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絮凝法预处理酵母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酵母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针对酵母废水处理工艺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酵母废水COD浓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提出在对酵母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前进行絮凝沉淀预处理工艺,研究了工艺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絮凝剂选择氯化铁,投加量为8g/L,pH值为7.5,搅拌速度及时间为300r/min1min,80r/min20min,沉降时间为30min时COD去除率在35%左右;絮凝出水BOD5/COD值明显提高,从0.28上升为0.44,有效地提高酵母废水的生化性,有利于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累托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对其进行锂盐改性、造粒及微波活化研究,通过吸附亚甲基蓝比较其处理效果,并对其在水中的填充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锂累托石吸附性能好,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97%以上,吸附平衡时间短,仅5 min,是原累托石的1.64倍;为解决固液分离而进行的造粒,堵塞了空隙,降低了吸附性能,采用功率为500 W,辐照时间为10 min的微波对颗粒进行活化后,孔径数量及大小增加,吸附性能提高,锂累托石颗粒散装于容器中需要搅拌,或采用网状框架装置将其束缚固定于水中,便于回收与再生。  相似文献   
13.
吸附-絮凝法处理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附-絮凝法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进行处理,优化了累托石吸附处理亚甲基蓝的条件,探讨了4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吸附-絮凝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累托石用量0.1 g,振荡速度200 r/min,pH=12,吸附时间60 min,0.1%阴离子型絮凝剂NX-A7用量3 m L为最佳处理条件,此时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到97.1%,比单一吸附去除效率高17.3%。加入絮凝剂后不仅易于固液分离,亚甲基蓝去除率也大大提高。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吸附-絮凝法比单吸附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徐睿  杨威  杨哲  成倩兰  顾丽婷  郭盛 《环境工程》2020,38(2):48-54,47
通过浸渍加焙烧制备出膨胀石墨(EG)负载CuO复合材料(CuO/EG),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将复合材料用于活化过硫酸盐(过氧单磺酸钾,PMS)降解盐酸四环素(TC),在焙烧温度为500℃,负载量为1:4,催化剂投加量为0.2 g/L,PMS投加量为0.2 g/L的条件下,CuO/EG/PMS体系在20 min内即可将TC完全降解。同时,研究发现该复合催化体系在较广pH范围(3~9)内,以及无机阴离子共存的条件下均保持高效的催化性能。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捕获实验表明,催化降解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SO4-·。此外,CuO/EG/PMS体系对于染料罗丹明B和酸性红G同样具有优异的降解效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粒度分析、砂光薄片及XRD鉴定等方法,对湖北某金铜股份有限公司不同粒级尾砂组成、主要矿物特征及其综合利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尾砂还是进入尾矿库的压滤尾砂中,主要有用和有害元素含量都相近,有用元素Au、Cu、S含量较低,没有回收利用价值,但TFe含量均为12%左右,其中磁铁矿约8%,有潜在的回收利用价值;全尾砂和压滤尾砂中磁铁矿的崁布特征都与脉石连生,单体解离度随着粒径减小而增大,全尾砂中大于0.045mm粒级的磁铁矿单体解离度为84.35%,压滤尾砂中小于0.045mm粒级的磁铁矿单体解离度为92.31%;全尾砂中粒级大于0.045 mm的尾砂占50.8%,实际进入尾矿库的尾砂中粒级大于0.045mm的还有14%,存在加大充填比率综合利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以油菜秸秆为原料,均苯四甲酸酐为改性剂,四氧化三铁为磁性包裹材料,制备了磁性油菜秸秆吸附剂。研究了染料初始浓度、初始p H值、无机盐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时,在染料为自然p H值,吸附4 h后,改性吸附剂对亚甲基蓝和碱性品红吸附量分别为450、320 mg/g。p H在2~10范围内时,吸附量随着p H值的增大而增加;p H10之后,吸附量保持不变。高浓度盐的存在对吸附无明显影响,但K+要大于Na+的影响。改性吸附剂对两种染料吸附动力学模拟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式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锂盐改性累托石。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孔容积(BET/BJH)等表征手段,分析了锂盐改性累托石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锂盐改性并未改变累托石的片层结构,但可使其层间距和孔容积明显增大。为了进一步探索累托石锂盐改性前后的性能变化及蒙脱石层的变化,测定了锂盐改性累托石的膨胀倍及胶质价。锂盐改性累托石的膨胀体积为77m L/g,远大于未改性的原累托石(13 m L/g),胶质价也由改性前的12 m L/3g增至198 m L/3g。锂盐改性累托石的吸附性能大大提高,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高达210.8 mg/g。  相似文献   
18.
采用软模板法,选取葡萄糖、蔗糖、木质素及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分别以P123,F127为单一模板剂和P123/F127为复合模板剂,通过控制盐酸体积、炭烧温度及时间等工艺条件,探究制备介孔碳材料的最佳条件,制备介孔碳材料用于处理含5%NaCl的亚甲基蓝模拟废水,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结果表明,选用间苯三酚/甲醛为碳源,质量比为1:3的P123/F127复合模板剂,0.15 mL的盐酸为催化剂,600℃的炭烧温度,3 h的炭烧时间,制备出的介孔碳材料最好,其对高盐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量为385.19 mg/g,是活性炭的1.83倍,并缩短了吸附平衡时间。  相似文献   
19.
以甘蔗渣为基质,环氧氯丙烷为改性剂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剂,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了其表面特征。研究了溶液初始p H值、染料浓度、吸附时间、盐浓度对刚果红(CR)染料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吸附剂对刚果红(CR)的最大吸附量为108.9 mg/g,为未改性吸附剂的2.1倍,吸附平衡时间为1.5 h;染料与吸附剂通过静电引力实现吸附,吸附平衡为Langmuir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当Na Cl的浓度低于0.8g/L时,对刚果红(CR)吸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以电解锰阳极泥为研究对象,将经过预处理的电解锰阳极泥经高温焙烧处理,然后采用醋酸铵溶液进行浸取试验,对焙烧处理前后和浸取后样品进行扫描电镜(SEM)表征分析,研究了焙烧后的电解锰阳极泥中的铅离子的浸出行为,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初步探讨了焙烧温度、醋酸铵浓度、液固比、浸取时间对阳极泥中铅离子浸出迁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经焙烧处理的电解锰阳极泥颗粒的微观结构是致密性晶体,而经高温焙烧处理的电解锰阳极泥颗粒则均形成网状结构,且经750℃焙烧的电解锰阳极泥颗粒网状空隙尺寸较650℃焙烧的稍大;浸取处理后的焙烧阳极泥微观结构变化不明显;未经焙烧处理的阳极泥中铅的浸出率低于9%,而经650℃和750℃焙烧的阳极泥的铅浸出率均可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