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为完善《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标准,解决可能存在的按照试行标准监测工况得到的结果与实际5G基站电磁辐射值不一致的问题,对5G基站电磁辐射原理与5G业务流量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用实验验证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监测工况(即5G业务流量模型)对5G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5G业务流量模型的监测工况定义,并建议以标准实施细则的方式予以施行。  相似文献   
52.
双酚A(Bisphenol A)、壬基酚(Nonylphenol)和辛基酚(Octylphenol)是环境中常见的几种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由于这类物质在实际样品中含量通常较低(ng.L-1级),样品基体对测定可能会有一定的干扰,因此准确测定时往往需要对样品进行萃取、净化和浓缩等前处理.固相萃取因具有易于操作、适用性广、  相似文献   
53.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宁波市城市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宁波市城市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在建立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指数(UEQI)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首先由不同等级指标值线性拟合得到的标准化函数进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然后根据变异系数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对宁波市9个评价区的城市生态系统质量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表明,2006年宁波市城市生态系统质量属于一般水平(UEQI=64),其中宁海县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最高(UEQI=70),其次为余姚市(UEQI=69)、奉化市(UEQI=68)、主城区(UEQI=67)、北仑区(UEQI=65)、镇海区(UEQI=62)、慈溪市(UEQI=61)和象山市(UEQI=59),而鄞州区的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最差(UEQI=53)。  相似文献   
54.
55.
遥感数据结合Biome-BGC模型估算黄淮海地区生态系统生产力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胡波  孙睿  陈永俊  冯丽超  孙亮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061-2071
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和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作为表征植被活动的关键变量,在全球变化研究及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Biome-BGC是一个模拟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中的能量、水、碳、氮的流动和存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论文利用2004年时间序列MODIS LAI遥感产品和气象数据,对黄淮海地区的NEP和NPP进行了模拟估算,由于Biome-BGC模型没有农作物生理生态参数,农作物模拟通过修改草地生理生态参数,并在增加施肥、灌溉和收割代码基础上实现。结果表明,2004年黄淮海地区NEP、NPP呈现南部大于北部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植被类型平均NEP和NPP大小顺序分别为: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农作物>灌木>草地、混交林>农作物>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木>草地;与观测数据、MODIS NPP产品和统计数据进行对比,表明Biome-BGC模型可较好用于区域植被生产力的模拟,农作物模拟结果与统计数据的决定系数达到0.612 3,且模拟得到的黄淮海地区农作物NPP比MODIS NPP产品更接近统计值。  相似文献   
56.
以宁波市甬江流域为例,以GIS技术辅助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在ARCGIS90的环境中,完成了流域水系概化、水质评价,并利用GIS的叠置技术,建立功能区划水域-入河排污口-陆上汇流区的对应关系。根据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通过建立污染源-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然后利用GIS技术对甬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数字地形分析,得到甬江流域的模拟河网和流域汇水图,构筑了水污染控制单元,作为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的基本工作区域。最后利用GIS的可视化表达进行辅助决策,确定各水环境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结合排污状况(包括工业、农业、生活)的分析,得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总量控制方案和对策措施。甬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实践表明,在规划过程中,GIS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为数据管理、空间图形表达和空间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工作平台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7.
水体中藻类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藻类对水体的危害;近几年国内外藻类控制方法的研究近况;提出了一些今后在藻类控制芳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以宁波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通过入户调查的形式,了解农户对当前生活污水治理的认知、支持、配合以及支付意愿;通过村镇干部访谈,考察其所在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现状、面向农户的政策实施情况及政策的宣传力度,挖掘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动力和阻力;通过三大示范工程的跟踪调查,总结经验,探寻当前农村治污项目实施前期、中期、后期以及运行维护阶段制约的瓶颈因素,为后续工程的方案修订、实施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宁波市环境空气中VOCs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基于近7年来的连续监测数据,对宁波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在宁波市环境空气中检测出94种VOCs,其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芳烃、烯烃、卤代烃、卤代芳烃、含氧有机物等,有37种属有毒有害物质,其中苯系物含量最高;宁波市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程度与国内外城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近年来的污染状况变化不大,没有明显恶化;空间分布特征显示一类保护区VOCs的排放以天然源为主,二类各功能区VOCs的排放由天然源和局部人为污染源共同形成,三类区以工业污染源排放为主;时间变化趋势显示VOCs在冬季和春季的平均浓度比其他季节高,VOCs的日变化基本呈现2个主浓度峰值特征,跟城市交通流量变化具有很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60.
通过典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PM10滤纸(结合气固相分配模拟)和传统大流量大气采样仪的比对试验,探讨了基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PM10滤纸的新型大气二英监测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基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PM10滤纸的大气固相二英毒性当量浓度和指纹特征与传统大流量大气监测技术的监测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基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PM10滤纸气固相分配模拟(利用Harner-Bidleman模型)的大气二英毒性当量浓度和指纹特征与传统大流量大气监测技术的监测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与传统大流量大气监测技术相比,基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PM10滤纸的新型大气二英监测技术可以利用现有的大气自动监测网络和气固相分配模型,具有采样成本低、代表性强和易于普及等优点,适合不同区域尺度大气二英的长期同步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