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法对调味品厂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去除机理和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 :膜生物反应器法具有污泥负荷大、出水水质稳定、生化反应速率快、占地面积少和维护管理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2.
SDS与取代芳烃多元混合体系联合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测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3种取代芳烃苯酚、硝基苯、甲苯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等浓度配比下SDS与3种取代芳烃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效应,并基于常见的4种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对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SDS与苯酚、甲苯和硝基苯的联合效应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在以SDS为底物的混合体系中,除SDS与硝基苯联合毒性表现为弱拮抗作用外,其它的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体系的毒性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且甲苯的协同程度最强.在选择的联合研究体系中,以毒性单位法获得参数的数值较大,判定灵敏度较高.根据发光菌发光原理、SDS的分子结构特征和芳烃类化合物取代基的不同,可对联合毒性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3.
构树叶蛋白质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树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易成活、繁殖快、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构树叶营养丰富,是潜在的优质蛋白质来源,经过提取提纯后能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以构树叶粉为原料,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和参数下的粗叶蛋白含量和提取率,以粗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确定提取的最佳方式为酸热法提取叶蛋白,提取条件为pH值3、加热温度60℃、液料比30∶1。  相似文献   
84.
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的渗滤液水质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3个中试规模的高有机质剩余污泥干化床中污泥渗滤液水质变化特征进行了为期2年的实验研究。Ⅰ单元作为对照床,未种植植物;Ⅱ单元和Ⅲ单元种植芦苇。Ⅰ单元和Ⅱ单元底部充填炉渣,通过穿孔PVC通风管与大气相连通,目的是通过床体填料空隙提供氧气。3个干化床按照如下周期运行:进泥大约半小时,闲置1周,污泥负荷平均为41.3kg TSS/(m2·a)。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干化芦苇床去除污泥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较传统干化床更有效,通风结构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3个床体的污泥渗滤液总磷浓度均高于进泥,但两个芦苇床渗滤液总磷浓度较低,可能的原因是较传统干化床多了植物吸收作用。根据实验数据分析,3个床体中都发生了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单元Ⅲ获得了最高的总氮去除率30.38%,Ⅱ单元和Ⅰ单元获得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25.47%和20.59%。高有机质剩余污泥渗滤液仍含有较高的污染物浓度,需回流至污水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85.
以Fe(NO3)3或FeCl3作为铁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FeVO4光催化剂,通过XRD、SEM、DRS等手段表征了所合成FeVO4的物相、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质,研究了其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甲苯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FeVO4平均晶粒尺寸约为75 nm,为棒状;FeVO4在可见光区域(λ400 nm)表现出较高的吸光性,其吸光区域可红移至约600 nm;以FeCl3为铁源,水热反应3 h制备的FeVO4的禁带宽度为2.1 e V;以Fe(NO3)3为铁源制备的FeVO4的比表面积(74.70 m2/g)大于以FeCl3为铁源制备的FeVO4的比表面积(67.72 m2/g)。在初始甲苯质量浓度为494 mg/L、FeVO4为光催化剂、反应4 h的条件下,甲苯降解率达62%。甲苯降解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86.
干化床和芦苇床稳定污泥过程中的腐殖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实验,考查污泥干化床和污泥干化芦苇床稳定污泥过程中的腐殖质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污泥腐殖化率和污泥腐殖化指数的变化情况。系统运行了3年,包括前2年的污泥负荷期和第3年的自然稳定期,检测分析在第3年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污泥腐殖质含量历月变化不大,基本在1.1%~2.1%范围;总体上污泥的腐殖化率具有上升趋势,同一时间样品芦苇床中污泥的腐殖化率略高于干化床;污泥腐殖化指数呈上升趋势,但芦苇床略低于传统干化床;4—11月,干化床中的污泥腐殖化指数从0.079升高到0.742,芦苇床从0.042升高到0.715。经过3 y的稳定化处理,污泥的腐殖化程度和腐熟度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7.
为进一步提高铁炭内电解法处理制药废水的处理效率,采用添加不同强化剂的方法考察分析强化因子的影响效果.在C加入量10g/L,铁屑30g/L,反应时间150 min,pH值7.5的条件下,以不同的盐、金属铜、双氧水作强化剂分别加入反应体系中,检测COD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每升废水中分别加入氯化铜、硫酸锰、硝酸镍、金属...  相似文献   
88.
芬顿氧化法处理水中酸性品红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酸性品红在Fenton体系中的降解过程,反应30 min后,在[Fe2+]0=0.06 mmol/L、[H2O2]0=0.3 mmol/L、pH=3、T=30℃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20 mg/L的酸性品红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Fenton体系中酸性品红的降解,但影响并不显著。根据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并结合Arrhenius方程求出了Fenton试剂降解酸性品红的反应活化能,仅为11.63 kJ/mol。C1?的存在对酸性品红在Fenton体系中的降解表现出明显的阻碍作用,并且随着C1?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大;SO24-和NO3-的存在也降低了Fenton试剂的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