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实际污水与模拟污水活性污泥系统的特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中经常采用人工配置的模拟生活污水,为了研究其与实际生活污水活性污泥系统的特性差异,采用2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进行平行实验(厌氧、好氧方式运行),系统地考察了在进水主要组分和运行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原水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除磷、比好氧速率、污泥絮体形态和出水水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污水系统的硝化活性强于实际污水系统,两者的平均硝化速率分别为7.43 mg NH4+-N/(L.h)和5.55 mg NH4+-N/(L.h)。在前置厌氧段,模拟污水系统的释磷量比实际污水系统高出36.45%。两者在后续好氧阶段都能够充分吸磷。模拟污水系统的平均比好氧速率(SOUR)高达64.54 mg O2/(g MLSS.h),而实际污水系统的则只有32.81 mg O2/(g MLSS.h)。模拟污水系统的污泥絮体疏松,粒径小,形状不规则,沉降性差,沉后出水平均悬浮物浓度(SS)为20 mg/L;而实际污水系统的污泥絮体则密实、粒径大,沉降性好,沉后水十分清澈,SS几乎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62.
不同来源的疏水性有机酸的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个地表水体水样、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水样和2个土样,从中提取出疏水性有机酸(HPO-A).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对不同来源的HPO-A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和表征.结果表明,这6种HPO-A的吸光度均是随着波长的增加而下降.280nm处的吸收系数(A280)和600nm处的吸收系数(A600)均可排序为:土壤HPO-A地表水体HPO-A二级处理出水HPO-A.HPO-A的E253/E203(波长在253nm处的吸光度与波长在203nm处的吸光度的比值)与A600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土壤HPO-A中不含有—CH3官能团.C=O官能团在地表水体HPO-A和土壤HPO-A中的含量较高,而脂族化合物在二级处理出水HPO-A中的含量较高.二级处理出水HPO-A中含有酰胺类化合物.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物质是HPO-A中主要的荧光物质.在地表水体HPO-A和二级处理出水HPO-A中,类富里酸荧光物质的相对含量较高.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荧光物质的存在与否与HPO-A的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63.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邱微  赵庆良  李崧  张建祺 《环境科学》2008,29(4):1148-1152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27项指标,构建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生态安全度计算模型,对2000~2005年黑龙江省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级评价;应用灰色动态模型,预测黑龙江省2006~2010年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黑龙江省处于生态安全V级;2005年黑龙江省处于生态安全Ⅲ级,生态安全有所提高.预测得到,2006年黑龙江省为生态安全Ⅲ级,2007~2009年均为生态安全Ⅱ级,2010年达到生态安全Ⅰ级,即理想安全.由此可见,黑龙江省生态安全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自2000年黑龙江省开展生态省建设以来,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推动生态省建设等有效手段,可以最终实现黑龙江省生态安全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4.
东北地区23种杂草对多环芳烃超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梁红  高大文  张百慧  李欣平  郭晓虎 《环境科学》2011,32(10):3088-3093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23种杂草对土壤中多环芳烃(菲)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在这23种杂草中,东北蒲公英、委陵菜和白屈菜地上部富集系数均大于1,分别为1.01、4.98、38.24,且地上部菲含量分别为15.18、74.70和573.62 mg/kg,均高于根部的菲含量(分别为2.83、16.34和9.66 ...  相似文献   
65.
文章通过对中国目前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指出流域环境预警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并选择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预警体系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流域预警体系,确定预警因子的权重和评分标准。设立临界状态,不良状态预警、缓慢恶化预警和迅速恶化预警4个级别,为建立流域环境质量预警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
钟晨宇  叶杰旭  李若愚  陈胜  孙德智 《环境科学》2012,33(12):4387-4392
为了研究硝酸盐对厌氧生物膜系统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拓展生物膜工艺在高氮有机废水中的应用,采用生物膜-污泥厌氧复合反应器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培养具备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反应的功能微生物系统,并以间歇实验方法,对比研究硝酸盐对厌氧生物膜和颗粒污泥的同时产甲烷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对生物膜和颗粒污泥系统去除COD和反硝化反应均有影响,但硝酸盐浓度变化对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比生物膜系统更大,生物膜表现出更强的降解能力和更高的耐性阈值.随着硝酸盐浓度从75 mg·L-1增加到600 mg·L-1,颗粒污泥对COD的降解速率从273.26mg·(h·g)-1降到0.1 mg·(h·g)-1,而生物膜从95 mg·(h·g)-1降至1.7 mg·(h·g)-1;同时,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对硝酸盐的降解速率分别从21.43、22.31 mg·(h·g)-1增加到83.72、61.06 mg·(h·g)-1,随着硝酸盐的降解,生物膜表现出更强的恢复能力,最大值为712.44 mg·(h·g)-1.研究还发现亚硝酸盐积累是影响生物膜和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碳功能的主要原因,在相同的硝酸盐浓度下,生物膜中亚硝酸盐的最大积累量仅为的颗粒污泥的1/10.因此,生物膜-污泥厌氧复合反应器可以作为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实现同时产甲烷反硝化工艺反应器一种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