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有害固体废物热解焦油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几种有害固体废物(皮橡胶,废电路板,医疗废物,废油漆,污泥)的热解实验,考察了不同工况下有害固体废弃物热解焦油的特性。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焦油产率的影响因素。物料特性、热解终温及加热方式,对有害固体废物热解焦油的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不同工况条件下,对热解焦油密度和热值进行了测定,热解焦油密度在0.75—0.95g/m1范围内,焦油热值在6.306—9.112kal/g之间,高于原始物料的热值。对不同工况下的热解焦油进行了族分分析,焦油中一般饱和烃和极性物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添加剂对垃圾飞灰熔融处理过程中二噁英分解特性的影响,选择碱性氧化物CaO和液体陶瓷(LC)2种添加剂,改变温度、气氛和熔融时间研究2种添加剂对二噁英分解率的影响.研究表明CaO对二噁英分解影响随气氛不同而改变,氧化气氛下,加入CaO使二噁英的分解率略微降低,而在还原气氛下则会使二噁英分解率升高.液体陶瓷添加剂对熔融过程二噁英分解有显著影响.1400℃时,随着LC添加比例由0增加到10%,二噁英分解率则从99.997%升高到100%.同时加入10%的LC可以使二噁英的完全分解温度由无添加剂时的1460℃降低至1100℃.  相似文献   
13.
采用DTG(热重/差热分析仪)和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鹤岗煤超细化煤粉进行燃烧试验,分析了粒径、氧气浓度、升温速率对NOx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鹤岗煤在氧气浓度为20%的燃烧条件下,NOx的析出均为单峰曲线;粒径对煤粉燃烧NOx释放有重要影响,超细化煤粉可以减少NOx的排放;在5、10、20 ℃/min升温条件下,随升温速率的增大NO和NO2的析出量也增加,并且NO的最大析出速率对应的温度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也提高;随着燃烧气氛氧气浓度的增高,NOx的析出量相应增加,并且NOx的最大析出速率对应温度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4.
烧结条件对焚烧飞灰烧结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垃圾焚烧飞灰在高温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烧结实验,考察烧结温度、时间及成型压力对烧结体理化性质(抗压强度、烧失量、体积变化率、密度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1 080~1 100 ℃范围时,烧结温度、时间、成型压力对烧结体各种理化性质的影响各不相同.烧结试体的抗压强度、烧失率、体积变化率和密度变化率随烧结温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且随烧结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抗压强度和密度变化率随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烧失率和体积变化率却随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污泥处理热干燥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外污泥热干燥工艺的现状和干燥设备的类型,阐述了热干燥方法,包括对撞流干燥、过热蒸汽干燥、燃气红外辐射干燥、间壁式热干燥和流化干燥等,及其在污泥干燥中的应用原理和发展。并分析了污泥干燥处理技术综合利用的几种途径和发展趋势,认为污泥热干燥技术拓展了污泥的处置手段,为污泥的安全、可靠利用与处理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环境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其中小流域面源污染已成为面源污染问题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的分析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有机垃圾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的中试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温(37℃)条件下,应用连续式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对有机垃圾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产气量及pH值变化在时间上可划分为酸化阶段、恢复阶段、稳定阶段及过饱和阶段.②经过酸化的过程后,pH值最低达到5.6左右;在恢复阶段反应器内pH值随TS浓度的增加而稳定在6.8~7.8之间,产气量及甲烷气体浓度均增加;③稳定阶段有机垃圾消化反应总体运行状况良好,第125d出现最大日产气量.为91.86 L·d-1,此时消化液TS浓度为14.78%,甲烷气体的浓度50%一55%左右,HRT为20d,生物降解率为65.28%.④超负荷阶段,TS浓度达到17.71%,氨氮浓度为3770 mg·L-1,抑制了产甲烷杆菌的代谢,发酵液的PH值持续下降到5.8左右,生物降解率也下降到48.25%.  相似文献   
18.
LC添加剂对垃圾焚烧飞灰熔融过程重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垃圾焚烧飞灰熔融处理可以实现对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控制.通过实验系统研究了熔融处理过程液体陶瓷添加剂对重金属迁移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400℃时加入液体陶瓷可以显著增加Cr、Pb和Zn的固化率,但却使Cd和Cu的固化率降低.当添加剂小于10%时Ni的固化率几乎不受影响.加入10%LC的结果表明,Cr、Zn的挥发主要在61min后进行;随着温度升高,Cr的固化率逐渐降低,其它金属变化不显著.结果表明LC添加剂对熔融过程重金属固化影响显著,而且LC对各种重金属的影响具有选择性,为了实现重金属良好固化,LC添加比例要适量,而且熔融时间不宜超过33min.  相似文献   
19.
矿物成分对超细化煤粉燃烧硫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魏砾宏  姜秀民  李爱民 《环境科学》2006,27(9):1722-1726
选用超细化鹤岗、铁法、准噶尔3种原煤、脱灰煤(HCl/HF脱灰),与分别添加MgO、CaO、Al2O3和Fe3O4矿物的脱灰煤制成试验样品.使用DTG(热重/差热分析仪)对不同样品进行燃烧实验,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烟气中SO2,设定气体流量为50mL/min,氧气体积分数为20%,升温速率为20℃/min,考察矿物成分对煤粉燃烧时硫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超细化3种煤的原煤样品燃烧过  相似文献   
20.
酸解微波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磊  李润东  李延吉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2339-2344
以秸秆为研究对象,比较微波酸化预处理作用下对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实验中研究甲烷产生速率、pH值、甲烷气体体积分数及生物降解率4个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微波酸化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有明显效果,累计产甲烷气量由未被预处理的186.1mL·g-1上升到 245.4~303.4 mL·g-1(以有机物质计),达到最大甲烷产生速率时间由原来的第12d,提前至4~11d不等,最大甲烷产生速率由原来的1411mL·g-1·d-1上升到 18.64~33.19 mL·g-1·d-1;②经过微波酸化预处理的甲烷体积分数由原来的52.1%提高至64.5%左右,其生物能范围也由未处理前的19.71 MJ·m-3提高至24.41 MJ·m-3,物料降解率由未预处理的44.1%,提高至64.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