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4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355篇
基础理论   122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51.
乌梁素海湖泊湿地植物区甲烷排放规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运用静态箱法,对内蒙古乌梁素海不同水位的芦苇群落(Phragmites australis)和龙须眼子菜群落(Potamogeton pectinatus)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2 a(2003~2004)野外观测.发现龙须眼子菜群落(沉水植物)甲烷平均排放速率为(3.44±1.60) mg·(m2·h)-1, 仅为芦苇群落(挺水植物)的平均排放速率的21.94%.高水位芦苇的排放速率要大于低水位芦苇群落.芦苇群落的甲烷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规律,并且5 cm土壤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分别是影响季节性和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观测数据和植物的分布面积,计算得出乌梁素海2003和2004年的甲烷排放量为1 024.6 t和1 156.7 t.  相似文献   
152.
长江防护林——樟树林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是森林生态学和森林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影响降雨从林冠到土壤的转移以及水土流失的变化,具有突出的生态水文意义。通过对樟树林下穿透雨和树干流的定位监测,旨在揭示林冠水文效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冠对降雨的再分配功能受到降雨量的影响,穿透雨、树干流和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WTBX〗P〖WTBZ〗<005);穿透雨率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增加,而截留率随降雨量增加而减小,并且两者在高的雨量下逐渐趋于稳定,但是树干流率随着降雨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同时,降雨强度也影响林冠的水文效应,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穿透雨率升高,截留率下降。在整个测定期间,樟树林穿透雨率为685%,截留率为292%,而树干流率为23%。在不同雨量和雨强级间,樟树林冠对降雨再分配存在着差异,而且林内雨的组成比例(〖WTBX〗SF/TF〖WTBZ〗)也受到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樟树林下水分输入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穿透雨率在不同位置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而且穿透雨的空间变化率,即穿透雨率的变异系数(CV)随着降雨量或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53.
方治国  欧阳志云 《环境科学》2010,31(8):1926-1931
以高温厌氧细菌热纤维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LQRI和VPI菌株)和嗜热厌氧乙醇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olicus X514和39E菌株)为对象,以不同浓度纤维素为底物,分析了热纤维梭菌不同菌株的纤维素降解和酒精生产能力.结果表明,在热纤维梭菌纯培养体系中,LQRI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明显高于VPI,前者约为后者的1.2倍,但两者的酒精生产能力没有显著差异,LQRI在1%纤维素条件下酒精终浓度约为12 mmol/L,VPI约为10 mmol/L.随着底物纤维素浓度的增加(1%、2%、5%),两者对纤维素降解和酒精生产能力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热纤维梭菌和嗜热厌氧乙醇菌混合培养体系中,LQRI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明显高于VPI,前者约为后者的1.28~1.58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两者的纤维素降解率均逐渐下降,但热纤维梭菌对纤维素降解的绝对数值还受到其它混合培养菌种的影响.此外,LQRI+Thermoanaerobacter混合培养体系的酒精生产能力明显高于VPI+Thermoanaerobacter,前者约为后者的1.27~1.77倍.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混合培养体系酒精生产能力没有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4.
小白菜对猪粪中高Cu和Zn的富集与转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妍  崔骁勇  罗维  时鹏  吕永龙 《环境科学》2011,32(5):1482-1488
近年来,规模化养猪中Cu和Zn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导致猪粪含大量的cu和Zn.猪粪土地利用中高Cu和Zn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植物效应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高Cu和Zn的猪粪施入土壤后典型蔬菜对Cu和Zn的富集和转运,可为有机蔬菜安全生产和品质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对粪便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  相似文献   
155.
北京地区2003~2007年人类活动氮累积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韩玉国  李叙勇  南哲  李波 《环境科学》2011,32(6):1537-1545
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的氮输入和累积对区域环境特别是水环境有着潜在的重要影响.引入人类活动净氮累积的概念(net anthropogenic nitrogen accumulation,NANA),将NANA定义为人类活动氮的输入和输出之差,它是通过大气沉降、肥料应用、人类食物和动物饲料、氮固定和河流的累积这五项来计算...  相似文献   
156.
微生物铁氧化作用对砷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厌氧培养的方法,从砷污染的水稻上中富集依赖硝酸盐的铁氧化菌群,通过监测培养体系中Fe和A$的形态变化模拟水稻厌氧条件下微生物铁氧化过程对As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约96%外源添加的Fe(Ⅱ)可在10d内氧化成Fe(Ⅲ),As(Ⅲ)对Fe(Ⅱ)的初期氧化速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微生物铁氧化过程中,As(Ⅲ)被氧...  相似文献   
157.
基于数据库支持的非点源污染模型LSPC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数据库支持的非点源污染模型LSPC(Loading Simulation Program in C++),模型思想源于采集数据分析系统(Mining Data Analysis System),其本质是基于C++语言对HSPF(Hydrologic Simulation Program Fortran...  相似文献   
158.
利用NDVI-Albedo反演厦门后溪流域地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M影像与6S模型反演获得精确NDVI与Albedo数据,在NDVI-Albedo散点图空间综合分析了后溪流域的植被和地表反照率空间分布特征。后溪流域整体上植被丰富,土壤湿度大,裸地少,并且流域内南北地表特征变化显著,北部山区以自然地表为主,南部平原以建设用地人工地表为主。南北地表类型差异在NDVI-Albedo空间中表现直观,利用NDVI-Albedo作为指示因子,在流域内的山区平原衔接部位设置13条样带,结合小波分析的方法,将后溪流域南北划分,确定出一条长12.26 km的地表分界线。此分界线代表南北不同地表类型,反映不同的城镇化水平与人类活动强度,为流域因地制宜分区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与依据。  相似文献   
159.
滏阳河主要水环境污染物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滏阳河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河流,断流现象和污染极其严重.本文在相关水文资料和实地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首先将平原区河流被分割成4个相互独立的河段,然后根据水样的总氮、总磷、COD、氨氮和硝态氮等污染指标的测定结果,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污染指标的空间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河段的污染源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滏阳河水体污染极为严重,主要污染指标超过5类标准,氨氮的污染最为严重;水体可分为3类,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分别在有常规水补给的邯郸段、非常规水补给河段的上游和非常规水补给河段的下游;主要污染物的空间差异较大,氨氮的差异最为明显;河流水环境污染物主要有3种来源,分别是耗氧型有机污染物、氮类污染物和磷类污染物,不同河段各种污染物来源的贡献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0.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北京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一个巨大能源物资消耗体和温室气体排放体,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2007年为例基于投入产出法研究北京市能源消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得出CH4和N2O这两种常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北京市2007年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531.72万tCO2当量,其中CO2排放量为3514.40万t,CH4排放量为1734.32t,N2O排放量为435.83t.北京市工业部门仍然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部门,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占CO2总量的98.96%,CH4总量的88.48%和N2O总量的98.99%.不同最终使用部门中,政府部门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总量的15%,高于城镇消费和农村消费之和;调出和出口部门的碳排放量超过总量的40%,所占比例最大.贸易中,隐含在调出和出口部门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是隐含在调入和进口部门的十几倍.北京市不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略优于全国水平.降低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科技减排的作用,提高不同产业的能源利用率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