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261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为服务山西省循环流化床粉煤灰环境管理,本文在对全省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粉煤灰开展了物理化学性质及污染物赋存及浸出特征研究,开展了不同暴露途径的环境风险评估,提出了环境风险管控建议.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粉煤灰堆存对土壤和地下水无致癌风险,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需强化堆存规范性、着力源头减量、拓宽综合利...  相似文献   
42.
为合理、高效地治理朱家店煤矿巷道掘进和煤层开采过程中瓦斯浓度多次超限的技术阻力,本文针对该煤矿不同煤层上覆岩层瓦斯卸压范围及流动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其BP神经网络破坏高度的数学预测模型。通过合理地计算,本文确定了该矿开采煤层上覆岩层的走向及倾向卸压长度、卸压上限和卸压范围,最后提出了有效控制上覆岩层瓦斯大量流向工作面及采空区的技术策略,从而达到了遏制矿井瓦斯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小波变换常用于数字信号传输的噪声检测与处理,为了检测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突发事件,将其模拟为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干扰,构建系统稳态方程和对应的扰动方程,根据离散小波变换原理,将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监测数据分解为近似部分和细节部分,再进行离散变换。采用多尺度边缘检测法,由光滑后的一阶和二阶导数检测出信号的模极大值点即为瞬态突变点。将A矿记录到的瓦斯浓度监控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在MATLAB的wavelet工具中对该瓦斯浓度监控数据作离散小波变换,找到四个瓦斯浓度瞬态突变点,那么这四个时刻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事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据此从计算机实时监控和现场技术防突方面提出应对煤矿干扰事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44.
45.
生物碳施加到土壤中可能会影响污染物的环境归趋,而吸附作用是其关键控制因素,为此,本研究考察了400、500和600℃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碳(分别记作CS400、CS500和CS600)和土壤性质对乙草胺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碳和土壤对乙草胺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R2≥0.99).随着生物碳热解温度的升高(从CS400到CS600),生物碳吸附乙草胺的非线性指数n值减小且logKOC值增大,说明吸附非线性程度和吸附能力增强,这是因为生物碳炭化程度增强(H/C原子比减小),疏水性增强(O/C原子比减小)和比表面积增大而有利于对乙草胺的吸附,吸附机制以表面吸附为主(比如疏水作用、π-ρ EDA作用和孔填充作用).然而,土壤吸附乙草胺的n值(0.95)接近1.0,说明该吸附作用几乎是线性吸附,以分配作用机制为主.3种生物碳对乙草胺的吸附能力都高于土壤,特别是CS600对乙草胺的吸附能力(logKoc)比土壤及文献报道的土壤和沉积物高一个数量及以上,说明生物碳可能会有效保留土壤中的乙草胺而降低其迁移性.  相似文献   
46.
为实现新风在通过空调进入室内前已被优化的目的,搭建了一套开式循环系统。通过对活性碳纤维进行浸渍改性,采用比表面测定、SEM观察、XPS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谱图分析对改性前后活性碳纤维进行了表征;定量研究了室外氮氧化物初始浓度、温度和风速等环境因素对改性前后活性碳纤维吸附氮氧化物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对活性碳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种类、含氧官能团数量、表面微观结构及比表面积等特性均有显著影响,提高了其对氮氧化物的吸附效率;室外初始浓度、风速、温度对改性前后活性碳纤维吸附氮氧化物效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改性前后活性碳纤维对氮氧化物的吸附率随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过滤器处风速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过滤器处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改性后活性碳纤维对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吸附率明显提高,可以将其应用于空调系统中。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山西省4座典型焦炉周边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碳组分特征,分析了不同装煤方式和炭化室高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焦炉周边环境空气中TSP质量浓度为711.95~2 938.41μg/m3,其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9.45~595.90、285.38~806.71μg/m3,总碳占TSP的质量分数为44.81%~67.45%;捣固焦炉周边的TSP及其碳组分浓度高于顶装焦炉,炭化室高度越高的焦炉周边环境空气中TSP及其碳组分浓度越低。(2)4座焦炉周边环境空气TSP中OC和EC质量比为0.66~1.04,说明焦炉周边环境空气中碳组分以一次污染为主。(3)4座焦炉周边环境空气TSP中碳组分的分歧系数为0.092~0.490,均小于0.5,总体来说装煤方式和炭化室高度都对焦炉周边环境空气TSP中碳组分的分布有一定影响,特别是装煤方式和炭化室高度都不同的焦炉周边环境空气TSP中碳组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铁磁流体对煤体瓦斯解吸性能的影响,采用水浴恒温吸附解吸系统,开展0.44,0.65,1.14 MPa 3组不同平衡压力下加铁磁流体前后的瓦斯解吸对比实验,根据Langmuir方程经验公式计算瓦斯极限解吸量和初始扩散系数,分析铁磁流体对煤体瓦斯解吸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在3组不同平衡压力下加入铁磁流体后瓦斯极限解吸量由2.5,10,20 mL/g降低为2.22,3.33,10 mL/g,降低11.2%,66.7%,50%;初始扩散系数由0.997 1,1.629 9,3.888 3 μm2·s降低为0.685 5,0.997 1,2.933 5 μm2·s,降低31.25%,38.82%,24.56%。在铁磁流体的作用下,煤体瓦斯解吸性能得到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49.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敬之  李万捷 《环境化学》1994,13(5):421-426
本文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共聚物的水溶液,经Mannich反应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反应条件,讨论了影响胺化度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量为300万、阴离子度为20%、浓度为2.5%的共聚物,在原料配比为(AM-AA):HCHO:NH(CH3)2=1:1.1:1.5、反应温度为50±1℃、反应2h的条件下,制得的两性聚丙烯酰胺的胺化度为42.5%,是最佳的合成条件。用氯化胺和盐酸季胺  相似文献   
50.
“九五”期间是我国煤炭工业实现管道输煤、煤层气开发、坑口电站和洁净煤技术四个战略性工程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这些战略性工程,不仅给煤炭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传统的地下采煤方法提出了挑战。1传统井工开采方式与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煤炭开采方式是并工采煤,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引起许多问题,有的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主要是:①煤炭资源浪费极大。煤炭是一次性能源,其合理利用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子孙后代的问题。据统计,当前采用的井工开采,煤炭回收率大矿约为50%,地方小矿仅10%。按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