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01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398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17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根据高浓度油脂废水生物降解处理采用酵母一级处理-SBR法二级处理的连续净化工艺的要求,使用规模为20 L的SBR反应器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用的活性污泥进行强制性驯化,并以驯化的活性污泥菌直接应用于SBR法处理含油废水.实验发现该小型SBR法的工艺技术方案可行,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整个系统运行比较稳定,对于含高浓度油脂的油脂精练加工厂实际排放污水处理效果良好,油脂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连续稳定在95%和90%以上,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2.
四氯化碳的生产与应用及其淘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氯化碳是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其生产和消费都面临着严峻的淘汰形势。简要叙述了四氯化碳的生产技术,以四氯化碳为原料生产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的转化技术,四氯化碳作为化工助剂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以及相应的淘汰方法和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163.
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了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但在制备过程中,活化剂NaOH和交联剂的用量对吸附特性影响较大。与纯菌丝体吸附剂相比,交联菌丝体吸附剂表观吸附容量提高48%,达到49.83mg/g(pH=2.53,水溶液中的Cr^3+浓度为600mg/L),同时其机械强度明显增强。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对Cr^3+的吸附特点是将沉淀法与吸附法相结合,将沉淀与吸附两过程合二为一,从而简化了处理工艺,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4.
165.
制备条件对Fe/AC脱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察了Fe/AC脱硫剂的煅烧温度和载铁量对脱硫活性的影响,并对脱硫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EXAFS表征,结果表明:经250℃煅烧的Fe/AC脱硫剂具有最高的脱硫活性,200℃煅烧,前驱体未完全分解,高于250℃煅烧,会使活性组分聚集,二者均导致脱硫活性降低。Fe/AC脱硫剂适宜的载铁量为3.5-14%,大于14%担载量使脱硫剂微孔堵塞严重,致使其脱硫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6.
文中对自主实体共生模式和复合实体共生模式这两种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组织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种模式的优点与缺点、共性和差异,指出在生态工业园的构建过程中,应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167.
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工业生产是危险废物的主要来源,工业危险废物是世界各国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方面.以我国历年环境统计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我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现状和特点.研究了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利用量和处置量、工业危险废物区域和行业分布特点、工业危险废物与工业固体废物的关系、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工业产值的关系及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的变化趋势等.提出今后我国既要重视对传统的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等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管理,又要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西部资源省份产生工业危险废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8.
本文使用超重力技术,以Na_2SO_3+NaOH/K_2SO_3+KOH为吸收剂,进行高浓度SO_2模拟烟气的脱硫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剂pH值、超重力机转速及实验液气比对于SO_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重力环境下SO_2脱除率随吸收剂pH值、超重力转速以及液气比的增加而增大。当吸收剂pH值在7及以上时SO_2脱除率便可以达到99%以上,实现了SO_2的深度脱除,达到了出口气中SO_2超低排放的理想目标,是烟气脱硫的理想选择。同时对比表明,相同条件下以K_2SO_3+KOH为吸收剂,对于烟气中SO_2的脱除效果要优于以Na_2SO_3+NaOH为吸收剂。  相似文献   
169.
汪俊杰  刘研萍  朱佳  韦伟 《环境工程》2020,38(3):82-86,141
为探究不同条件的回流底泥对絮凝强化的影响,采用智能光谱散射分析仪(IPDA)对絮凝过程进行连续监测。通过分析出水浊度和絮体生长曲线,考察了底泥投加量、存放时间和底泥pH对底泥强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投加量对于絮体生长FI值(絮凝指数)影响不大,回流单倍底泥时,出水浊度降至1.3 NTU,较常规絮凝下降38%;底泥存放时间越长,絮体生长FI值越小,存放时间<3 d的底泥可保证出水浊度维持在2.0以下;底泥pH为3.0时,出水浊度低至1.2 NTU,酸处理后的底泥,其絮体生长变化曲线不稳定,FI值呈明显震荡波动趋势。回流单倍底泥时,底泥能够强化絮凝的去浊能力,絮体颗粒保持较大尺寸。底泥形成24 h内回流,絮体颗粒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最大,能保持底泥的最大活性。过高或过低的底泥pH导致絮凝效果变差,最适宜的底泥pH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170.
为了解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表层土壤中二噁英、重金属来源及分布特征,选取成都地区3座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周边土壤中17种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呋喃(PCDD/Fs)及11种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显示,土壤样品中的PCDD/Fs和重金属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25~7.5ng I-TEQ/kg和0.23~580.57mg/kg;3座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的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要高于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s),PCDFs毒性当量浓度平均贡献率达到55%;土壤样品中Cd、Hg、Pb、Cu、Zn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Hg、Pb、Zn与部分PCDF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2、0.760、0.788,所对应的p值分别为0.034、0.047、0.035,并被归类为同一聚类,可将这部分重金属元素作为重金属示踪剂来表征PCDFs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