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研究了吹脱-沸石吸附法处理荧光粉生产废水.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氨吹脱工艺中影响NH3-N去除率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为:pH>温度>气液比.当pH=11、气液比(V/V)=100:1、温度T=40℃、吹脱时间t=120 min,吹脱工艺对荧光粉生产废水中NH3-N的去除率为74.46%.试验确定的沸石吸附单元较佳的工艺参数为:滤速0.04 m/min、接触时间14min、pH=7.5,吹脱-沸石吸附工艺总NH3-N去除率96.04%.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沸石氨吸附性能稳定,适于高氨氮的荧光粉生产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22.
混合固定细菌单级生物脱氮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混合固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体积为1.0L流化床中使用模拟废水,研究了有机碳源浓度、pH值和气体体积流量等因素对混合固定体系中硝化和脱氮过程的影响。试验证明:当COD处于500~1000mg/L内,pH值在8.0~8.5之间,气体体积流量为24~42L/h时脱氮速率最高。此时,NH4^ -N去除率达90%以上,TIN去除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3.
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释放及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几种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甲硫醚(DMS)、羰基硫(COS)、甲硫醇(MSH或CH3SH)、二硫化碳(CS2)和二甲基二硫(DMDS)从各种自然源(主要是生物源)释放的情况,并论述了有机硫气体释放对全球环境和气候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在海洋、陆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硫源的释放情况和有机硫气体的迁移、转化规律。讨论了大气中痕量有机硫气体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4.
水稻土中甲硫氨酸分解释放挥发性含硫气体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水稻土中含硫气体产生和释放的途径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 ,测定了南京水稻土中含硫气体的释放 .从该淹水土壤中测出 3种含硫气体 ;羰基硫 (COS)、二甲基硫 (DMS)和少量硫化氢 (H2S)气体 .当土壤中加入甲硫氨酸后 ,DMS气体的释放量有了明显增加 ,此外还有大量甲硫醇 (CH3SH)和二甲基二硫 (DMDS)气体测出 .而 COS在好氧条件 (普通大气淹水 )下的释放量明显增加 ,在厌氧条件 (充氮淹水 )下的释放量变化不明显 ;只有 H2S的释放量几乎没变 .这些结果表明 ,甲硫氨酸的分解可能是 COS、DMS、CH3SH和 DMDS的产生源之一 ,且释放含硫气体的种类明显不同于胱氨酸和半胱氨酸 .在好氧 (普通大气 )条件下 ,DMDS和 CH3SH的释放量低于厌氧情况 (充氮气 )下的释放量 ,DMS则高于厌氧条件下的释放量 .这表明 ,水稻土中甲硫氨酸分解产生 DMDS和 CH3SH需较强的还原条件 ,产生这 2种气体的微生物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 .产生 DMS的微生物则比前者需要高一些的含氧量 .土壤 pH值和含水量及光照对甲硫氨酸分解释放含硫气体均有影响 .各含硫气体在持水率 50%、普通大气、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 .  相似文献   
25.
重金属螯合捕集剂NBMIPA的合成及其捕集Cu2+、Zn2+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间苯二甲酰氯(IPC)和巯基乙胺盐酸盐(CHC)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重金属螯合捕集剂N,N’-双(2-巯基乙基)—1,3-苯二甲酰胺(NBMIPA),重点研究了物质的量比(n(CHC):n(IPC))和反应温度对NBMlPA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NBMIPA投加量和pH对Cu2+、Zn2+捕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螯合捕集剂NBMIPA的最佳合成工艺为n(CHC):n(IPC) =2.8、反应温度-5℃,此时NBMIPA的最高产率为78.64%;NBMIPA对Cu2+和Zn2+的捕集性能优良,NBMIPA投加量越大,捕集性能越高;NBMIPA对pH具有较宽的适应性.当NBMIPA投加量分别为45 mL和30 mL时,NBMIPA对Cu2+和Zn2+的捕集效果最佳,Cu2+的去除率达到99.33%,残余Cu2+浓度为0.46 mg·L-1,Zn2+的去除率达到97.49%,残余Zn2+浓度为1.84 mg·L-1.  相似文献   
26.
为了全面定量地考察沉积物中各种金属结合形态对不同水生生物富集的影响,运用重金属逐级提取法及采用人工半合成方法,对长江南京段沉积物中铜、镉形态分布不同的情况下鲤鱼和螺蛳对这两种重金属的富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通过对溶解态的贡献间接影响鲤鱼对铜、镉的富集,对螺蛳富集铜、镉同时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阳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和硫化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并得出了溶解态和沉积物各态对螺蛳富集铜、镉影响的贡献方程式,指出离子可交换态对富集的贡献比残渣态大105倍。据此可以认为,为了减少受重金属污染河流中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量,对生活在水上、中层的鱼类来说,主要应控制水中的重金属浓度;对底栖生物来说,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都应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7.
比较了2种不同液体限氮培养基中杂色云芝对酸性品红和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确定了最佳接种量。优化出的基本参数为T=34℃、进料浓度200mg/L、pH=4.5。实验结果表明:杂色云芝对进水的酸碱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从pH 2.5到10.5比较宽的区间内保持了比较稳定的高脱色率,这一点对于工程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8.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酸性大红染料废水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经微电解预处理后的酸性大红染料配制废水进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COD在3400mg/L左右,pH=4,氧化反应时间为45min,二氧化氯(ClO2)投加量为750mg/L,在催化剂作用下,COD平均去除率约达到88%,而单一的ClO2氧化,其COD平均去除率仅为28%。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二氧化氯化学氧化体系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 :单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 35 0 0mg/L的酸性大红染料配制废水时 ,最佳反应pH值为 6— 8,氧化剂经济用量为 10 0 0mgClO2 /L废水 ,反应时间为 6 0min ,COD去除率可达 5 0 %左右 ,氧化指数 (COD削减量∶ClO2 投加量 ) =2 .3。当二氧化氯与自制催化剂所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用于对酸性大红染料配制废水的处理时 ,最佳反应pH值为 2左右 ,氧化剂经济用量为 80 0mgClO2 /L废水 ,反应时间为4 5— 6 0min ,COD去除率可达 80 %以上 ,氧化指数 =3.5 ,去除每kgCOD氧化剂费用为 3.7元人民币 ,并且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很大的提高 ,效果明显优于二氧化氯化学氧化。经济技术评估表明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技术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水稻土中挥发性含硫气体的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野外采样系统,对一个生长周期内水稻土释放的挥发性含硫气体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土中释放的含硫气体主要为COS、CS2和DMS,并有少量的DMDS.估算出的各含硫气体的释放通量分别为81.11、6.33和10.71 mg·(m2·a)-1.我国水稻土释放含硫气体的通量为(S)0.013662 Tg/a,全球为(S)0.07992T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