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藏河谷地区荒漠化综合整治 --以日喀则市江当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藏现有的2047万hm^2的沙漠化土地中,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危害最大的是藏南宽谷地区的沙漠化土地。日喀则江当宽谷中游,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土地沙漠化严重。在深入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和沙漠化灾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将沙漠化土地的防治与利用相结合,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以生物措施为主(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造林、流沙固定),辅以水利工程措施,对荒漠化土地开展综合整治研究。西藏自治区林业局按照本研究防治措施进行工程施工,其中,农田防护林459hm^2,防风固沙造林3025hm^2,流沙固定399.5hm^2,修建干渠17.6km。这些工程措施布局合理,确保了各项防治措施的配套和高效发挥作用,不仅有效地治理了荒漠化土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疆和田河中游地区1959年及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基本维持了原宏观景观格局。但在小尺度上,人类通过调控水资源在空间分布的格局,影响了水在景观格局发展中的生态作用,进而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人工渠、水库、居民地、农耕区等人为景观的出现及增多越来越影响着区域内的景观格局。这说明人类活动虽不是区域内景观格局发展的主导因素,但它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力度与影响范围却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气候因素对沙尘天气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气候因素是影响沙尘天气发生的必要条件,到目前为止,用定量模型研究气候因素对沙尘天气的影响还比较欠缺,针对这一情况,利用风速、降水、蒸发量、相对湿度和大风日数基本气象资料,提出了风速影响指数W和土壤湿度指数H,并给出了相应的指标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影响沙尘天气的气候影响指数D模型.同时选取了北京大兴、怀柔、门头沟、顺义四个区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1961-1990年)进行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气候影响指数D和沙尘天气发生频率S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与McTainsh的模型进行对比发现,该模型评价气候因素对沙尘天气影响作用的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西藏荒漠化及其防治战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西藏自治区荒漠化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但近10年来在探索荒漠化面积、类型、分布、危害、动态监测和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20474114hm^2,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1365180hm^2。从影响荒漠化进程的多种因素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荒漠化仍处于发展阶段。为了有效地促进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西藏自治区政府于1997年制定了详细的防治荒漠化计划,制定了“保护优先、积极治理、适度开发”的防治战略。按该计划,在2020年前共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5243870hm^2。考虑到西藏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防治荒漠化在布局上将以“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为重点,兼顾其他地区。达到上述目标,将能初步实现西藏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