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2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11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以及软实力的分析,对“中国发展”产生的影响作出了基本判断:“中国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影响力被误认,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中国因素”在不同领域发挥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看到的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中国宽松的经济制度环境”、“早期没有限制的资源环境滥用”以及“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与人口红利”;在全球或亚洲金融危机中,其他国家看重的是中国多年积累的“外汇”;在全球治理或危机处理中,国际社会期望的是没有话语权的“中国义务和责任”,等等.这些都是“单一因素”在特定领域中产生的“被”作用.中国对国际社会发挥积极和主动性影响作用还需要时间,需要几代人的继续努力.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极有影响的大国,中国的崛起是事物发展的正常过程,过多地谈论其影响反映的也许是其影响力的缺乏.  相似文献   
532.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模式对移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7年三峡库区就地后靠农村移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根据农村移民收入来源理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移民户和非移民户,以及不同安置方式移民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移民搬迁和不同安置方式对移民收入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存在结构性的影响,即移民搬迁主要影响移民户的家庭经营收入,同时,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抵消了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的影响;不同的安置方式对移民户收入也存在显著的影响,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对移民收入的不利影响较小,而非农业安置对移民户收入的影响较大;非移民安置户享受到的惠农政策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好处也相对要少;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来讲,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的收入风险相对较低,而非农业安置的收入风险相对较高,所以,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对多数农村移民而言是较为适合的安置模式,移民后期扶持补助政策对于稳定移民收入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33.
在强人类活动干预下,流域水循环越来越呈现出“自然-人工”二元驱动结构,相应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这对其驱动机制和定量评价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在深入分析流域二元水循环及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自然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和社会水循环过程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驱动机制,提出基于单过程单目标的四边形计算模式;基于二元水循环的多过程间多向反馈特征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交叉影响,构建了适用于河流、水库以及湿地等不同类型的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二元水循环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重点加强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以及驱动因子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534.
面板砂砾石坝异常渗流及破坏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对沟后面板砂砾石坝进行了三维渗流场分析.通过渗流计算表明:渗注场受面板纵向缝止水失效的影响不大,仅仅呈现垂直人渗的特征.面板顶部与防浪墙接缝止水失效单独作用时仅能饱和坝体顶部小范围土体.面板在一定范围与坝体脱开、坝体填料渗流性质各向异性、库水位漫过防浪墙底板,这些异常情况的组合导致了坝体渗透破坏.异常状态渗流发生时,坝体顶部区域饱和,而坝体中部仍存在非饱和区,坝体下部饱和区相应点处孔隙水压力值则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35.
微波-活性炭联合作用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刘希涛 《环境工程学报》2009,3(7):1153-1159
近年来,微波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借助于微波与活性炭的相互作用,即利用活性炭在微波辐照下可快速升温的特性,获得较高反应温度,同时活性炭还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催化作用,从而达到分解吸附在活性炭孔隙内部或与活性炭共存于同一体系中的污染物的目的。首先从活性炭在微波场中升温的角度探讨了微波辐照对活性炭的作用,并就微波活性炭联合作用在气态污染物处理、液态污染物处理、土壤污染修复以及活性炭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36.
制药工业发酵副产品磁性吸附剂吸附六价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包埋法,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作为基质,制药工业发酵副产品主要为红色链霉菌菌体为吸附剂,与磁性纳米颗粒制备磁性吸附剂,对含Cr(Ⅵ)废水进行吸附研究。磁性吸附剂吸附饱和后,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迅速与液相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溶液pH为0~12,搅拌转速为0~200 r/min,温度变化范围在0~50℃的条件下,经过5个循环,吸附剂的形状,机械强度等性能均保持完好;优化的pH为2;最佳温度为25℃;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模型;经5次吸附-解吸附循环实验,磁性吸附剂对六价铬的吸附和解吸附能力均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537.
黄淮海地区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对于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平衡地区粮食生产任务促进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尚未有关于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系统的核算方法.本文根据虚拟水和虚拟土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构建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真实存在且可以量化,黄淮海地区各省市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存在差异,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省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总量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并提出了建立粮食安全补贴完善粮食安全价值实现途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六大成就:农产品供给方面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近21%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实现了农业发展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性跨越;在农村经济结构方面,实现了农村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农民收入方面,实现了农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体制机制方面,实现了农村经济制度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城乡关系方面,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由二元结构向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历史性跨越。此外,农业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取得的重要经验就是,要坚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我国的根本性问题,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坚持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决推进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极大地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善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3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二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压缩了中国未来的发展空间;三是战略性资源对外依存度日益攀升加剧了社会经济运行风险;四是生态环境总体仍在恶化使环保工作任重道远;五是失衡的经济社会状况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内部压力。基于这种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本文提出了今后一定时期尤其是"十二五"期间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思路:以"低碳绿色"为主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发展补偿"为抓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以"严进宽出"为途径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以"区别责任"为原则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以"自上而下"为措施在全社会构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540.
基于区域地质、地震地质及地质灾害方面的资料,并结合详细的野外调查,采用定性、半定量的评估方法,对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S2线)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工程项目可能引发或加剧及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沉降、砂土液化、活动断裂、基坑边坡失稳、底板突水和桥梁地基失稳等,针对评估结果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以期为该项目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及类似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