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2018年常州市14个自动监测点位ρ(PM2.5),采用变异函数法和正交经验分解法(EOF)对其ρ(PM2.5)的空间变异性和逐日质量浓度序列的时空分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州市PM2.5高值均发生在11和1月,其次为2,4和5月,18:00后至次日上午时段PM2.5易出现峰值;ρ(PM2.5)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其在东西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程度要大于南北方向,随着站点之间空间距离的增加,各个站点局地污染分布因素的差异性逐渐增大;受市区重点污染源分布和气象条件影响,ρ(PM2.5)总体呈现沿东北向西南区域依次递减的分区特征,高值区位于常州市区中心偏北、偏东地区,低值区位于市区西南部区域,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2.
Fe2+活化过硫酸钠降解1,2-二氯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a2S2O8为氧化剂,柠檬酸螯合Fe2+为活化剂,对水中1,2-二氯苯进行处理。首先研究了Na2S2O8浓度、FeSO4浓度、柠檬酸浓度及初始pH值等因素对1,2-二氯苯降解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发现在Na2S2O8浓度14.28 mmol/L、FeSO4浓度7.14 mmol/L、柠檬酸浓度3.57 mmol/L、初始pH值3.0的条件,1,2-二氯苯降解率达到最大(99.28%)。进一步研究表明,柠檬酸螯合FeSO4活化Na2S2O8降解1,2-二氯苯的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为快速反应,第2阶段反应速度较慢并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83.
碳基材料对污水厂尾水和太湖水体中CDOM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颗粒活性炭、粉末活性炭和碳纳米管3种典型碳基材料来吸附太湖水和污水厂尾水中的有机物,考察碳基材料对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吸附特征。基于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提取出C1(腐殖酸类)、C2(色氨酸类蛋白)和C3(酪氨酸类蛋白)3个PARAFAC荧光组分。粉末活性炭和碳纳米管具有发达的中孔孔隙结构,对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颗粒活性炭微孔结构发达反而不利于吸附水中腐殖酸等大分子有机物。粉末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具有最高的吸附速率,对太湖水中荧光组分C1、C2和C3的吸附速率分别为0.278、0.358和0.359min-1,颗粒活性炭的吸附速率明显低于粉末活性炭和碳纳米管。研究结果揭示了水中复杂混合有机物的吸附特征,为吸附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4.
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数据中的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选择上海市和广州市作为代表性城市,研究了长三角和珠三角自2001年至2008年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上海市2002年前空气质量恶化,2002年后空气质量优化;广州市2004年前空气质量恶化,2004年后空气质量优化,较之上海变化趋势转折点存在2年的滞后。从季度变化看,上海市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广州市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表明,上海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现好转趋势,广州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现先恶化再好转的趋势,且经济发展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大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5.
86.
河流断面水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区域水环境整治方案的制定常常只是笼统地从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控制方面提出一些措施,实际工作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水质提升方案。以常州市扁担河桥断面为研究对象,在污染构成测算和削减目标计算的基础上,制定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水质提升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达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测算2012年扁担河桥断面需要削减氨氮为59.45t/a,通过水质提升方案的实施,形成削减能力氨氮64.2t/a。  相似文献   
87.
邵永康  黄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8):115-117,121
以某化工生产企业废水为例,介绍了水解酸化-厌氧-SBR工艺处理高浓度苯甲酸类生产废水的工程实例,该工程设计规模为70m^3/d,综合进水CODcr高达15000mg/L。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苯甲酸类废水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利用水解酸化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不仅有效地去除了77%的CODcr,还大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使BOD5/COD值由原水的0.33升高到O.54,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并使最终出水CODcr小于500mg/L,出水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8.
鸢尾和菖蒲不同器官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积累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琳  刘娜娜  达良俊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12):901-903,907
将鸢尾和菖蒲种植在椰丝基质上并放入富营养化的水塘中,实验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分别测定鸢尾和菖蒲的根、茎、叶不同器官中氮、磷的含量和植物种植期间生物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植物根、茎、叶对氮、磷的积累量有显著差异,叶是两种植物积累氮、磷的主要器官;叶中的氮、磷积累量在实验后期,即11月中下旬时达到峰值;菖蒲各器官氮、磷含量均高于鸢尾,但是单株鸢尾对氮、磷的积累量比菖蒲大.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常州市春季PM2.5中细菌群落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对PM2.5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研究.测序获得的有效序列数为600150,以97%的相似水平划分,各样品的OTUs为1890~6519,同时样本的Coverage指数较高,表明测序结果可以准确地代表样本中的空气细菌群落.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常州春季PM2.5中相对丰度> 1%的有11个细菌门、14个细菌纲和12个细菌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排名前3的优势细菌类群,占总基因丰度的80.88%.属水平优势细菌主要有拟甲色球藻属(Chroococcidiopsis,6.03%)、Rubellimicrobium(5.95%)、微囊藻属(Microcystis,4.86%)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3.16%),但在属水平上未能进行分类的基因序列比例高达81.11%.基于PM2.5中细菌群落组成进行来源分析,发现常州市春季PM2.5中细菌的环境来源多变,其主要环境源可能为淡水,其次是土壤、植物和人为源.利用冗余分析探讨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的关系,结果表明,NH4+、NO3-、O3、SO42-、OC、气压和CO是常州市春季PM2.5中细菌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同时不同环境因子对不同细菌类群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90.
环境审计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和关注.系统分析了当前环境审计的现状以及环境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中国实施环境审计的对策建议.建议包括加强审计立法和环境审计的人力资源建设、积极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和环境审计实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