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82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揭示Mn胁迫下Si对水稻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机制,可为减轻水稻Mn毒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因此,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采用两个对Mn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研究Si(1.5 mmol·L-1)对Mn(2 mmol·L-1)胁迫下水稻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n胁迫下,敏感品种新香优640(XXY)根系的超...  相似文献   
62.
硅对锰胁迫下水稻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Mn胁迫下硅对水稻中营养元素的影响特点,可为减轻水稻锰毒害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文通过水培试验,利用两个对Mn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研究施Si(1.5 mmol·L-1)对Mn(2 mmol·L-1)胁迫下水稻营养元素的影响.同时,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分析了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以及各元素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高锰胁迫下,耐性品种叶片和根系的Mn含量都显著高于敏感品种.高锰胁迫抑制了敏感品种K元素从根部向叶片的转移,而降低了耐性品种的根部吸收K元素的能力.高锰胁迫下,施硅处理增加了敏感品种叶片中K、Fe和Zn的相对含量;可显著增加耐性品种叶片中K和Zn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其Ca和Fe的相对含量.高锰胁迫下施硅可以促进敏感品种K元素的转运,促进耐性品种Zn元素转运.Si对耐性品种各元素含量保持相对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水稻体内的锰大部分是硫酸锰,高锰胁迫下施硅不改变水稻植株体内的锰形态.  相似文献   
63.
采用根管土柱栽培的方法,比较了在相同根管土柱体积上种植不同株数谷子时谷子根系的主要特征,如根系数量,根系入土最大深度,根系SOD、POD活性,总根长,根系MDA含量及根系总吸收面积与活性吸收面积等对群体密度变化的可塑性.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下,谷子单株根数前期差异小,中后期差异大;而单位土体中的根量前期差异大,后期差异小.群体大(密度高),谷子根量、总根长及根系总吸收面积与活性吸收面积达到高峰的时间早,但衰亡时期也早,且入土深度较浅.群体小根量高峰出现得迟但维持的时间较长,根系在土体中的延伸深度也较大,有利于后期营养的获取和产量的提高.群体在作物生长中起着量的决定作用,而个体生长发育由于群体不同而引起质的差异.在生产上要想获得理想的产量,既要有足够量的保证,又要求达到一定质的标准,以使群体与个体协调发展.表4图2参18  相似文献   
64.
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在确保矿区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开发的设想,分析了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开发的背景及意义、生产与开发的种类、生产与开发的环境条件、生产与开发的规模与布局、生产与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65.
煤矸石山覆盖种植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阳泉矿务局9#煤矸山种植的植物根系调查,其植物根系主要分布于覆盖层中,薄层覆盖与裸露矸石上种植的植物根系生长较深。矸石风化物中的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多,采取“薄层覆盖复垦”有利于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66.
煤矿塌陷区不同复垦方法对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潞安矿务局五阳煤矿采煤塌陷地,按照混推和剥离两种复垦方法及复垦种植年限,对其土壤养分、重金属元素含量以及物理性质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不同复垦方法及年限对土壤肥力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为制订科学合理的土地复垦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讨氟对鱼类的生殖毒性效应,以成年斑马鱼为试验对象,氟化钠暴露45 d和90 d后,运用组织切片观察斑马鱼性腺组织的发育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性腺中雌二醇(Estradiol,E2)、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和睾酮(Testosterone,T)的含量,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斑马鱼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氟暴露会阻滞成年斑马鱼性腺发育,造成卵泡发育不良,精巢生精能力下降;同时降低雌性斑马鱼性腺中E2和VTG的含量,增加T的含量;雌性斑马鱼孕酮受体(Prg)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相对表达量随氟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随着染毒剂量与时间的增加,雄激素受体(AR)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增加,而CYP19a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减少.雄性斑马鱼性腺中E2、VTG、T的含量及生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则与雌性斑马鱼相反.综上所述,氟暴露可以通过影响斑马鱼体内性腺发育、E2、VTG、T含量及生殖相关基因表达来影响其生殖功能.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氟化物对水生动物的生殖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究工业副产物硫酸铵以不同比例替代尿素做为氮肥施入土壤后对土壤养分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盆栽玉米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共设置 5 个处理:CK(不施肥)、U10 S0 (100 % 尿素)、U8 S2 (80 % 尿素 + 20 % 硫酸铵)、U6 S4 (60 % 尿素 + 40 % 硫酸铵)和U0 S10 (100 % 硫酸铵).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以及玉米植株干重的测定,通过 Illumina NovaSeq 平台进行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① 在玉米的各个生育期,施肥处理土壤 pH(7.85~8.15)与CK(8.1~8.21)相比都有所下降,并且随着硫酸铵比例的增加pH呈不断下降的趋势;② 在玉米各生育期土壤碱解氮含量随着硫酸铵比例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U0 S10 处理比CK和U10 S0 处理分别提高了30.56 %~63.68 %和13.22 %~38.43 %;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为:U8 S2 > U6 S4 > U0 S10,但除苗期以外其他生育期添加硫酸铵的处理都仍高于U10 S0 处理;③ 所有的施肥处理蛋白酶活性都高于对照,并且随着玉米的不断生长和硫酸铵比例的增加蛋白酶活性逐渐增强,U0 S10 处理在玉米各生育期都高于U10 S0 处理,提高了 10.54 %~100 %;各施肥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范围为 0.04~0.24 mg·(g·24 h)-1,并在所有生育期U0 S10 处理都显著高于 U10 S0 和CK处理,分别提高了20.32 %~99.16 %、24.31 %~79.33 %;④ 所有施肥处理的玉米根际细菌和真菌物种丰富度都低于 CK 处理,U10 S0 处理仅低于CK,硫酸铵替代尿素的3个处理细菌群落物种多样性趋势为:U8 S2 > U0 S10 > U6 S4,真菌为:U6 S4 > U8 S2 > U0 S10 ;⑤ U0 S10 和U10 S0 处理玉米植株干重最大,分别比 CK 处理提高了39.47 %和36.16 %,U0 S10 处理高于U10 S0 处理但差异不显著;Pearson 模型表明相关环境变量对土壤根际真菌和细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有一定影响,其中pH值和土壤碱解氮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最主要因素.综上,在石灰性褐土的玉米种植中,以一定比例硫酸铵替代尿素比单施尿素更能提高土壤养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并且有更大的产出.  相似文献   
69.
在生态系统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共同暴露已然不可避免,目前关于二者复合污染的研究多集中于农作物,而对超富集植物的研究仍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探究了微塑料、重金属镉和二者复合效应对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和叶芽鼠耳芥生长特性和镉富集的影响.选取东南景天和叶芽鼠耳芥为试验对象,通过水培试验揭示聚苯乙烯微塑料(mPS,0、100、500 mg·L-1)与重金属镉(Cd,0、50、200、500、1000μmol·L-1)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对两种植物生长(生物量、根长、株高)和镉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微塑料处理下,微塑料对东南景天和叶芽鼠耳芥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当微塑料浓度为500 mg·L-1时,东南景天地上部和根部、叶芽鼠耳芥地上部和根部鲜重较对照组分别增长了25.4%、143.1%、160.6%和127.1%,东南景天和叶芽鼠耳芥的根长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了21.6%和42.3%;单一镉胁迫下,东南景天和叶芽鼠耳芥的生长被抑制,且随着培养液中镉浓度的增加,植株体内的镉含量不断增加;微塑料-镉复合试验(镉浓度200μmol·L  相似文献   
70.
刘娜  张少斌  郭欣宇  宁瑞艳 《环境科学》2023,44(4):2265-2274
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集约化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问题,如土壤酸化和镉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小麦是中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对镉有较强的积累能力.探明小麦籽粒镉含量的影响因素对保障小麦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小麦籽粒镉含量的影响因素还缺乏全面和定量的分析.对近10年发表的56篇相关论文进行Meta分析和决策树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点中镉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比例为52.6%,小麦籽粒镉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10 mg·kg-1,GB 2762-2017)的比例为64.1%.土壤理化性质中,pH、有机质、有效磷和土壤全镉含量是影响小麦籽粒镉含量的重要因素.土壤的pH≤5.5和5.5-1≤土壤有机质含量<30 g·kg-1时,小麦籽粒镉含量超标率最高,为61.0%.农田土壤的pH≥7.1且全镉含量<1.60 mg·kg-1时有利于小麦安全生产.不同小麦品种籽粒镉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