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4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营养盐对三角褐指藻脂肪酸含量与百分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三角褐指藻分别大硅不足、维生素不足、氮不忠 、磷不足等不同营养盐条件下增养的对比试验。发现随氮营养盐不足加剧,TPUFA含量大幅度下降,由对照组42.13%降至29.86%(50%N)和20.17%(5%N),EPA含量则由对照组21.41%降至12.94%(50N)和10.54%(5%N)。磷不足能导至TFA的增加和积累,但TPUFA(包括EPA)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却呈现下降趋势。硅不足和  相似文献   
32.
三角褐指藻对光适应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4C示踪法,叶绿素法和细胞计数法,于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三角褐指藻的光响应曲线,以及三角褐指藻光适应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5℃时,三角褐指藻的最大同化系数为4.76h-1,光响应曲线初始斜率为0.027·h-1·(μmol·m2·s-1)-1。在光照条件为12HL:12HD条件下,三角褐指藻光适应过程一级速度常数为8.9×102·h-1。  相似文献   
33.
本文在河口、港湾环境污染物质的单纯混合迁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厦门港Cu、Pb的迁移过程和特点,估算了Cu、Pb的输出输入通量,用模式计算了水体中的Cu、Pb分布。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值接近。计算结果表明,悬浮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迁移,特别是颗粒态有机物以及浮游生物对生物活性元素的作用,是影响重金属迁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春季厦门港、九龙江口各种形态磷的分布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7年春季作者调查了厦门港、九龙江口颗粒态磷(PP)、溶解活性磷(SRP)、溶解态非活性磷(SNRP)及总磷(TP)与其它营养要素、浮游植物量。结果表明:颗粒磷占总磷的百分比平均高达60%,PP与TP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磷的不同形态间的转化主要在溶解态之间进行,该转化受到生物活动的影响。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转化过程是快速的;并用Smith等人的动力学模式计算了转化速率与再生时间。  相似文献   
35.
探讨了海洋浮游植物微量营养要素Cu、Mn、Fe的含量、形态及其在介质中共存时对藻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和对浮游植物间的增殖竞争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海洋原甲藻、牟氏角毛藻和聚生角刺藻三藻种混合培养时,Mn~(2+)对牟氏藻有特殊刺激效应,而Fe~(3+)对聚生藻生长促进作用尤突出,Fe~(3+)—Mn~(2+)交互效应对三藻种生长速率都明显增大,且其交互作用远大于单独P和Mn的作用;Cu_(2+)对原甲藻表现较突出的抑制作用,EDTA则起Cu的螯合去毒效应,进而影响浮游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36.
厦门西港赤潮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1986年6月18日厦门西港暴发了大规模的裸甲藻赤潮。通过对赤潮初发时的气候和海水理化指标的调查,表明COD和营养盐并不是诱发赤潮的环境因素。本文对赤潮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本文采用实验室摸拟方法研究常量营养要素磷的不同存在形态、含量水平及其形态转化速率对三种藻类(海洋原甲藻、聚生角利藻、牟氏角毛藻)混合培养所引起的增殖竞争效应。结果表明,当活性磷能满足最大生长条件时,其相对生长量(N_i/N_)为聚生藻>牟氏藻>原甲藻(与μ_(max)值聚生藻为最大相一致);当活性磷降低到环境浮游植物生长限制水平时,相对生长为原甲藻>牟氏藻>聚生藻(与k_s值原甲藻为最小相一致)。这与某些海区所出现的硅藻大量繁殖过后产生鞭毛藻赤潮的现象相吻合。  相似文献   
38.
重金属锌污染海洋环境,毒害海洋生物,再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造成危害,近年来已引起普遍重视。由于海水中锌的含量平均浓度仅约为5μg/kg,一般的分析方法很难测出。又因锌在许多介质中不大稳定,影响因素多,测定条件要求严格等。因此,建立海水中  相似文献   
39.
海洋中石油烃敏化光氧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激发三重态光敏剂及激发单重态氧分子引发的表层海水中石油烃光氧化反应的研究概况,介绍激发三重态光敏化剂引发的典型化合物的光氧化产物、反应机理,原油光氧化产物和表层海水中溶解石油烃成分及其氧化产物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两类光氧化反应研究的优缺点,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0.
铜、锌、镉、汞、锰和铬对斑节对虾仔虾急性致毒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本文在恒温(22±0.5℃)和充气条件下研究了Cu^2+、Zn^2+、Cd^2+、Hg^2+、Mn^+7、Cr^+6对斑节对虾仔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表明,Cu^2+、Zn^2+、Cd^2+、Hg^2+、Mn^+7、Cr^+6对斑节对虾仔虾24hLC50值分别为7.978、8.904、4.365、0.3296、4.216和32.63mg/dm^3,48hLC50值分别为3.869、4.4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