养10d后,KW100中BOD、COD、NH3-N、NO3-N和PO34-P的去除率分别为77.6%、75.2%、97.8%、98.2%和64.5%,对KW100中Zn、Se等元素能够有效富集,对一些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率也大于50%。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培养对生活污水有较好的生物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