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模拟酸雨对工业污染场地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业污染场地表层土壤的模拟酸雨浸泡试验,分析了不同酸度的模拟酸雨浸泡前后土壤中有机质、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含量和矿物质组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酸雨浸泡前后土壤矿物相组成相似,主要以石英为主,只是在矿物组成的量上存在差别,浸泡后土壤中赤铁矿和粘土矿物的含量较浸泡前有所减少.模拟酸雨浸泡后土壤中有机质和多环芳烃均有不同程度的释放,酸雨pH值越小,释放量越大,且多环芳烃可能是随着有机质一起释放的;酸雨对土壤中不同性质多环芳烃释放的影响不同,对低环多环芳烃(环数≤3)释放的影响较大,对高环多环芳烃(环数≥4)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理解在酸雨作用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释放规律及土壤中多环芳烃稳定性研究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对聚全硫酸铁的动力学研究,发现PFS的合成温度控制在50℃以上就显著地提高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周期。当相对水量C=4.5-5.5时,采用工业级硫酸亚铁为原料,在催化氧化作用下,可以实现PFS的绝热合成工艺,去除加热设备,优化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3.
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北京市11户部分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8户住宅超过了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的甲醛最高容许质量浓度0.10 mg/m3.  相似文献   
24.
围绕着中水回用过程中面临的若干关键问题,通过系统研究筛选高效混凝剂及优化混凝过程来提高污染物去除率,为中水回用提供经济合理的工艺途径.实验结果表明,与FeCl3相比,HPACS系列具有显著优越的除浊与除有机物性能.除磷性能则较为一致,可以达到90%以上的去除率.PFAC系列与FeCl3相比,除浊性能较差,取决于混凝剂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但是具有较为优越的除有机物性能.HPAA系列具有显著优越的除浊和除有机物性能.HPFA与FeCl3系列相比,则具有较高的除磷效果,HPAA的除磷效果则相对较差.不同系列混凝剂具有不同的除浊、除有机物与除磷性能,需要结合分质供水的要求进行优化应用.  相似文献   
25.
对氮气中聚乙烯在不同温度、不同载气流量以及铁、镍、铜三种金属影响下的裂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氮气流量以及三种金属对聚乙烯的裂变有重要影响.在300、500、700℃三个温度条件下,链烃(包括饱和链烃和不饱和链烃)是裂变产物的主体,未发现有多环芳烃形成.在900℃时形成少量低环的多环芳烃.在1100℃和1200℃条件下,不同环数的多环芳烃(单环至五环)及同分异构体是裂变产物的主体,链烃(包括饱和链烃和不饱和链烃)的生成量与前期温度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在金属铁、镍、铜分别存在的条件下,聚乙烯的裂变及多环芳烃的形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氮气流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多环芳烃的形成.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对聚合硫酸铁(PFS) 的动力学研究,发现PFS的合成温度控制在50 ℃以上就显著地提高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周期。当相对水量C= 4 .5 ~5 .5 时,采用工业级硫酸亚铁为原料,在催化氧化作用下,可以实现PFS 的绝热合成工艺,去除加热设备,优化工艺过程。与直接氧化法PFS相比,绝热法聚合硫酸铁(HPFS) 具有更优的混凝性能。  相似文献   
27.
TiO2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粒子。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晶相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晶粒尺寸约为13nm。以苯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不同的苯初始浓度、氧气、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光源强度和波长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氧气可以提高光催化降解苯的效率;无论在有氧条件还是无氧条件下,随着苯初始浓度的降低,光催化效率升高;光源的强度和波长对光催化效率具有影响;对于光催化降解0.70μg/cm^3苯而言,最佳的TiO2投入量为0.1g。  相似文献   
28.
采用常规酸消化方法分解锑渣和铋渣固体废弃物试样.处理后的消解液直接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了Cu、Ph、Mn、Cr、Ni、和Zn等多种重金属元素。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适合于常规固体环境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9.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粒子.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晶相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晶粒尺寸约为13 nm.以苯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不同的苯初始浓度、氧气、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光源强度和波长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氧气可以提高光催化降解苯的效率;无论在有氧条件还是无氧条件下,随着苯初始浓度的降低,光催化效率升高;光源的强度和波长对光催化效率具有影响;对于光催化降解0.70μg/cm3苯而言,最佳的TiO2投入量为0.1g.  相似文献   
30.
本文用电位法和光度法研究了氯磺酚S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作用,确定pH5.0时试剂和铝(Ⅱ)配合物存在的主要形态。试验表明氯磺酚S的电极过程是具有氧化态吸附的不可逆过程,测定了电子转移数、迁越系数和电极表面饱和吸附量,并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