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为了对河流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以解决河流健康评价中评价指标权重人为主观性太强的问题。采用BP神经网络对袁河的自然生态状况和社会服务功能分别进行模拟,并结合协调度来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和谐发展。结果表明:(1)2016年度袁河宜春段和新余段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T0.6,均达到健康等级;其中宜春段的协调度指数D=0.8,达到良好协调类别,新余段的协调度指数D=0.79,达到中度协调类别;(2)2006和2010年袁河宜春段和新余段的自然生态状况指数f(x)较前一年有所下降,经对比指标数据,主要因素是袁河2006和2010年水质由前一年Ⅲ类水质下降为Ⅳ类水质;(3)2016年袁河新余段的自然生态状况指数f(x)=0.59,要远小于社会服务功能指数g(y)=0.68,所以今后对于袁河新余段的河流政策应偏向于河流的自然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2.
欧阳二明  王伟 《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2):1062-1067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污泥热水解过程中不同分子量范围内有机物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污泥和热水解污泥各分子量范围内均有4 个明显的荧光峰:Peak A [Ex/Em 为(240~260nm)/(379~457nm)]、Peak B [Ex/Em 为(275~290nm)/(305~351nm)]、Peak C[Ex/Em 为(315~340nm)/(372~445nm)]和Peak D [Ex/Em 为(350~425nm)/(438~495nm)],分别为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类蛋白荧光、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类腐殖酸荧光.污泥中的类富里酸荧光物质和类腐殖酸荧光物质在热水解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溶解液化,而类蛋白荧光物质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水解反应.  相似文献   
13.
改性活性炭除亚砷酸盐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振中  邓慧萍  詹健  王晓 《环境科学》2009,30(3):780-786
制备了2种负载铁锰氧化物的改性活性炭(FM-GAC-1、FM-GAC-2)并研究其对水中的亚砷酸盐的去除性能.考察了2种改性活性炭除三价砷的吸附等温线、反应动力学及pH、温度、水中共存离子对其去除三价砷的影响,发现FM-GAC-1和FM-GAC-2对三价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吸附容量分别为32.37、 26.67 mg·g-1.吸附速率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控制过程是改性活性炭除砷的限速步骤.pH值偏酸性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温度升高,吸附容量有所下降,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同时,水体中的共存阴离子在其浓度值为三价砷的200倍时,SiO2-3、 PO2-3、NO-3对FM-GAC-1吸附三价砷有明显影响; SiO2-3、CO2-3对FM-GAC-2吸附三价砷有显著影响.总体上讲,FM-GAC-1较FM-GAC-2有更为优异的去除三价砷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温ASBR处理热水解污泥的梯度升温法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二明  王伟  龙能  李怀 《环境科学》2009,30(4):1105-1109
采用序批式运行方式、梯度升温方法进行了高温ASBR处理热水解污泥的启动实验.结果表明,梯度升温法能在131 d内较快地启动高温ASBR反应器.在3个梯度升温阶段中(35℃→40℃→47℃→53℃),反应器的性能都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其中在中温→中温(35℃→40℃)、高温→高温(47℃→53℃)阶段出现的波动比较小,而在中温→高温(40℃→47℃)阶段反应器的产气量、甲烷含量、出水COD和反应器内微生物量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反应器的性能波动较大,40℃和47℃分别为中温和高温的上限和下限.在反应器启动过程的稳态期,反应器的平均产气量为2.038 L/d,甲烷含量为72.0%,COD产气率(CH4/COD投入)为188.8 mL/g,TCOD和S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8%和83.3%.扫描电镜和DGGE分析结果表明,启动过程中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形态和种类都发生了变化,启动初期(35℃)和稳定期(53℃)的优势菌种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5.
紫外有机物分析法在原水在线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了标准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有机物分析法测定紫外吸光度的精密度,确定了紫外有机物分析仪测定的紫外吸光度SAC254值与有机物浓度参数UV254、高锰酸盐指数、TOC和DOC值之间的定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紫外有机物分析法具有操作、维护简单,无二次污染,实时响应快,精密度高等优点。原水SAC254值与标准方法测定的UV254、高锰酸盐指数、TOC以及DOC值之间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根据原水SAC254值的变化通过转换得到原水有机污染程度的变化趋势,为水厂工艺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8):64-74
高级氧化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深度水处理技术,对于解决近年来污染物数量和种类增多的问题有着良好的效果。除了最常见的以H_2O_2作为化学氧化剂的反应体系外,作为在水处理消毒领域崭露头角的有机过氧化物过氧乙酸(PAA)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使其在高级氧化工艺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对近年来有关于PAA的高级氧化工艺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报道进行了归纳总结,综述了基于PAA的高级氧化工艺对于一些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介绍了活化PAA的各种方法,包括外加能量和添加催化剂,以及它们的活化机理,讨论了一些影响污染物降解效率的因素,并对现有的关于PAA在高级氧化工艺中降解污染物的应用提出了建议与展望,为基于PAA的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污染物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在粉末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探讨了粉末活性炭对DEHP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DEHP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分别采用拟一级反应、拟二级反应和颗粒内扩散反应模型对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拟合,实验数据遵循颗粒内扩散模型;在20、30、40和50℃下,对应的吉布斯自由能(ΔG0)分別为-2.014、-1.441、-0.868和-0.296 kJ/mol,表明该反应自发进行;焓变(ΔH0)<0,证实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熵变(ΔS0)<0,说明该吸附反应是熵值减小的过程;吸附活化能Ea=7.234 kJ/mol和粘附概率S*=0.036分别介于5~40 kJ/mol和0~1范围内,表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活性炭吸附前后红外谱图分析,也验证物理吸附为PAC吸附DEHP之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水文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2008年鄱阳湖4个典型监测站(星子站、蛤蟆石站、都昌站、康山站)的水位、水质实测数据,分析了鄱阳湖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年非点源负荷比例,初步探讨了水质对水位变化、换水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1)全流域平均氨氮年点源负荷比例为34%,非点源负荷比例为66%;高锰酸盐指数年点源负荷比例为20%,非点源负荷比例为80%....  相似文献   
19.
本文有效考虑管理不当引起的堤防溃决风险的影响,识别了堤防工程系统的23个风险因子。为方便风险因子量化,将其划分为12个定量因子和11个定性因子,并分别基于无量纲处理法和专家评分法对其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对每个风险因子进行赋权处理并计算堤防工程系统综合风险评价值。最后,以鄱阳湖区矶山联堤防实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堤防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江西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乳酸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IC+A/O+BIOFOR联合工艺进行处理。当进水ρ(COD)平均为5 483 mg/L,ρ(NH3-N)平均为97.83 mg/L时,出水ρ(COD)平均为84 mg/L,去除率达98%;出水ρ(NH3-N)平均为12.07 mg/L,去除率为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