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建立绿色化理念,在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增大社会经济效益,推动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2.
辽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辽宁省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指出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环境本身固有的生态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从而易于失去平衡的自然原因 ,但是更为主要的是历史和现实人为活动作用的结果。文章最后对辽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3.
长期施肥农田黑土微生物量碳、氮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明  白震  张威  丁雪丽  宋斗妍  朱俊丰  朱平 《生态环境》2007,16(5):1498-1503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农田黑土微生物量碳、氮(MBC、MBN)季节性特征,于不同月份采集单施化肥(NPK)、单倍有机肥(M)、双倍有机肥(M2)、单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NPK)和对照(CK)处理土样。结果表明:与其它处理相比,M2处理MBC、MBN季节性变化较小。MBC季节性变化规律为:4月(春耕前)各处理较高,其它月份较低,CK、NPK、MNPK的最低值出现在5月(出苗期),M和M2的最低值出现在7月(拔节期),8、9月(灌浆期和收获后)各处理略有回升。MBN变化规律为:4月NPK、M、MNPK较低,其它月份较高,4、8月CK较低,其它月份较高。所有月份各处理均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NPK、M、MNPK、M2均能提高MBC和MBN,其中M、MNPK、M2对MBC的提高达到显著水平(p<0.01),M对MBN的提高达到显著水平(p<0.01),其它处理未达到显著水平。另外,长期适量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及全氮的利用率。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基本理化指标相关性显著,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土壤质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4.
UV-C辐射增强对绿化树种膜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忠林  马溪平  张利红  王杰 《生态环境》2006,15(5):1014-1017
采用叶片试验法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C)胁迫对3种绿化树种叶片膜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V-C辐射处理使连翘ForsythiasuspensaVahl和垂柳Salixbabylonica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加,但使水蜡树FraxinuschinesisRoxb.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UV-C辐射处理增加连翘和垂柳叶片的SOD活性,而水蜡的SOD活性则表现为先升高随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辐射处理对水蜡树和垂柳POD活性影响不大,但使连翘POD活性先升高随后降低;辐射处理明显降低水蜡树和连翘的CAT活性,而垂柳的则先升高后降低。辐射处理导致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5.
针对纺织品中甲醛超量的问题,提出了降低多羟树脂中游离及释放甲醛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56.
多种微生物净化玉米淀粉工业废水的协同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微生物技术净化玉米淀粉废水,结果表明多种微生物的协同效应可使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净化后的废水COD值300mg/L以下,pH值7左右,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每吨废水还可生产出适于用作饲料添加剂的SCP1.646kg,更可将玉米淀粉废水变为生产蛋白质的资源。  相似文献   
57.
有机酸在修复Cd污染土壤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有机酸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采用有机酸处理均能促进试验植物蒲公英的生长.施加有机酸显著的改变了植株各部位镉含量.酒石酸抑制植株各部位对镉的吸收,说明酒石酸可减轻镉对植株的毒害作用.醋酸、EDTA、柠檬酸、乳酸、草酸均能促进植株地上部对镉的吸收作用,其作用次序为醋酸>EDTA>柠檬酸>乳酸>草酸.施加有机酸增强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提高植株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58.
为了探讨互花米草入侵对长江河口湿地CH4排放的影响以及入侵至不同潮位对CH4排放影响程度的差异及其可能机制,采用邻近互花米草与土著植物群落相配对的试验设计,在长江口东滩湿地的高潮滩和低潮滩各设置1条样线.结果表明,与土著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入侵显著增加了长江河口湿地的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微生物碳和氮含量.高潮滩互花米草群落年均CH4排放强度为(0.68±0.08)mg/(m2·h),显著高于芦苇群落(0.21±0.01)mg/(m2·h),低潮滩互花米草和海三棱藨草群落年均CH4排放速率分别为(8.31±0.50)和(3.93±0.18)mg/(m2·h),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此外,高潮滩互花米草与芦苇群落之间年均CH4排放强度的差异为(0.47±0.08)mg/(m2·h),显著低于低潮滩互花米草与海三棱藨草群落之间年均CH4排放强度的差异(4.37±0.48)mg/(m2·h).上述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通过改善CH4产生所需底物的质和量,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的量,从而显著增加了长江河口湿地CH4排放量.互花米草入侵至低潮滩增加的CH4排放量是互花米草入侵至高潮滩的10倍左右,表明互花米草入侵至长江河口湿地对CH4排放的影响程度可能会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互花米草入侵至更厌氧的土壤环境可能会对CH4排放的影响程度更大.本研究可为准确估算互花米草入侵对中国海岸带湿地CH4排放的影响程度,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海岸带湿地资源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9.
为探究北方山区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应用气象模式WRF耦合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本溪市2016年PM2.5空间分布特征、化学组分特征及主要污染源贡献情况进行分析.本溪市SO2、NOx、TSP的工业排放量分别达到5.2×104、4.1×104、16.1×104 t.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监测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模拟效果较好. 1月ρ(PM2.5)明显高于7月,空间分布均呈现"西高东低"态势,高值区出现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附近. 1月ρ(PM2.5)本地源贡献率表现为钢铁(35.7%)>供暖(12.5%)>居民(7.5%)>移动(5.2%)>秸秆(2.0%)>电力(0.4%);7月为钢铁(48.6%)>移动(9.2%)>建材(3.5%)>居民(2.8%)>电力(1.5%).受气候、地貌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影响,1月区域传输特征明显,外来源贡献为24%,高于7月的14%.另外,1月和7月本溪市PM2.5组分中二次粒子(SO42-、NO3-、NH4+)占比分别为29%和32%,碳组分(OC、EC)占比分别为43%和37%,碳气溶胶污染严重.研究显示,本溪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1月部分区域浓度超标主要是由于以钢铁行业为主的工业排放造成,加之本溪市1月以西北风为主且风力较大,市区位于西部低海拔地区,来自中部城市群的污染物在向东南方向传输过程中受到高海拔山区阻隔,从而形成污染物积聚效应.   相似文献   
60.
一株菲降解菌的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驯化和分离得到一株以菲为碳源的降解菌株W12,根据菌株形态和16S r DNA基因测序分析,该菌株鉴定为耳炎假单胞菌(Pseudomonas otitidis.).该菌株降解菲的最佳环境条件为:温度为30℃,p H值为7.0,摇床转速为170 r·min-1,接种量为10%,盐度为0.5%;菲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 mg·L-1培养96 h后,降解率为65.80%,且对菲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000 mg·L-1;加入蛋白胨和酵母膏后,降解率分别提高到75.65%和70.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