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5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蒸散发是整个水文循环中的关键环节,现有传统测量方法虽具有较高的点位精度,但空间代表性不足,无法满足大空间尺度的遥感估算。以半湿润区为主的江汉平原为研究区域,以遥感蒸散模型为核心手段,首次引入METRIC模型,探讨METRIC模型在江汉平原蒸散量估算中的适用性,并应用METRIC模型和SEBAL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遥感蒸散量反演,同时利用世界粮农组织(FAO)提供的P-M模型参考蒸散量计算公式,计算了气象站点当日参考蒸散量并进行估算误差对比。结果表明:(1)4日中蒸散量较小的3日METRIC模型估算误差较SEBAL模型更小,平均估算误差降低约9%,仅蒸散量较大的1日SEBAL模型较METRIC模型具有更高的估算精度,这表明蒸散量较小的时间段内,METRIC模型在江汉平原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估算误差较SEBAL模型更小,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而蒸散量较大的时间段内,SEBAL模型能够提供较METRIC模型更高的估算精度,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根据季节交替使用两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区域遥感蒸散量的估算精度;(2)不同蒸散量时两模型出现估算精度差异的最大影响因素为冷热像元即干湿边界的选取原则,SEBAL模型干湿边界的选取原则以水体作为湿边界,适合土壤蒸发量及植被散发量较小的干旱地区,而METRIC模型干湿边界的选取原则以湿润、温度较低的植被覆盖区域作为湿边界,增加了对植被散发的权重考虑,避免了高植被覆盖区域水分胁迫带来的精度影响,并以DEM数据对区域高程、地形坡度加以修正,可降低高程差所带来的"冷却效应",这些改进使该模型在蒸散量较小的时间段内取得了更高的估算精度;但蒸散量较大时,水体蒸散在总蒸散量中的权重大幅增加,降低了植被散发等对最终估算结果的影响程度,此时SEBAL模型以温度较低水体作为湿边界的选取原则使水体蒸散发在总蒸散量估算中占据更大的权重,相较METRIC模型在蒸散量较大时能够提供更高的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32.
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分析赣南地区农业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依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对该地区农业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的pH值为酸性,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50%,属于中等强度变异性,受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等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84 g/kg、1.17 g/kg、0.56 g/kg、19.11 g/kg;研究区三等养分土壤面积占48.79%,四等养分土壤面积占42.22%,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总体处于中等较缺乏状况;辖区梓山镇、黄麟乡、禾丰镇一带土壤养分评价等级较高,宜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特色农业,而贡江镇、罗坳镇、葛坳乡一带土壤养分评价等级较低,应适当控制氮磷肥的投入,确保钾肥的施用量,并强化该地区水土保持与监管工作。该研究结果可为于都县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贵州省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的主要生产区,煤矿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其中,贵州鬃岭煤矿区水环境已遭受严重的污染,威胁了周边生态环境。以贵州鬃岭煤矿区小流域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水污染来源进行探讨,并采用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沉积物污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流水体主要污染指标为TP、NH_3-N、COD_(Cr),在流域内无矿井的河道以Ⅰ类或Ⅱ类水为主,矿井集中河段为Ⅵ类水;研究区河流沉积物中Fe和Mn含量严重超标,水环境污染来源于农村面源污染、矿坑水和煤矸石堆场。该研究结果对煤矿区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区,采集了3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综合分析了沉积物中主微量元素含量、碳氮比(C/N)等地球化学指标,探讨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汞(Hg)含量的分布特征、来源以及环境因子对表层沉积物中汞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Hg含量的平均值为0.33μg/g,表现出潟湖口门和东寨港东岸周围表层沉积物中Hg含量高、东寨港南岸表层沉积物中Hg含量低的特征;(2)表层沉积物的物源为火成岩,表层沉积物中Hg含量与物源的化学风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且随着Na、Ca的风化流失,Hg也从表层沉积物中迁移释放;(3)表层沉积物中Hg含量与C/N比值具有相关关系,说明内源有机质增强了微生物活性,不利于表层沉积物中Hg的富集;(4)表层沉积物中可迁移释放的Hg,部分以吸附态赋存于沉积物中,影响吸附态Hg迁移行为的主要因素为pH值。  相似文献   
35.
单裂隙介质中水流和溶质运移特性问题是裂隙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基础,其水流和溶质运移规律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以Izbash和指数变化的地下水流速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变流速条件下单裂隙介质非达西流溶质运移模型,通过积分变换方法得到了模型的解析解,并模拟分析了非达西流和指数变化的地下水流速下裂隙介质中的溶质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变流速条件下,非达西参数n越大,则溶质运移速度越快;在非达西流作用下,地下水流速衰减指数λ越大,地下水流速衰减得也越快,溶质运移速度越慢;此外,随着渐进流速增大,对流作用增强,从而导致溶质穿透曲线(BTC)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该模拟结果不仅探讨了存在变流速、非达西流下裂隙介质中溶质运移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也为该条件下地下水污染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37.
38.
39.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被称为生物过滤器,对氮等污染物有截留净化功能。为研究汉江下游河水-地下水交互带氮的分布特征,本文设立了3个剖面和9口钻井,采集沉积物和地下水样品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样品采集期间交互带剖面1河水补给地下水,剖面2地下水补给河水,剖面3河水和地下水水位持平。交互带地下水pH整体上呈中性,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处于缺氧或厌氧的还原环境;地下水硝态氮0.02~0.22 mg/L,亚硝态氮小于0.02 mg/L,小于Ⅰ或Ⅱ类地下水氮的浓度限值;位于农田的1-2井氨氮1.93 mg/L,符合Ⅴ类地下水氨氮浓度限值,而其它8口井氨氮0.01~0.32 mg/L,小于Ⅲ类地下水氨氮浓度限值。交互带沉积物pH呈中性偏弱碱性,1-2钻井不同深度沉积物氨氮0.05~2.45 mg/kg,其它钻井沉积物氨氮0.03~0.34 mg/kg。这些结果表明农业氮肥是导致交互带高氨氮的主因,但是影响范围比较有限。此外,交互带中氨氮主要以交换态铵氮存在,溶解态氨氮占比较少。  相似文献   
40.
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频频发生,由事故引发的次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为了全面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地,对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鉴定评估与赔偿尤为必要.通过梳理分析CNKI(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中英文文献,概括了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赔偿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