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357篇
基础理论   444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21.
加拿大污染场地的管理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对污染场地的管理方法,即包括识别可疑场地、场地历史调查、初步采样测试、场地分类、详细采样测试、场地再分类、制定修复管理措施、实施修复管理措施、确认采样和最终报告、长期监测的10步管理流程,并说明了各步骤涉及的若干指导性文件,最后探讨了加拿大污染场地管理方法对我国建立污染场地管理体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2.
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idacloprid,IMI)在环境中可代谢为生物活性提高10倍的烯式吡虫啉(olefin IMI).研究了olefin IMI的光稳定性、光解动力学和光解代谢途径.结果表明:olefin IMI在避光条件下较为稳定,室温下放置400 d后,olefin IMI含量仅减少3%;而在室内模拟日光条件下,olefin IMI易于分解,光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0.99),半衰期为4 d.olefin IMI的光解反应存在2条主要途径:一是羟基化生成4,5-二羟基化吡虫啉,该产物进一步氧化断裂药效基团硝基亚胺基生成羰基化产物;二是直接脱去硝基基团生成胍基产物.  相似文献   
923.
利用中国农田开放式O3 浓度升高(O3-FACE)平台,于2010年和2011年对O3浓度升高和田间自然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Bt汕优63(Bt-SY63)及其常规水稻汕优63(SY63)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O3浓度升高使Bt-SY63和SY63水稻土壤微生物总体活性有降低的趋势, O3浓度升高未使两基因型水稻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优势度和均一度发生显著变化. O3浓度升高显著地改变了Bt-SY63土壤微生物碳源基质的利用方式,使其土壤微生物由对糖类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转向对代谢中产物和次生代谢物具有较强的利用能力,而对SY63土壤微生物碳源基质的利用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从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O3浓度升高的不同响应来看,Bt-SY63可能比SY63更敏感.  相似文献   
924.
本文采用GB/T2812-2006《安全帽测试方法》提供的方法对安全帽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同一顶安全帽得到了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一种实验结果为"合格",另一种实验结果为"不合格"。进而研究发现,标准仅对火焰的长度和颜色作了简单的要求,并未对燃气压力、火焰温度等作出明确的要求,从而导致同一顶安全帽有两种不同的实验结果。建议在以后的标准修订中,对试验用气体的纯度和实验时气体的压力有所要求,从而确保测试结果的唯一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925.
将稀土矿渣废弃物煅烧制备成具有优良吸附脱磷性能的低成本吸附剂(CRES)。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荧光光谱(XRF)、比表面与孔分析(BET-BJH)、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制备的CRES进行系统表征。研究了CRES对磷吸附–解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并考察了溶液pH值对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CRES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表面含有Ba、V、Si、Y、Ca、Fe、Yb等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化合物,溶液pH值(2.2~10.0)对磷吸附无明显影响。Langmuir模型能较好拟合等温吸附数据(R2=0.932 5,n=5),CRES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能力达152 mg·g-1,高于普遍报道的除磷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试验表明,吸附过程在4~6 min就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吸附过程,表明化学吸附起到主导作用;物理吸附过程主要存在于吸附的初始阶段,这与CRES表面含有多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以及良好的孔隙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926.
生态文明建设要点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层次的文明,而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综合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本质、路径、关键和保障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核心任务是生态环境保护,本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科技创新驱动,保障是制度建设.认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27.
中国动物园圈养丹顶鹤的数量和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话咨询、实地调查和网络检索的方法调查了141个城市动物园、园中园和野生动物园的丹顶鹤圈养情况,以明确我国动物园圈养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41个动物园中,83个(58.9%)动物园有数量不等的圈养丹顶鹤(1~175只),总数达到917只;其中城市动物园319只,园中园82只,野生动物园516只。不同地区的不同动物园圈养丹顶鹤分布有明显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野生动物园丹顶鹤数量显著大于园中园(P0.05)。圈养丹顶鹤最多的3个省级行政区分别为辽宁省、广东省和黑龙江省;圈养丹顶鹤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级行政区共圈养丹顶鹤719只,占中国动物园圈养丹顶鹤总数的78.4%。圈养丹顶鹤最多的3个地理区域分别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占我国动物园圈养丹顶鹤总数的74.3%。  相似文献   
928.
太湖流域下垫面改变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两种NDVI数据集(Pathfinder AVHRR和SPOT VEGETATION)和卫星遥感数据,采用3S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式目视方法解译出1979、1984、2000和2009年太湖流域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1956-2007年太湖流域主要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研究了太湖流域下垫面(NDVI和土地利用)变化与各主要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近30 a太湖流域NDVI变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空间上呈由东北向西南递增的趋势,浙江省区域植被覆盖较好,其次为苏锡常镇地区,上海植被较为稀少;②太湖流域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城镇用地显著增加,林地与草地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上海和苏州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其次是无锡、常州,而杭州、嘉兴、湖州和镇江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③20世纪80年代初期太湖流域出现显著的增温,并在近20 a增温幅度显著增加,平均相对湿度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下降速率为-1.25%/10 a,近50 a降水总量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但近20 a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速率达到-37.31 mm/10 a,日照时数呈现下降趋势,其下降速率为-56.66 h/10 a;④与太湖流域NDVI变化响应最为显著的气候因子为气温,其次为平均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降水总量与NDVI的相关性比较弱;⑤城市化进程迅速的地区相较于城市化缓慢的地区,其增温更快、相对湿度降幅更大、降水量增加更为缓慢,日照时数减少越快。  相似文献   
929.
河口前置库系统在滆湖富营养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建立在滆湖西北部夏溪河与扁担河汇合进入滆湖湖口处的前置库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前置库系统对入湖河流中氮、磷和藻类的去除作用明显。在稳定运行期内,可将劣Ⅴ类进水水质提高至Ⅲ~Ⅳ类,ρ(TN)和ρ(TP)也分别由1.21~3.09和0.05~0.24 mg.L-1降至0.62~1.26和0.03~0.09 mg.L-1,平均去除率均约为60%;对藻类,ρ(Chl-a)则由15.10~126.07降至4.32~42.95 mg.m-3,平均去除率为(67.55±3.06)%,最高可达82.82%。此外,在前置库系统的不同分区,调蓄缓冲区对TN、TP和Chl-a的去除作用均比较明显,与其他分区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同一分区,对于不同水质指标,仅有生态稳定区对Chl-a的去除作用明显,且与对TN、TP的去除作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30.
基于ASD和FISS的植被叶片氮素含量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成像光谱系统能够在更为微观的尺度上满足多元化应用需求,实现对植物群体、单个植株的快速精细探测,获取精细的植被生理参量的空间信息,从而弥补大尺度远距离遥感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本文采用ASD地物光谱仪和新型地面成像光谱系统FISS,以大豆叶片为研究对象,获取大豆叶片ASD光谱及FISS成像光谱数据,探讨大豆植株叶片的图像特征、反射率光谱、导数光谱、光谱指数等光谱特征变量与叶片氮素含量的相关性,建立植株叶片氮素含量的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FISS地面成像光谱仪和ASD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氮素具有敏感指示的波段区间一致,480~520 nm和680~720 nm区间的波段范围与氮素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导数光谱特征所得精度要比原始光谱特征所得精度高,说明导数光谱对氮素含量的指示更为敏感,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氮素含量信息;反演模型对氮素含量反演精度的影响低于光谱特征对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FISS数据由于其独特的测量方式和图谱合一的特点,可以更加准确地用于植被氮素含量的反演,实现植被叶片氮素含量的快速实时无损监测及图像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