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542篇
基础理论   338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小型区域形状规整性对环境噪声测量误差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小型区规整性与环境噪声抽样测量误差的讨论,提出了区域形状的改变对抽样测量误差的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992.
酶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分析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介绍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讨论酶免疫分析的基本类型、原理、开发程序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引滦水中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形态及紫外吸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改进的Leenheer法将引滦水中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分离为悬浮态和溶解态两大类,后者又分离成憎水有机物、腐殖酸类、强阴离子化合物和其它亲水化合物4种。溶解态有机物含量在4—5mgC/L之间,其中半数左右为腐殖酸类,其紫外吸收强度远在其它形态之上。非极性憎水有机物在5%以下。  相似文献   
994.
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我国清洁生产缺乏动力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套清洁生产发展的思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运用经济调整手段,建立套完整的引导、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经济政策体系,完善清洁生产的技术服务规范和服务体系,为企业自觉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995.
天津地区冬季总悬浮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集并分析了天津不同区县13个样点冬季总悬浮颗粒物(TSP)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PAHs含量差异明显,东部开发区和中北部区县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大港油田的颗粒物中PAHs含量很低,市区、南部区县和北部山区居中.根据毒性等效因子计算了等效浓度,不同样品PAHs总等效浓度差异不大,占总浓度50%的高环PAHs毒性贡献达90%.  相似文献   
996.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该文在对天津市某局地区域大气氯乙烯污染现状及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气氯乙烯总量控制目标和总量负荷分配方案,并对该地区大气氯乙烯环境目标值的可达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997.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声萃取技术提取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采样膜中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浓缩净化后,将1μL试样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大气中64种半挥发有机污染物,包括苯酚类、苯胺类、硝基芳香烃类、多环芳烃类和酞酸酯类物质的回收率、精密度和检测限.实验表明,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且部分测定指标优于美国环境标准方法EPA8270c.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改良SBR联用工艺处理模拟畜禽养殖废水,旨在揭示厌氧过程中氨化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试验中所处理的废水是人工模拟畜禽养殖废水,该类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COD从1 000~10 000 mg/L逐渐增大,相应地氨氮质量浓度范围为78.6~773.2 mg/L.研究了ABR的启动过程中水力停留时间(HRT)、pH值、温度以及进水氨氮浓度等因素对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HRT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他因素的研究,16 h为峰值点;氨化菌在pH值为6.5~8.0的范围可以保持一定活性,其中以pH=7.0为最佳点;随着温度升高,氨化菌活性提高,氨化率也随之提高,33 ℃为最佳温度,但ABR对温度的敏感性不是很高,考虑经济原因,可以在25 ℃运行;氨化率随进水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最佳氨化率条件是HRT=16 h,pH=7.0,T=25 ℃,此时进水COD为10 000 mg/L.  相似文献   
999.
水稻、土壤和田水中氟啶脲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氟啶脲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的消解动态及其残留状况,建立了氟啶脲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在天津、浙江杭州和广西南宁开展了两年氟啶脲在水稻和土壤中消解动态规律和残留状况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水稻稻米、稻壳和茎叶样品,丙酮提取土壤和田水样品,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03~1 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水稻、土壤和田水中氟啶脲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4.94%~98.73%,变异系数为2.84%~9.44%;水稻、土壤和田水中氟啶脲的最小检出量为5.6×10-11 g,最低检出质量比为:茎叶0.01 mg·kg-1,稻壳0.01 mg·kg-1,稻米和土壤0.005 mg·kg-1,田水0.003 mg·kg-1.田间试验表明,氟啶脲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方程Ct=C0e-kt;氟啶脲·三唑磷31%乳油在水稻茎叶、土壤和田水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27~7.83 d、5.28~7.36 d和6.01~7.06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上手动喷雾施药氟啶脲·三唑磷31%乳油,按推荐剂量325.5 ga.i.·hm-2和1.5倍推荐剂量488.25 ga.i.·hm-2施药,兑水喷雾处理1~2次,两次施药间隔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采收间隔期为35 d时,氟啶脲在水稻稻米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ND~0.028 0 mg·kg-1和ND~0.014 8 mg·kg-1.参照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规定氟啶脲在稻米中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为0.05 mg·kg-1,按照1.5倍推荐剂量在水稻上施药1~2次,其有效成分之一氟啶脲在水稻稻米中残留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00.
武婷  崔焕文  肖咸德  翟增秀  韩萌 《环境科学》2024,45(5):2613-2621
选取了我国5种典型化工行业VOCs排放源进行了源排放特征分析,通过对70个VOCs源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烷烃是合成材料制造业、石化行业和涂料产品制造业的主导VOCs种类(占比分别为43%、63%和68%),烯烃是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的VOCs主要种类(46%),卤代烃在专用化学品制造业排放中占主导(43%);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上述行业的标志组分,发现癸烷和四氢呋喃是合成材料制造业源的特征标志组分,正丁醇和甲苯是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源的特征标志组分,1,2,3-三甲苯和1,3,5-三甲苯是石化行业源的特征标志组分,丙烯和3-甲基戊烷是涂料产品制造业的标志组分,对二甲苯和异丙苯是专用化学品制造业源的特征标志组分;并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MIR)估算了各VOCs排放源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在单位浓度总VOCs排放条件下,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专用化学品制造业、石化行业、合成材料制造业和涂料产品制造业.建议在今后的臭氧防控中,更应关注各行业所排放的关键活性物种,而不仅仅注重VOCs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