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55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61.
以苯胺为研究对象,在Fe~0/O_2体系中开展了降解实验。考察了苯胺在Fe~0/O_2体系与单一Fe0体系和单一O2体系下的降解效果,探究了Fe~0/O_2体系中活性氧化物的产生及降解苯胺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5.1 mg·L~(-1)的苯胺在Fe~0/O_2体系中可完全降解,降解过程存在协同效应,在Fe~0/O_2体系下降解速率常数为单一零价铁体系与单一氧化体系降解速率常数之和的46.15倍;Fe~0/O_2体系中活性氧化物主要有H2O2和·OH等自由基,苯胺在体系中的降解以·OH氧化为主,可能的降解途径为矿化和聚合,并以矿化为主;苯胺降解过程中氮素产物的变化表明降解体系中存在大量含氮有机物等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562.
对某典型石化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A/O"处理工艺各单元出水不同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含量及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石化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出水DOC以分子量1 kDa的有机物为主;处理工艺对废水COD、DOC和UV254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4.58%、86.22%和72.92%,分子量1 kDa、3~5 kDa、10~30 kDa、30~100 kDa的DOC去除率达90%左右,分子量5~10 kDa和100 kDa的DOC增加了28.57%和43.90%;分子量1 kDa的UV254的去除率为76.27%;水解酸化池对分子量30~100 kDa的有机物去除率达90.87%,缺氧段对分子量1~3 kDa的DOC去除率达92.86%,缺氧出水分子量3~10 kDa和30~100 kDa的DOC浓度较水解酸化出水有较大增加,好氧段对缺氧段出水中分子量30~100 kDa、5~10 kDa和3~5 kDa的有机物有很好的去除作用,去除率分别为80.85%、43.46%和72.32%,而分子量1~3 kDa的DOC浓度有所增加。各出水在260~270 nm有紫外吸收峰。各分子量区间DOC的SUVA值随处理工艺沿程增大,废水有机物芳香度提高,UV253/UV203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563.
周键  王三反 《化工环保》2014,34(5):438-442
采用并联式单极性三维电极电解处理低浓度含钴废水并回收金属钴,比较了二维电极与三维电极的钴离子去除效果,探讨了填充材料、电流、填充比(填充材料与废水的质量比)、废水pH对钴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电极对钴离子的去除效果远优于二维电极;在以网状Ti/RuO2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并作为主电极、空心钢球为第三极、极间距5 cm、电解时间60 min、电流为0.6 A、填充比为2.5、不调节废水pH的条件下处理钴离子质量浓度为112.3 mg/L的废水,钴离子去除率可达85.6%、电流效率为68.3%;去除钴离子的电化学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64.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丙烯酸生产废水中苯系物、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等12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液液萃取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废水pH 7,分散剂甲醇加入量10 mL/L,盐析剂NaCl加入量300 g/L。各组分的工作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各组分的加标回收率为95.2%~116.0%,各组分的方法检出限为0.001~0.179 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5%。该方法可用于丙烯酸生产废水中主要特征有机物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565.
Triton X-100在黄土上的吸附行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体系下,应用批实验法研究了Triton X-100在天然黄土上的吸附行为与平衡时间、Triton X-100浓度、溶液离子强度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Triton X-100在黄土中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30 min,其吸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相应拟合参数Qe、k1、r2分别为3.041 mg·g-1、0.102 min-1、0.993 4.吸附等温线明显为非线性,在利用的4种等温吸附模型中,Sips模型对实验数据提供了最佳的拟合,其拟合参数Qmax和r2分别为3.202 mg·g-1和0.998 7.溶液离子强度和pH值对Triton X-100在黄土上的吸附有显著的影响,其吸附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随pH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66.
MDEA脱硫工艺降解产物及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甲基二乙醇胺(MDEA)天然气脱硫工艺因其高效节能,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但是MDEA的降解、变质容易引起处理过程的起泡、腐蚀等,降低装置的处理能力,使净化后的天然气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也影响正常生产。文章简要分析了MDEA降解产物产生的机理及危害,并介绍了几种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567.
高价离子还原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在环境的原位修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典型的高价离子还原菌:异化Fe(III)还原菌(IRB)、硝酸盐还原菌及硫酸盐还原菌(SRB),分别以Fe3+、N03-和SO4^2-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在将高价离子还原的同时,达到对污染环境的修复作用。文章综述了此类细菌的特性、作用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在国内外实际中的应用,分析了异化Fe(III)还原菌、硝酸盐还原菌及硫酸盐还原菌的异同点,并对该类细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68.
微生物异化Fe(Ⅲ)还原是指以Fe(Ⅲ)为末端电子受体在无氧条件下氧化有机物的产能过程,而铁元素是地壳中丰度最高的元素之一,因此,异化Fe(Ⅲ)还原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围绕异化Fe(Ⅲ)还原机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异化Fe(Ⅲ)还原在有机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N,P)等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以期为特定污染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69.
四环素对污泥蚯蚓粪中微生物种群和抗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景阳  夏慧  黄魁  吴颖 《环境科学》2019,40(7):3263-3269
城市污泥中高含量的四环素可能会致使污泥蚯蚓堆肥产物中携带高丰度的抗性基因,降低其利用价值.本实验采用赤子爱胜蚓处理添加不同含量四环素(100、500和1 000 mg·kg-1)的新鲜污泥,以不添加为对照组,分析微生物种群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 C、tet G、tet M、tet W和tet X)及整合子基因(int I1)在不同四环素选择性压力下的变化,揭示四环素含量对污泥蚯蚓堆肥中微生物种群和抗性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四环素降低了污泥蚯蚓堆肥产物中变形菌门的丰度但增加了拟杆菌门的丰度,且四环素的含量与细菌的Shannon和Pielou指数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同时,添加四环素致使int I1增加了4. 25倍;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增加了4. 7~186. 9倍,其中tet M基因丰度与四环素含量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初始污泥中较高含量的四环素会改变污泥蚯蚓粪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增加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度和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570.
微好氧水解酸化在石化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微好氧水解酸化技术对北方某石化污水厂进行了改造,投产后对其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490.3~673.2 mg·L-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 h以及溶解氧(DO)控制在0.2~0.35 mg·L-1条件下,监测阶段内COD的平均去除率为11.7%,出水和进水相比,BOD5/COD提高了12.4%,UV254值降低了11.2%,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升高了23.0%.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和好氧生物降解性试验结果表明:石化废水采用微好氧水解酸化预处理后,小分子有机物(1×103)所占比例由59.5%提高至82.1%,而大分子有机物(100×103)所占比例由31.8%降低到14.0%.经微好氧水解酸化预处理后降解性有显著提高,原水COD经48 h好氧处理可降至102.2 mg·L-1,而微好氧水解酸化出水COD经48 h好氧处理可降解至71.5 mg·L-1.微好氧水解酸化出水的SO2-4浓度[(930.7±60.1)mg·L-1]高于进水[(854.3±41.5)mg·L-1],表明微好氧环境对硫酸盐还原菌(SRB)有抑制作用.由于硫酸盐的还原受到抑制,减少有毒和恶臭类气体产生,改善了周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