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铁酸铜催化剂,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催化降解苯胺废水。探究了纳米铁酸铜投加量、过一硫酸盐投加量和pH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铁酸铜投加量为2.0g/L、过一硫酸盐投加量为0.2g/L、pH=7.0的条件下,纳米铁酸铜活化过一硫酸盐催化降解苯胺废水的效果最好,反应60min,100mL质量浓度为10mg/L的苯胺降解率可达99%。纳米铁酸铜在反应过程中的总铁溶出量仅为0.87mg/L,总铜溶出量仅为0.03mg/L。苯胺的降解途径:一是苯胺中的氨基被自由基攻击,生成亚硝基苯,继续氧化生成硝基苯,然后开环矿化为CO_2和H_2O;二是氨基对位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生成对羟基苯胺,对羟基苯胺被自由基攻击生成亚氨基苯醌,进一步反应生成对苯醌,然后开环矿化为CO_2和H_2O。  相似文献   
102.
分析评述了海洋沉积物中生物硅分析方法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应用范围,并对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方法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总结和建议。海洋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测定方法主要有4种方法,即基于对生物硅固相结构的分析方法(X射线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硅质微化石计数法、元素标准比值计算法、湿法碱化学提取法(单点提取法和连续提取法)。此外还有一些应用较少的方法,如高温滴定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南昌市土壤风沙尘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利用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采集土壤风沙尘的PM_(2.5)样品,并采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了9种水溶性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风沙尘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的含量之和为11. 126±2. 703 mg/g,阳离子中平均含量最高的是Ca~(2+)(1. 684±0. 545 mg/g),阴离子中最高的是SO_4~(2-)(3. 568±1. 553 mg/g)。SO_4~(2-)、NO_3~-、Ca~(2+)和Cl~-是土壤尘PM_(2.5)中的主要离子组成,占总离子浓度的80. 60%。与其他城市对比,南昌市土壤风沙尘PM_(2.5)中离子基本处于较低水平。阴阳离子当量浓度比值为1. 26,表明土壤风沙尘的PM_(2.5)颗粒为弱酸性。空间插值分析表明南昌市西南部土壤尘PM_(2.5)中的离子含量分布相对较高,而东部及北部多处于较低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Na~+、F~-和NH_4~+具有同源性,K~+与其他离子都不相关。NO_3~-/SO_4~(2-)的比值介于0. 26~0. 97间,整体上反映出固定源对土壤风沙尘PM_(2.5)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雨中的甲酸、乙酸、丙酸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酸、乙酸、丙酸、琥珀酸的色谱条件。在ODS柱上以 7%CH3OH 0 2 0mol LKH2 PO4(pH =2 .8)缓冲溶液作流动相 ,2 15nm紫外检测以上 4种有机酸。方法简便、快速 ,样品加标回收率在 96%~10 3 %范围内。并用该法测定了酸雨中甲酸、乙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紫外光度检测测定NO-2 和NO-3 ,对影响分离测定的诸因素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测定雨水中这 2种组分的最佳色谱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线性宽。  相似文献   
106.
RnAlZrX3改性酚醛活性炭泡沫脱硫脱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了改性酚醛活性炭泡沫用于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以偶联剂RnAlZrX3作为改性剂,对酚醛炭泡沫进行金属负载改性。研究了外改性法及内改性法对酚醛活性炭泡沫表面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并进行模拟烟气脱硫脱硝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比表面积CFZr-n >CFZr >CF0(酚醛炭泡沫的比表面积对比结果为铝锆偶联剂内改性大于铝锆偶联剂外改性大于未改性泡沫);改性后的酚醛活性炭泡沫均保留了CF0的苯环结构;改性后Zr金属主要以单质和氧化物形式存在。通过内改性后,CFZr-n的脱硫效率提高8.8%,脱硝效率提高79%,而采用外改性后的CFZr的脱硫效率降低7.8%,脱硝效率降低10.3%,CFZr-n的脱硫脱硝效率最高。说明RnAlZrX3内改性有利于酚醛活性炭泡沫脱硫脱硝。  相似文献   
107.
王春颖  宋磊  王夔 《环境科学研究》2016,29(11):1679-1686
为探讨GAC(颗粒活性炭)的Vmes(中孔孔容)对双组分染料吸附行为的影响,对GAC进行改性,得到Vmes分别为0.16、0.25、0.30、0.50 cm3/g下的中孔GAC,并对MB(亚甲基蓝)、CV(结晶紫)、MO(甲基橙)进行了单组分和双组分体系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①单组分体系中,随着Vmes的增加,各染料的饱和吸附量均增大,MB从88.98 mg/g增至226.69 mg/g;CV从56.04 mg/g增至105.17 mg/g;MO从64.87 mg/g增至129.66 mg/g.②在由MB和MO组成的分子量接近的双组分体系中,两种染料表现为拮抗作用;随着Vmes的增加拮抗作用增强,并且对MB的拮抗作用大于对MO的作用.③在由MB和CV组成的分子量相差较大的双组分体系中,对于分子量较小的染料MB表现出拮抗作用,随着Vmes的增加,拮抗作用逐渐减小;对于分子量较大的染料CV来说,随着Vmes的改变吸附行为发生改变,当Vmes小于0.25 cm3/g时表现为协同作用,大于0.30 cm3/g转变为拮抗作用,并且随着Vmes的增大逐渐增强.研究显示,染料分子的物理形态对双组分物质竞争吸附的影响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吸附剂Vmes的增加促进了对单双组分染料分子的吸附容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8.
以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中养殖废水为研究体系,探讨活性污泥中细菌胞外多聚物(EPS)的2种测定方法,蛋白质多糖加合法(EPS PSP)、TOC法(EPS TOC)及其与膜通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EPS PSP与EPS TOC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2为0.9183;EPS PSP约为EPS TOC的80%左右。EPS TOC和EPS PSP与膜通量的相关系数较低,仅为0.490和0.412,说明造成膜污染的因素很多,相比之下,EPS TOC比EPS PSP更适合说明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污泥状态,更能体现膜污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改进的好氧-厌氧方法处理苯胺废水,研究了各个操作变量梯度包括苯胺浓度、硝基苯浓度等对苯胺废水处理的影响,并加入硝基苯作为影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各个变量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苯胺废水的处理。经过厌氧-好氧处理后,COD降到200 mg/L以下;提高苯胺浓度时,COD值增大;进水TOC浓度为167.80 mg/L,去除率为79.6%;加入硝基苯与苯胺的降解具有协同作用。在厌氧温度35~40℃,好氧温度28~32℃条件下,进水COD在4 000~6 000 mg/L,苯胺浓度180~250 mg/L左右,处理后出水COD值达到200~500 mg/L,苯胺4.5~6.5 mg/L左右,去除率约85%以上。出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0.
韩文亮  刘豫  冯凯文 《环境科学》2020,41(10):4525-4538
为了解城市水源水库中多溴二苯醚(PBDEs)的时空分异和同系物的降解来源及其贡献,分析了泉州山美水库及入库河流表层沉积物中PBDEs的含量、污染程度、空间分布、水文期变化、赋存量、同系物组成及其降解来源的贡献.结果表明,入库河流沉积物中∑PBDEs中值(1072.1 ng ·g-1)是山美水库(160.4 ng ·g-1)的6.7倍,山美水库单位面积沉积物中∑PBDEs的赋存量(80.3 kg ·km-2)是太湖的6.3倍,北美五大湖的188倍,其污染程度较国内外大多数湖库更严重,且以BDE-209为主(84.5%~99.2%).水库大多数样点(r为0.564~0.994,P<0.034)及河流各点(r为0.953~1.0,P<0.000)间PBDEs组成相似度较高,入库区和入库河流样点间极显著正相关(r为0.779~0.964,P<0.005)且相关性强于其他功能区,显示入库河流是水库中PBDEs的主污染源.库尾区与入库河流相关性较低(r为0.454~0.915,P≤0.128),受九都镇影响较大.各样点∑PBDEs水文期变化较一致(r为0.617~0.714,P≤0.077),但水文期变化对∑PBDEs的影响统计不显著(P=0.178,Two-Way ANOVA),而点位变化则对∑PBDEs有极显著影响(P=0.0001),入库区和其他功能区有(近)显著差异(P为0.019~0.061),表明PBDEs在水库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变异大于水文期变化.PBDEs自然降解从河流到入库区再到库中区逐渐增加,且各级还原脱溴速率不同,部分BDE因其继续降解速率较慢而累积.丰度比值法研究表明,低溴BDE主要源自十溴二苯醚的逐级还原脱溴自然降解.Deca-BDE降解产生的Nona-BDE约70%以上可较快降解生成Octa-BDE,BDE-208约85%源自BDE-209的降解,从Octa-BDE到Penta-BDE的降解过程中,部分Octa-BDE和Hexa-BDE同系物因降解较慢而累积,Penta-BDE到Tri-BDE降解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