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PM2.5水溶性离子特征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为探讨珠海市PM2.5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2016年6月至12月采集PM2.5样品,用离子色谱分析9种水溶性离子浓度。结果表明:珠海PM2.5总离子浓度处于较低水平,离子浓度有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冬季>秋季>夏季;夏、秋季PM2.5呈碱性,冬季显酸性;从夏季到冬季,SO42-和NH4+在总离子中比例有减小趋势,NO3-比例有增大趋势。SO42-、NO3-、NH4+为主要组成成分,占离子总成分的85.07%,表明珠海市大气PM2.5二次污染较严重,NO3-/ SO42-均值0.2,表明以固定源污染为主。从气团聚类、离子相关性、富集因子分析和主因子分析等角度讨论来源和存在形式,珠海PM2.5水溶性离子受气团影响较大,来自陆地气团的离子浓度高于海洋气团;夏季到冬季,PM2.5受到80.2%的人为源和海洋源的混合源和16%的农业源贡献,离子主要存在形式有NH4HSO4、Mg(NO3)2、KNO3、Ca(NO3)2、NH4NO3、NaCl、KCl和CaCl2。  相似文献   
42.
中小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某县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对该填埋场4口监测井的地下水进行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监测目标为总硬度、氨氮、铅、砷、汞等地下水常规监测项目。监测结果表明:填埋初期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中重金属物质多数未检出,但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无机盐等物质含量较高,部分点位的氨氮、硝酸盐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Ⅲ类标准,可见填埋场对周边地下水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采煤塌陷区不同用途土壤的有机质、pH、钙、镁、氮、磷、钾、速效钾含量进行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塌陷区复垦地的肥力状况,为塌陷区复垦土地农业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过一定复垦作用后,土壤肥力有所上升,但仍然达不到土壤质量标准,采煤塌陷复垦区的有机质含量严重缺少,氮极缺,磷、速效钾、钾含量丰富,土壤中的钙镁含量经过复垦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采煤塌陷区土壤受污染比较严重,在复垦过程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和氮肥。我们也不要盲目的复垦,在复垦过程中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44.
滨河城市洪涝模拟涉及地表、管网和河道等不同水流运动特征的区域,需要解决模拟中密集建筑和复杂管网的问题,并实现外洪、内涝及其耦合计算.基于蚌埠市洪水风险来源和地形地貌特征,构建了河道、城市地表和城市管网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河网一维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率定与验证,沿程主要测站水位和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地表二维模型采用设置阻水导水构筑物、分区域布置糙率、干湿边界判断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优化,能够反映城市复杂地表特征,水流运动合理;管网模型通过专家咨询、现场调研和外业测量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了校正;采用闸、堰、泵站和集水井等构筑物对不同模型进行耦合,实现不同区域水流的动态互馈,模型可以作为洪涝精细化模拟和预测的计算平台.以蚌埠市为例,模拟了蚌埠市城区不同洪涝频率遭遇情况下外河溃堤洪水和城市暴雨内涝淹没情况,分析了淹没水深等洪涝要素,指出了外洪的高风险区域及洪水防守要点、城区易涝区及积水水深等,可为蚌埠城市防洪决策、应急预案和防汛抢险措施制定,以及城区防洪排涝规划和设计等提供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45.
特种设备作为危险性较大的工业、民用设备,其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设施。保险作为消化风险、分化补偿的重要方式,尚未与特种设备建立起完善的事故责任保险制度。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制度的比较,探讨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及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6.
利用陆地卫星(Landsat TM)影像与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历史地理学对皖东南及邻域圩田时空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该区圩田在空间上具有不同的图型结构特征,在时间上圩田开发具有与区域环境变化相关联的强烈阶段性特征。不同图型结构圩田具有不同功能:田字型图型结构圩田具有防御、灌溉、交通综合功能;多边形图型结构圩田具有空间扩展功能;羽状水网图型结构圩田具有对洪水的良好缓冲保护功能;直条块状图型结构圩田具有机械化作业和集约化灌溉功能。通过对圩田时代—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本区圩田修筑面积具有阶段性特点,形成三国、宋、近现代的3个高峰时期。本区圩田开发的主要驱动因素:①芜湖古聚落军事功能的突出与增强是实现本区开发第一次飞跃的原动力;②西晋末年开始的北方人口向南方持续迁移为本区的第二次飞跃奠定必要的基础;③宋代农业经济技术的大发展实现本区第二次飞跃;④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发展促成本区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47.
基于PDI指数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方向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均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利用尺度方差、总体差异测度指数、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对2000~2014年期间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表现的最佳尺度、方向性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县级尺度方差最大,市级次之,区级最小,即尺度越小,尺度方差越大,县级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对湖北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22000~2007年,湖北省区域经济总体空间分异程度不断增大,2007年以后逐渐缩小;3湖北省县级尺度水平经济差异的主要方向是中心与外围之间,中心与外围的差异以2007年为分界点呈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沿江轴带与内陆的差异总体上趋于缩小,核心与边缘的差异趋势与中心与外围基本相同;4历史基础、经济区位是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和扩大的重要直接驱动力,经济全球化水平是重要的外在推手,区域发展策略的调整有助于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8.
以2001-2003年巢湖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的复合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2003年间,影响巢湖水质的污染因子发生了改变,同时定量诊断出水污染因子对巢湖水质的贡献率,合理划分出各类水环境管理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管理措施.在巢湖水环境管理分区中,可以大体分为2大类,在各类中可以再细分为几小类,西半巢湖属于重污染,为水环境控制区域,东半巢湖污染相对较轻,为水环境控制和自净区域.结果分析表明,复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将灰色综合评价分析法引入湿法脱硫系统的烟气换热器综合评价,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评价、优选烟气换热器的方法和过程,并以3种典型的烟气换热器技术为例进行了实际计算,给出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0.
树冠火对输油站热辐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冠火是森林火灾的一种,在森林的树冠层燃烧和蔓延,主要由地表火在强风作用下引起.树冠火很少发生,约占森林火灾的5%,但其燃烧温度高、热释放速率大、蔓延速度快,对周围物体的破坏性极大.处在森林地区的输油站面临着树冠火带来的潜在风险.火灾产生的热辐射极有可能导致输油站内人员伤亡,设备遭到破坏.通过确定树冠火热释放速率、火灾发生位置及环境参数来设计火灾场景,采用火灾动力学场模拟软件FDS,模拟分析树冠火对输油站的热辐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无法采用地面扑救,防火隔离带是应对树冠火威胁的有效措施;当防火隔离带达到一定间距时,有风条件下与无风条件相比目标物体不会接收到更多的热辐射;防火隔离带设置为坡面形式,可以增加其表面积,从而吸收更多的热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