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零价金属还原技术处理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代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其水溶解度低,生物反应活性低,用常规的物化及生物处理方法难以将其去除.零价金属还原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环境污染物治理技术,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种非生物降解技术,文章阐述了零价金属还原技术在还原降解氯代有机物方面的应用,包括氯代烷烃、氯代烯烃、氯代芳香族化合物以及有机氯农药等,并提出了该技术存在的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探讨了零价金属还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
HCR技术在印染废水处理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印染公司原有设施的改造,把HCR技术应用在废水改造中。进水量为11000m3/d,COD2200~2500mg/L,pH12左右,色度600~800倍,改造后运行稳定,废水处理效果有大幅提高,出水COD为360mg/L、色度为300倍均能达标排放,其去除率分别为86%、50%。  相似文献   
23.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降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进水浓度、pH值和反应温度强烈影响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在实验pH值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依次为:强酸性〉弱碱性〉弱酸性〉中性;循环伏安扫描图显示了硝基苯可以在铜电极上直接得电子还原,该反应在强酸和弱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好。反应速率常数随进水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提高反应温度可改善处理效果,在30-45℃范围内,提高温度对处理效果的改善并不显著;当温度升高到45℃以上时,升温可以显著改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4.
污泥酸化速率影响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城市污水厂污泥作为嗜酸微生物菌株来源,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单质硫,使其中的嗜酸硫杆菌群大量增殖,并使污泥pH大幅降低.取得的培养物可用于废旧干电池中重金属沥滤等的处理.由于培养物对重金属沥滤效率和污泥的酸化速率密切相关,为此进行了不同的污泥种类、加硫量、污泥浓度和曝气强度对污泥酸化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表明,初沉泥、二沉泥和混合浓缩污泥都能迅速利用硫产酸;加硫量(以100 mL污泥计)在0.5、1.0、2.0、4.0 g时,快速酸化的趋势相同.0.5 g的加硫量显示出略微慢的酸化速率,最后达到的最低pH在1.2左右,其他三个都降至1.0以下.污泥质量分数在0.5%、1.0%、2.0%、3.0%、4.0%时,也具有相同的酸化趋势,0.5%质量分数的污泥下降速率最快,这与较低浓度下污泥对pH的缓冲能力较小有关;曝气强度在0.45 L/min和0.3 L/min差别较小,5 d内能迅速降低pH,0.2 L/min的酸化速率较慢,足够长的时间(12 d)也能将pH降至2.5左右,0.1 L/min的曝气强度的酸化速率最慢,不能达到预期的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25.
张雪梅  周恭明  吴同生 《环境科技》2005,18(1):13-14,17
针对某市石化工业区外排水的水质、水量特点,结合其远近期发展规划,设计了以A/O工艺为主体.配以混凝气浮和活性碳吸附作为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灵活高效.运行稳定,占地少,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废水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I类标准。  相似文献   
26.
窦晓敏  陈德珍  戴晓虎 《环境科学》2014,35(11):4359-4364
提出一种污泥预植重金属炭化后固定的概念,并以重金属Cu为代表,以CuCl2的形式植入;研究了在不同Cu预植浓度、不同温度下炭化后污泥本身以及额外添加的重金属在炭中的保留率以及稳定特性,同时采用不同的浸出方法,确定与污泥炭最终处置目标相关的最大可预植量.结果表明,在污泥中Cu的预植量为0.5%(质量分数,以Cu元素计)时,经过热解炭化,90%以上的Cu都保留在污泥炭中,其固定效果与温度有关,400℃以上时,炭化温度越高,Cu越容易浸出.在污泥中预植重金属Cu存在最大容量限制,最大可预植量与污泥炭最终处置目标有关,若选择在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则Cu的预植量不宜超过0.5%.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污泥包裹其他含重金属的废料共炭化实现无害化的新思路,从而达到用污泥治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高炉渣吸附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理辉  张波  毕学军  马鲁铭 《化工环保》2004,24(Z1):296-298
针对生物除磷不稳定,化学除磷泥量大,成本高的弱点,从除磷吸附剂角度,研究了炼铁厂高炉渣去除磷酸盐的性能.通过对高炉渣活化以及高炉渣滤床的试验,结果表明,高炉渣中存在能与磷酸根生成沉淀的铁、钙等离子或其络合物,高炉渣细小多孔性构造又能吸附此类沉淀物,因此高炉渣对磷酸根有较高的沉淀吸附功能.  相似文献   
28.
粘土对水中氟离子吸附去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江霜英  高廷耀 《化工环保》2003,23(4):204-208
研究了用粘土和天然絮凝剂MR去除水中氟离子的机理,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温度及pH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证明,吸附过程属一级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吸附平衡遵循Langmuir等温式。同时也计算了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9.
一种新型悬浮填料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生物接触氧化法中的悬浮填料一密度、材质和形状对曝气强度、充氧能力及挂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中分别采用清水状态的曝气和充氧能力试验以及挂膜的方法.结果表明,悬浮填料的密度在0.95~0.99 g/cma之间比较适合.曝气池内加入填料后,可以提高普通穿孔管的充氧能力,且在一定的投配率范围内,随着填料的增加,氧的传递速率和利用率增加.挂膜试验表明聚丙烯比聚乙烯挂膜快且均匀,膜量大,而且圆柱形填料比空心球填料的挂膜量大.  相似文献   
30.
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春芳  吴星五 《四川环境》2006,25(5):71-74,80
微生物处理是一种费用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且操作简单的处理方法。本文就国内外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