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多溴联苯醚在电子废弃物拆卸地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社军  田密  罗勇  林镇  罗孝俊  麦碧娴 《环境科学》2010,31(12):3088-309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采自清远电子废弃物拆卸地水库钻孔沉积物中的多溴联苯(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进行了分析,调查其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PBDEs在所有的样品中均检出,含量为0.43~141 ng/g,平均为9.26 ng/g.PBDEs在下层(16 cm以下)沉积物中含量较低、变化很小(0.43~2.30 ng/g),但在上层沉积物中含量明显增加(2.90~141 ng/g),反映了当地电子废弃物拆卸活动的影响;3种工业源的PBDEs,即五溴、八溴和十溴PBDEs,表现出相似的垂向分布趋势,说明其来源的一致性.其中,十溴PBDEs是最主要的PBDEs,平均占所有PBDEs的79.6%,其次是五溴PBDEs(14.7%),而八溴PBDEs所占比例最低(5.69%).3种PBDEs的组成模式显示,它们与相应的工业品PBDEs组成都有一定差异,可能因其降解行为不同所致.一些PBDE的同族体组成在沉积钻孔的垂直变化也进一步说明高溴代PBDE在沉积物的埋藏期间可能发生了降解,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2.
植物促生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促生菌即PGPB不仅在农业生产中促进植物生长以及防治植物病害,还逐渐应用于环境保护方面。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就PGPB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PGPB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PGPB内生菌、生物防治型PGPB、PGPB的基因工程改良、PGPB剂型等。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3.
采用定位对比试验方法,连续2年按季节对比监测广州市南沙区沿海防护林(海岸防护林、河涌水网防护林、路网防护林)土壤与岸堤撂荒地土壤、土壤水分与林缘江水中K+、Na+、Mg、Cl-、SO42-、HCO3-、Pb、Cd的含量,研究海岸景观防护林群落对岸堤土壤盐分、重金属元素的生态修复作用。结果表明:①与林缘江水相比,防护林土壤水分中K+、Na+、Cl-、SO42-平均含量分别减小约66.2%、28.8%、34.9%、17.5%,有效地改善了土壤水体钠盐、钾盐的含量。②防护林群落土壤水、林缘江水中Pb与Cd的年均含量依次为:江水〉海岸防护林〉河涌水网防护林〉路网防护林;相对于林缘江水,防护林土壤水分中Pb、Cd平均含量分别减小约38.0%、68.2%。③相对于堤岸撂荒地土壤,防护林群落土壤中K+、Na+、Cl-、SO42-、HCO3-平均含量分别减小约66.5%、63.8%、63.9%、76.8%和11.2%;3种防护林群落间K+、Na+、Cl-、SO42-、HCO3-的含量差异显著,即路网防护林〉河涌水网防护林〉海岸防护林,且相对撂荒地土壤Cd的平均含量减小率分别达到72.8%、57.6%、77.5%,表现出显著的土壤化学生态修复效应。④3种防护林土壤的盐分离子含量在季节上、土壤层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土壤Pb、Cd含量在土层间的差异也不显著,、但在年内季节上的差异极显著。总体来看,海岸景观防护林能够有效缓解珠江口土壤盐分和重金属的侵蚀,在沿海地区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4.
森林是稳固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因其能提供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而备受各国政府和学界的关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逐渐加快,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以广州市南沙区海岸景观防护林(也即河涌水网林、公路隔离林、海岸防风林)建设为例,主要研究了防护林的关键构建模式、林分群落结构等方面内容。结果显示,采用多层次的乔灌草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本土树种为主,搭配部分优良的引进树种,采取适合的营林措施,可构建出具有一定防护功能的人工林群落。广州南沙防护林建设是珠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一个缩影和代表,为我国南方城市森林建设理论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破解城市化危机,创建宜居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应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集中程度,经济发展规模,环境污染模式,针对具体的水分、气候和土壤等要素,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制定合适的森林构建模式,并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的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75.
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闽楠(Phoebe bournei)檀香(Santalum album)、铁刀木(Cassia siamea)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6种珍贵树种苗木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降温过程中苗木相对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低温胁迫对这6种苗木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珍贵树种耐寒能力进行了评价,以期了解这几种植物的抗寒能力差异及低温对其光合能力的影响,为扩大引种和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胁迫下6种珍贵树种苗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格木、降香黄檀、闽楠、檀香、铁刀木净光合效率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非气孔因素抑制,而樟树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来源于气孔限制因素。闽楠、檀香和樟树水分利用效率(WUE)呈上升趋势,而格木与降香黄檀WUE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闽楠、檀香和樟树能较好地协调碳同化和水分耗散。低温胁迫下6种珍贵树种Fm均有所下降,表明低温可对珍贵树种苗木叶片PSII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潜力产生明显的抑制,致使珍贵树种PSII的光能转换效率降低。降香黄檀、闽楠、檀香、铁刀木和樟树经历2次低温胁迫后qP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表明珍贵树种PSII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在2次低温胁迫间格木、降香黄檀、闽楠和铁刀木qN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珍贵树种具有过剩光能耗散机制,保护光合机构免受破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n与Gs、Tr、Fv/Fm、qP、qN、ETR和Fm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表明Gs、Tr、Fv/Fm、qP、qN、ETR和Fm均可作为衡量植物光合能力的参数。隶属函数法分析结果表明,6种珍贵树种抗寒能力依次为格木〉樟树〉闽楠=檀香=铁刀木〉降香黄檀。总之,?  相似文献   
76.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报道了海南东寨港三个不同生境红树林(裸滩、人工红树林和天然红树林)土壤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对它们的现存量、群落多样性、优势度以及区系相似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原生动物的现存量与土壤pH值、含水量和盐度均有相关关系,但含水量的意义最大,pH值其次,盐度最小.与土壤总氮、总磷、有机质和SO4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钾呈显著负相关;5个因子中,总磷对原生动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SO42-和总氮,再次是有机质,总钾的影响最小.原生动物的群落多样性指数由低到高为裸滩<人工红树林<天然红树林.区系相似性系数最大为人工红树林与天然红树林,最小为裸滩与天然红树林.  相似文献   
77.
近几十年来,虽然环境保护的研究和宣传已得到加强,环境保护法和有关国际协定也不断产生,但并没能够成功阻止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衰退。人们已经认识到,仅仅依靠单纯的工艺技术、学术研究和社会政策不能彻底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生物系统过程、人类活动、社会制度、国家政策、伦理及法律的综合复杂产物。这一认识刺激了交叉学科如生态经济、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环境伦理学等的发展。  生态系统健康学则是最近发展的又一新领域。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健康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  相似文献   
78.
化工废水对红树林湿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化工废水排放对红树林湿地中植物、水体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工废水的流入加重了近排污口红树林湿地的水体有机污染,由于水体自净和红树林湿地净化作用,远排污口红树林湿地的水体有机污染则明显减轻;化工废水中的重金属大多沉积于排污口附近底泥中,流经红树林湿地时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已大大降低;2)化工废水没有改变红树林土壤的质地,但降低了其pH值;红树林土壤对化工废水中的重金属吸附积累能力较强,可作为重金属的沉积地;3)化工废水的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不良影响;红树林植物可吸收化工废水中的营养元素而为自身利用,重金属元素被红树林植物吸收后大多积累在根部;重金属从根部运送到茎、叶的迁移率大致为Cu>Zn>Cd>Pb;4)研究认为利用红树林湿地处理化工废水时应进行废水的预处理,以免对红树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9.
无瓣海桑海滩人工林的生态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内的5年生无瓣海桑海滩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样方调查和采样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无瓣海桑人工林的营造对土壤和红树树种等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无瓣海桑人工林的营造。使林下土壤的结构组成得到改良.含盐量升高。pH值降低.有机质和全N.P,K含量增大。无瓣海桑人工林还促进了乡土红树树种的生长和天然更新.同时加快了陆地向海洋的拓展。经比对.无瓣海桑人工林的生态影响较14年生秋茄人工林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0.
滨海沙地木麻黄林生态系统的凋落物及其热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位研究的方法,在福建惠安赤湖防护林场定期收集木麻黄林分的凋落物,开展凋落物的归还量和热值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林凋落物年归还量为14.17thm^-2 a^-1,小枝占总归还量的72.19%,其他各组分占27.81%.凋落物灰分含量:小枝4.39%~5.65%,枝条3.52%~5.65%,球果2.63%~4.23%;凋落物干重热值为:小枝20.51~21.68kJ/g,枝条19.63~20.21kJ/g,球果18.27~20.63kJ/g;凋落物去灰分热值为:小枝21.48~22.69kJ/g,枝条21.48~22.69kJ/g,球果18.91~21.49kJ/g.图1表8参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