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22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高分子量多环芳烃(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HMW-PAHs)属于持久性污染物,与低分子量多环芳烃(low molecular weigh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LMW-PAHs)相比更难被降解.微生物修复是解决HMW-PAHs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该文以2种典型HMW-PAHs——芘和苯并[a]芘为例,对影响其微生物降解效率的因素、提高降解率的强化手段和主要降解途径进行阐释,深入剖析微生物的降解调控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微生物降解HMW-PAHs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大多数微生物在中温、中性条件下对HMW-PAHs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不同多环芳烃在降解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②就HMW-PAHs的微生物强化降解手段而言,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降解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生物炭是较为优良的固定化材料,在受体菌株中表达降解基因以构建基因工程菌是促进HMW-PAHs微生物降解的有效方式;③芘和苯并[a]芘主要通过K区氧化和LMW-PAHs途径降解;④由双加氧酶催化的羟基化是HMW-PAHs降解过程中的重要步骤;⑤多环芳烃的初始氧化过程也涉及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活性.目前,基因工程菌的长效稳定性是限制相关技术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未来需要综合多组学数据从基因、转录、蛋白和代谢水平对HMW-PAHs的微生物降解机制进行全面、深入地解析,为构建高效稳定的重组菌株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西安城区大气中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及来源,于2012年夏季、冬季分别对西安市城区大气进行每周1次的主动采样,共获得22对大气样品(气态和颗粒态).结果表明,西安城区大气中∑64PCBs的浓度为76.21~338.77pg·m-3,平均浓度为183.85 pg·m-3,且主要存在于气态样品中.组成上主要以低氯代PCBs为主,其中,三氯和四氯代PCBs占总浓度的59.64%~91.39%.气态样品中,夏季、冬季PCB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1.68、151.11 pg·m-3;颗粒态样品中,冬季PCBs平均浓度是夏季的6.65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安城区大气中PCBs的来源进行解析,发现主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为36.06%,主要为来自我国生产的变压器油源;主成分2的方差贡献率为20.29%,可能来自于油漆的使用.  相似文献   
43.
采用零价铁和碱激发矿渣对铬渣进行稳定/固定化处理,考察了处理后固化体的毒性浸出水平,矿物组成及Cr形态分布变化情况,并对铬渣的处置和利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还原固定化处理后的样品硫酸硝酸法浸出毒性可满足作为砖或砌块使用的标准,抗压强度均高于15 MPa,其中Cr主要以Fe/Mn氧化物结合态存在,可被用于采石场修复、封闭泻湖以及作为路基材料等一些特殊用途.  相似文献   
44.
针对传统垃圾收运路线成本高昂、对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造成不可逆负面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S技术与改进蚁群算法的垃圾收运路径规划方法。采用CRITIC法、熵权TOPSIS法及改进的蚁群算法,以时间成本及环境成本作为优化目标,实现从垃圾收集点到最终处理厂的最优路径规划设计,从而有效降低垃圾收运成本与收运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危害。结果表明,将道路交通对周边人群健康、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纳入对道路交通的综合成本评价当中,运输路径对土地保护需求强烈区域、影响人口规模偏大区域、降噪物密度偏小区域、生态不可分割度偏大区域的穿行率分别降低了41%、44%、29%、41%,有效降低了垃圾收运路径对生态敏感区域的干扰程度。本研究结果可为GIS 技术与蚁群算法在垃圾车收运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以垃圾渗滤液MBR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相比单一臭氧处理和单一活性炭吸附,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能提高COD及NH3-N的去除率,并且显示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实验中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和凝胶色谱对水质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活性炭种类及预处理方式、活性炭用量、pH及臭氧浓度对COD及NH3-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4.54、臭氧浓度为1.34 mg·min-1、活性炭投加量为10 g·L-1、臭氧处理时间为30 min、活性炭吸附时间为180 min,当垃圾渗滤液MBR出水COD为1 550 mg·L-1,NH3-N为75 mg·L-1时,经处理后,COD浓度为93 mg·L-1,NH3-N浓度为12 mg·L-1,COD的去除率达到94%,NH3-N的去除率达到84%,实现了垃圾渗滤液MBR出水的达标排放。pH对污染物的去除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高pH有利于NH3-N的去除,但是过高的pH不利于COD的去除。同时,提高臭氧和活性炭的投加量能明显提高COD及NH3-N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46.
碳源对微生物异养硝化至关重要,为了探究碳源对耐低温异养硝化菌-哈尔滨不动杆菌HITLi 7~T低温生长和氨氮代谢的影响,考察了乙酸钠、碳酸钠、淀粉、柠檬酸钠、蔗糖、葡萄糖、甘油、糊精、乳糖和麦芽糖10种碳源.结果表明,碳源种类对HITLi 7~T低温生长速率和胞外分泌物含量影响较大.乙酸钠是HITLi 7~T的最优碳源,低温下培养4 d后OD_(600)能提高到0.146,产生的ATP也明显高于其他组,为5.124μmol·mg~(-1)·prot~(-1);此时,总胞外分泌物量最多,为3.86 mg·L~(-1),多糖占比也最高为41.7%;4 d氨氮平均降解速率最大,为0.042 mg·L~(-1)·h~(-1);其次为葡萄糖和碳酸钠.同时考察了不同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HITLi 7~T以乙酸钠为碳源时,最佳C/N比为8,此时氨氮去除速率最高为0.216 mg·L~(-1)·h~(-1),总EPS量为7.04 mg·L~(-1),其中多糖占比为55.3%.  相似文献   
47.
针对现有制革废水处理工艺难以使氨氮达标排放的问题,引入多段A/O工艺(MAOP)作为制革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单元,探讨分段进水、水力停留时间(HRT)以及污泥回流比(R)对其COD和氨氮同步去除的影响.结果证明,无论是否分段进水,四段MAOP对制革废水一级生化出水均有良好的COD去除效果,当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8d、HRT不小于24h时,其出水浓度都可保持在300mg/L以下,满足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在各段进水比为4:3:2:1、R 100%、HRT 48h、SRT 18d条件下,MAOP对制革废水一级生化出水的氨氮去除率高达97.7%,出水浓度3.6mg/L左右,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MAOP同时具备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多种脱氮机制,是一种颇具前景的制革废水生物脱氮技术.  相似文献   
48.
根据太湖地区1/4°×1/6°经纬度网格的地表特征及α-HCH施用量,建立了一个基于同精度网格系统, 包含迁移和传输2个模块的质量平衡模型. 迁移模块使用逸度方法描述α-HCH在每一个网格的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过程,传输模块使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α-HCH在不同网格间的大气平流和水体径流. 模型模拟了α-HCH在研究区域开始施用至今(1952~2007年) α-HCH在5类4层土壤、气、水和底泥23个环境相中的积累、迁移和残留情况. 模拟值与实测α-HCH浓度对比验证表明两者吻合得很好. 环境温度是影响α-HCH在各环境介质中浓度的最重要因素. 模拟结果表明,在α-HCH使用时期,在土壤中的年积累趋势约为年使用量趋势的5.7%; 在停止使用后,其减少趋势为积累趋势的50%. 在α-HCH使用期间,太湖流域α-HCH的年使用量与其水-气界面沉积通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与土-气界面通量则无显著相关性. α-HCH停止使用后,太湖流域水-气界面通量表现为向大气的挥发,且自1985年其年挥发通量大于土-气挥发通量. 底泥是α-HCH水-气界面挥发的主要补给源. 2007年太湖流域内α-HCH大气浓度普遍高于流域外大气浓度. 整个模拟时段α-HCH的主要输出途径是流出太湖地区,且以大气平流为主;其次的减少途径是在环境介质中的降解,其中土壤降解量占绝大部分. 2007年环境中残留的α-HCH为总使用量的0.005%,以土壤残留量为主,其次是底泥.  相似文献   
49.
沉水植物在淡水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多样性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茎叶等体表是水体污染物附着及营养元素迁移转换的关键微界面区域之一.本研究选择4个野外湖泊,通过为期3个月的野外采样结合实验室分析,对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及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体表附...  相似文献   
50.
通风速率对烟草废料堆肥腐熟及元素变化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草废料为原料堆肥,设置不同的通风速率,通过对堆肥中温度、营养元素和腐殖质等指标变化的研究,揭示了通风速率对堆肥腐熟和主要元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通风速率为0.1和0.2 m3/(h·m3)的处理的高温期持续时间在5 d以上,满足堆肥无害化卫生标准要求,堆肥积温以0.2 m3/(h·m3)的处理最高;堆肥结束时,通风速率为0.2和0.3 m3/(h·m3)处理的总碳含量降低率、总氮含量增加率及NO3--N含量增幅均强于0.1 和0.4 m3/(h·m3)的通风处理,且两处理的NH4+-N含量至堆肥结束时降至400 mg/kg阈值以下;通风速率为0.2 m3/(h·m3)的处理的终产品的腐殖化质数为1.91,达到腐熟阈值1.90。综合以上结果表明,0.2 m3/(h·m3)的通风速率较适于烟草废料堆肥腐熟和营养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