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00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90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11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氟污染对土壤胶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土壤黏粒悬浮液中加入氟,研究了氟污染对1种水稻土和2种红壤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污染使土壤黏粒的稳定性增强,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土壤中增加氟,对土壤胶体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现为红壤大于水稻土;氟污染使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机理是土壤胶体对氟的配位吸附放出羟基而使溶液的pH值升高,增大了胶体负电荷间的静电排斥力,土壤胶体趋向稳定.表明氟污染不利于土粒聚沉,且使其他污染物质易从土壤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源.  相似文献   
682.
中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基准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对我国目前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评价情况进行了综述,根据全国已报道蔬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探讨了蔬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蔬菜种类和品种中重金属的积累差异,并在已有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指标基础上,对蔬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基准值进行了讨论,尤其对我国各地区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指标值进行了统一的限定,可为制订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3.
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营养关系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系分泌物(root exudates, RE)主要有粘胶、外酶、有机酸、糖、酚及各种氨基酸。不同营养基因型的植物, RE组分明显不同。存在养分和环境胁迫时,植物通过增加粘胶、酶及某些有机酸的分泌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RE也是植物改善根际营养环境的重要手段。RE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促进矿物风化,提高土壤CEC,影响土壤pH、土壤矿物表面吸附性能及土壤生物学性质。RE还在活化根际土壤养分,促进植物对养分吸收起主要作用。今后RE的研究应注重RE研究方法的完善,拓展研究领域,并加强与各学科的联合。  相似文献   
684.
通过调查试验,拟订了浙北土壤有效磷的农学-环境综合分级指标体系。按照不施磷对照处理产量占施磷肥处理产量的相对比例大小和土壤磷素发生明显流失时的土壤磷状况,把土壤有效磷由低至高分为低、较低、中、较高、高和环境危险等6级。其中,水稻生产的土壤有效磷分级标准依次为〈6、6~10、10~15、15~20、20~50和〉50mg·kg-1;蔬菜生产的土壤有效磷分级标准依次为〈10、10~20、20~28、28~40、40~50和〉50mg·kg^-1。提出了不同磷素状况的土壤管理看法:对当土壤有效磷超过15mg·kg^-1的水稻田或有效磷超过28mg·kg^-1的蔬菜地可实施"减量、隔年施磷"的施肥方法;当水稻田土壤有效磷超过20mg·kg^-1或蔬菜地土壤有效磷超过40mg·kg^-1时,应实施动态优化施磷方法,即减少磷肥施用量,保持施磷量相当或略高于作物吸磷量即可。在施用有机肥或长期施用一定量化学磷肥的条件下,可以不施用磷肥或少施用磷肥,充分发挥磷肥的后效特性。  相似文献   
685.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有助于发挥建设用地的最大效益,关系整个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栅格尺度评价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同时针对中心城区的特点侧重于经济适宜性,并结合GIS技术,实现基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方案。结果表明:侧重经济适宜性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杭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的决策依据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确定未来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并且布局方案相对紧凑,能有效引导城市紧凑化发展,抑制城市沿主干道蔓延式开发。另外,基于适宜性评价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布局方式,较难体现邻域动态影响、局部规则的交互作用以及不同主体城市开发决策行为所导致的空间格局,可能导致布局结果与城市实际发展情况的偏离,对此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86.
满江红干体对锌离子的生物吸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满江红干体为生物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对废水中Zn2+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满江红干体对Zn2+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前5 min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吸附量的62.9%,30 min达到吸附平衡;初始pH值对Zn2+的吸附有显著的影响,最适pH值为6;随着干体量的增加,吸附率逐渐提高而吸附量则降低;随着Zn2+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率逐渐降低而吸附量则提高。满江红干体对Zn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最大吸附容量达57.5 mg/g。5次吸附解吸循环实验数据表明,重复次数和再生处理对满江红干体的吸附能力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满江红干体在处理含Zn2+废水中的重复使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7.
在综合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案例,对其近年来的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①2000-2007年广州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不断上涨,但与GDP的比值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处于下降态势;②这7年间不同土地类型生态服务价值增长量最大的是城市绿地,耕地、城镇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则呈现出负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688.
甲磺隆在土壤腐殖物质中结合残留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中14 C 甲磺隆的可提取态残留物随时间延长不断降低 ,而其结合态残留率第 2 8天达最高 .14 C 甲磺隆结合态残留物在土壤腐殖物质中的分布是 :富啡酸 胡敏素 >胡敏酸 .在处理最初 2 8天 ,富啡酸中14 C 甲磺隆结合态残留物不断增大 ,随后减少 ;胡敏素中的结合态残留量在 2 8— 2 2 4天变化不大 .14 C残留物在不同土壤之间的结合及其分布都是有差异的 ,与土壤pH值、粘粒矿物类型等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