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335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101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 PFCs)作为一种新兴有机污染物,因其环境持久性及生物富集性,对生态环境健康存在潜在风险。鉴于实验测定PFCs生物富集作用的局限性,为实现对PFCs生物富集因子(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的合理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基于前人报道的log BCF实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PFCs对鱼类肝脏生物富集作用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QSAR)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全面验证与评估及机理解释。结果表明,所建QSAR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02)、内部验证指标(QLOO2=0.852)、外部验证指标(QF12=0.855、QF22=0.850、QF32=0.814)等统计参数均符合建模标准,模型具备良...  相似文献   
602.
综述了城市污水污泥制备含碳吸附剂的影响因素,产品吸附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指出了污泥含碳吸附剂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03.
通过对各种因素(FeSO4投加量,pH值(酸),pH值(碱),曝气时间)的分析以及实验摸索,发现还原法对刨花板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可作为生物法处理的预处理过程,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各因素间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604.
膨润土的改性方法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介绍了膨润土的结构和基本性质,重点探讨了膨润土的改性方法、改性机理及改性膨润土在废水处理和放射性物质处置中的应用,指出目前膨润土在环境应用中存的问题并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5.
基于瓦斯燃烧的余热利用,对煤矸石进行高频率的干湿/冷热交替处理,加速煤矸石结构风化粉化,提升风化产物的保墒-透气-蓄肥等土壤学性能。结果表明煤矸石在50℃下经30次干湿/冷热交替后粒径显著下降,粗砂(5~10 mm)比例下降43%,细砂(<1 mm)含量上升35%,持水率可达12.78%,达到砂土持水标准,持水率、微粒含量、毛管孔隙度与循环次数呈正比;颗粒粉化主要受矿物溶出产生溶蚀裂隙、矿物重构并干燥产生盐结晶强化裂隙涨裂,以及黏土矿物的不均匀性膨胀/收缩的影响;风化产物种植紫花苜蓿,发芽率在80%以上,发芽时间、茎长等优于低扰动样品。本研究结果可为瓦斯与煤矸石的能源化、资源化协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6.
温度波动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高温厌氧消化工艺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吴满昌  孙可伟 《环境科学》2006,27(4):805-809
模拟由于加热失败导致温度从55℃突降到20℃(室温左右),且在20℃时持续时间分别为1h、5h、12h和24h,对高温厌氧消化处理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工艺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温度突降以及恢复所需时间均在2h以内.正常状态下有机负荷为8.0g·(L·d)-1,停留时间为15d.结果表明,温度突降后,产气量几乎降为0,总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乙酸、丙酸含量快速积累,pH值也随之下降.但系统较高的缓冲能力使得pH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并不影响反应器的运行.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产甲烷菌等微生物的衰减上升,导致其产甲烷恢复时间延长.高温条件下温度波动不但影响产甲烷过程而且影响水解和发酵过程.但整个反应在温度突降后可以恢复,说明厌氧高温微生物对温度变化具有较好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607.
608.
5 A分子筛气相色谱法测定痕量 CFC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5A分子筛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气体样品中的CFC12,介绍了填充柱的制备方法。方法线性良好,用峰高定量略优于用峰面积,检出限为27μg/m^3(进样体积以1 mL计),标准样品测定的RSD≤6.7%,加标回收率为92.3%~103%。  相似文献   
609.
对化工过程进行在线监测与动态风险预警是降低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时序预测与模糊数学定量风险评估相结合的预警方法。针对化工过程数据的动态性、时序性、非线性强,且预测周期短等问题,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模型结合形成深度学习时序预测模型,实现过程参数108 min的超前预测。将该方法应用于合成氨过程,对温度、压力、流量、氢氮比等6个风险参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及均方根误差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同时利用三角模糊数对时序预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得到时序风险变化曲线,实现了化工过程风险预警。研究对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现过程控制和风险预警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实现化工过程的超前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0.
通过统计2007年和2020年陇川县甘蔗种植区土壤pH值数据,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蔗区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20年蔗区土壤总体呈快速酸化趋势,pH值下降了0.38个单位,降幅达7.54%,与非甘蔗种植区相比,显著下降了1.03个单位。研究区中部和西南部土壤pH值下降显著,在土壤类型上红壤、水稻土和赤红壤的pH值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0.94%、9.98%和3.83%。在成土母质上第四纪冲积物土壤pH值降幅最大,达0.52个单位。蔗区土壤pH值时空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人为因素对土壤pH值的变化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