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7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为开发一种简洁高效预测KPA值的方法,本文收集了包含多氯联苯(PCBs)、苯类(Benzenes)、多环芳香烃(PAHs)和杀虫剂(Pesticides)等,共95种污染物在聚氨酯泡沫塑料(PUF)与空气中分配系数(KPA)的实验值,基于理论线性溶解能关系(TLSER),运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MLR)构建了预测KPA值的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adj2为0.901,外部验证系数Qext2为0.748.TLSER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可以预测应用域内POPs在PUF和空气之间的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22.
接种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AAO-BCO)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污泥,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AAO-SBR)系统,重点考察了乙酸盐和丙酸盐配比(1:0,2:1,1:1,1:2和0:1)对反硝化除磷效率的影响,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不同配比下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工况下,AAO-SBR系统均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去除和反硝化除磷能力.而当乙酸钠/丙酸钠=1:0时,厌氧阶段在高效利用COD(87.63%)的同时完成聚-β-羟基烷酸(PHAs)的合成(174mgCOD/gMLSS),释磷量高达31.22mg/L;缺氧阶段PO43--P的去除(74%)伴随着NO3--N反硝化(90%),PHAs利用率为72.4%,实现了氮磷的高效去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碳源配比影响了微生物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1%~76%)、绿弯菌门(Chloroflexi,1%~26%)、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31%)等占据绝大比例,而乙酸钠、丙酸钠共存时,微生物的多样性较好.当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系统中聚磷菌(PAOs,21.364%)在与聚糖菌(GAOs,2.317%)的竞争中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23.
广玉兰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抑制作用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前期研究发现的可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广玉兰正己烷和正丁醇提取物,对其抑藻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发现,经广玉兰提取物处理后,藻细胞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后降;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强,最高值达到对照组的7~8倍.同时,藻细胞的超微结构也相应地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细胞变形,质膜皱缩甚至断裂...  相似文献   
124.
厌氧氨氧化相比于传统脱氮工艺具有脱氮负荷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少,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厌氧氨氧化菌的倍增速度极为缓慢,对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大规模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相关研究表明,控制合理的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接种污泥和反应器,对厌氧氨氧化的快速启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针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缓慢的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探讨了基质浓度源、有机碳源、上升流速等多种控制因素对厌氧氨氧化工艺启动的影响,并介绍了厌氧氨氧化快速启动的接种污泥和常用反应器,以期为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的快速启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5.
126.
运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以及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的三维荧光光谱(EEM-PARAFAC)技术,对周村水库秋末同温混合初期的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周村水库沉积物间隙水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无明显特征峰,吸收系数的变异系数在50%~330%之间,表明其性质在不同深度上存在差异;E2/E3、E3/E4随深度增加,说明富里酸所占DOM的比例随沉积物深度增加而升高;三维荧光光谱中分离了4个组分,分别为类富里酸(C1、C2)、类蛋白(C3)和类腐殖酸(C4);类蛋白(C3)与类腐殖酸(C4)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R=0.905);DOM总荧光强度以及各组分荧光强度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但DOM中腐殖质所占比例随深度逐渐增加,各样点间各荧光组分的荧光强度与组分比例差异显著;水库沉积物间隙水的高FI(1.8~2.0)和BIX(>1.0),以及低HIX(<4.0)的荧光特征指数,说明不同深度DOM的腐殖化程度低,均来源于微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127.
128.
CTMAB/TiO_2表面修饰膨胀珍珠岩光催化降解水中对硝基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或TiO2对膨胀珍珠岩(EP)进行表面修饰,获得不同表面修饰膨胀珍珠岩(CTMAB-EP,TiO2/CTMAB-EP,TiO2-EP和EP),研究其对水中对硝基苯酚的去除效果、吸附降解动力学以及最适条件.结果表明:膨胀珍珠岩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去除能力很小,对其用CTMAB进行表面修饰或负载TiO2均可显著提高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同时负载CTMAB和TiO2的膨胀珍珠岩对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最高;环境修复材料用量、振荡时间、初始ρ(对硝基苯酚)和pH等对去除效果有一定影响.膨胀珍珠岩上负载的TiO2对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受pH的影响不大,表面活性剂CTMAB在pH为8时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较强,pH为8时修复材料对对硝基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9.
A-P值法是进行区域大气总量控制的一种常用的方法。由于模型的缺陷,其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允许排放状况。本文基于这一原因,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分担率"概念,分析了污染源的有效贡献,并用于实例研究,使得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30.
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污水处理新技术,其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MBR的工艺特点,概述了在我国MBR技术在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进程,指出了未来MBR技术研究的挑战和工业应用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