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基于蒙特卡洛的土壤镍污染及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天津市郊区115个土样以及相对应的19种蔬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土样和蔬菜作物中镍的污染含量,计算各类蔬菜的富集系数,并根据富集系数大小进行聚类分析.由聚类结果将蔬菜作物大致分为3类:富集系数最低的瓜果类;富集系数较高的叶菜类;玉米富集系数最大,独立为一类.利用Crystal Ball和Origin拟合土壤及蔬菜中镍质量浓度的分布特性,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土壤~作物~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借助Crystal Ball软件实现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显示:瓜果根茎类健康危害系数为0.15,叶菜类健康危害系数为0.27,表明根茎瓜果类及叶菜类的镍含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玉米的健康危害系数较大为2.3,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风险处于不可接受水平.为降低健康风险,该区域土壤应少种玉米类富集危害系数较高的作物,改种其他富集系数较低的蔬菜作物.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来源,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要求,提出农业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的核心内涵;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农业规划的特点,列出农业规划环评的关键技术方法,并对几种主要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多环麝香对蚯蚓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多环麝香对土壤动物的毒性效应,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供试生物,采用滤纸接触法与自然土壤法,考察了吐纳麝香(AHTN)和佳乐麝香(HHCB)对蚯蚓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滤纸法测得的AHTN和HHCB对蚯蚓的急性经皮毒性为中等毒性,对蚯蚓的48h-LC_(50)分别为20.76和11.87μg·cm~(-2),而自然土壤法测得的AHTN和HHCB对蚯蚓的14d-LC_(50)分别为436.3和392.4μg·g~(-1),2种多环麝香皆属低毒物质。HHCB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大于AHTN,但2种毒性测定方法中不同的染毒介质和毒性作用途径使AHTN和HHCB的急性毒性等级的界定有所差异。AHTN和HHCB对蚯蚓繁殖率的抑制作用较对生长速率更为明显,2种多环麝香对蚯蚓繁殖率的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均为30μg·g~(-1),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均为50μg·g~(-1)。研究表明,蚯蚓繁殖率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监测或表征土壤中多环麝香的污染水平及其亚急性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单一施用钾或锌肥会改变污染土壤中镉的有效性,但钾与锌共存对镉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和转化影响效果尚待明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赤红壤上2种镉污染水平下,施用不同比例钾、锌对小油菜(Brassica campetris Lvar.Conmuni)生物量、镉吸收量及土壤溶液中镉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锌以不同比例与镉共存时并不会对赤红壤上小油菜的生长产生明显影响;增加共存体系中锌的用量,土壤溶液中镉的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而小油菜植株镉含量明显降低.低、高镉污染赤红壤上,钾、锌共存摩尔比例为4:1时,土壤溶液中镉的质量浓度较对照分别增加189%和159%(两季平均值);小油菜体内镉含量较对照平均分别降低26.0%和34.9%.在低镉污染赤红壤上,钾、锌施用量与小油菜体内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高镉污染赤红壤上,锌施用量与土壤溶液中镉的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中轻度镉污染土壤上,小油菜钾、锌肥最佳施用比例为4:1.钾、锌以不同比例施入土壤时,锌施用量多少是控制土壤镉有效性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铜胁迫对高丹草和紫花苜蓿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丹草(Sorghum×S.sudane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u处理对两种牧草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Cu处理浓度增加,两种牧草叶、茎、根生物量逐渐下降,并在100μmol.L-1 Cu2+处理后达到显著水平。Cu胁迫导致两种牧草气孔导度、RuBP羧化酶的最大羧化效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调控的RuBP再生的潜在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中有机磷的释放速率、以及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最终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Cu胁迫下,两种牧草二氧化碳饱和点和二氧化碳饱和点净光合速率降低,而二氧化碳补偿点却升高。另外,Cu处理还降低了两种牧草的蒸腾速率和日间呼吸速率。且在光合、蒸腾和呼吸作用参数的变化幅度上高丹草要大于紫花苜蓿。这些结果表明Cu胁迫抑制了两种牧草的生长、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而且对高丹草的抑制作用要强于紫花苜蓿;Cu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不仅与气孔导度的下降相关,而且与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受阻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可为筛选和培育耐Cu和富集Cu的牧草品种和用牧草修复铜污染水体及土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农业科技园区应按照规划环评的方式进行;指出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环评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环评环境保护目标、总体技术路线和程序、规划环评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框架、评价内容与重要专题设置4个方面对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环评共性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内涵和作用,分析了公众参与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指出了目前公众参与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环评公众参与的特点、提高农业规划环评公众参与有效性的途径、农业规划环评公众参与框架3个方面对完善农业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农业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背景、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概述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工作内容。针对农业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几乎是空白的现状,从农区和农业角度,提出农区遗传多样性、农区物种及生境多样性、农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农区景观多样性、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5个评价尺度,逐一分析了各尺度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特别指出在环评实际工作中,应把遗传多样性影响评价的内容与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影响评价融合在一起描述;对农业产业结构多样性,强调评估当地生物多样性变化可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变化。最后,提出加强农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泡石及其复配材料钝化修复镉污染土壤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选取湖北大冶Cd污染土壤,采用室外盆栽实验,研究了海泡石、酸改性海泡石以及二者与石灰、磷酸盐配合使用对油菜生物量、体内Cd含量以及土壤pH和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钝化剂处理均能有效提高油菜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最大分别提高1.03和1.43倍,复合处理以及改性海泡石单一处理的增产效果优于海泡石单一处理。不同钝化剂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油菜地上部和根部Cd含量,最大分别降低66.40%和22.68%。钝化剂复合处理比单一处理对降低油菜Cd吸收的效果显著,6%的钝化剂添加量较为合适。钝化剂复合处理以及海泡石单一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不同钝化剂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钝化剂复合处理对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要比单一处理显著。综合实验结果,海泡石与磷酸盐复合处理对土壤Cd污染的钝化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畜禽粪便中磷流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对畜禽粪便易溶磷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淮河流域内牛粪、猪粪、羊粪、鸡粪和鸭粪为研究对象,对粪便中易溶性磷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5种粪便易溶性无机磷(Pi)和总磷(Pt)含量变化范围分别是0.46~34.43 g.kg-1和0.52~36.19 g.kg-1,易溶性无机磷占其总磷的57%~99%,鸭粪易溶性无机磷和总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粪便。牛粪无机磷含量平均为4.35 g.kg-1,猪粪无机磷平均为8.1 g.kg-1,羊粪无机磷平均为1.7 g.kg-1,鸡粪无机磷平均为6.3 g.kg-1,鸭粪无机磷平均为12.02 g.kg-1。流域内畜禽粪便易溶性无机磷含量与全磷(TP)含量、易溶性总磷含量与全磷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