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以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微塑料为主要对象,研究电解质浓度,电解质类型及pH值等典型水环境因素对其沉降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水环境中PET微塑料的沉降随电解质浓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强,其悬液标准化浓度(C/C0)最低可降至0.64;同一类型电解质对水环境中PET微塑料沉降行为的影响程度相似,而与1-1型电解质(NaCl及KCl)相比,水环境中1-2型电解质(CaCl2及MgCl2)的存在能够显著促进PET微塑料的沉降;水环境中PET微塑料的沉降随pH值的增加而降低,随着pH值由10降至4,PET微塑料悬液的C/C0由最高0.98下降至最高0.76.一阶动力学沉降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水环境中PET微塑料的沉降行为.此外,DLVO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理论能够反映出PET微塑料沉降行为的变化趋势,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微塑料环境行为的认识程度,同时能够为评估微塑料环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丰县地区浅层地下水F-浓度超标,对农村居民饮水健康造成威胁。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结合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值分析等常规水化学方法和同位素水化学方法,探索研究区浅层高氟地下水的F-浓度分布特征和富集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F-浓度在0.21~5.52 mg/L之间,整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趋势。高氟地下水占75%,呈弱碱性环境,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SO4-Cl型。浅层地下水的F-富集主要受水岩交互作用控制,弱碱性环境提供的OH-促进F-解吸,萤石溶解、白云石和方解石沉淀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促进F-释放。此外,农业灌溉和工业污水排放等人为因素对浅层地下水F-浓度影响较大。蒸发浓缩作用和农业施肥仅影响部分地区F-的富集。  相似文献   
24.
许伊  杨士红  尤国祥  侯俊 《环境工程》2022,40(9):238-245+269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是污水处理系统内微生物聚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分及含量与微生物聚集体的结构、功能和表面特性息息相关。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系统综述了EPS在维持微生物聚集体结构组成、强化其功能活性中发挥的作用,进一步从EPS对微生物聚集体的传质性能、亲/疏水性、物化稳定性、流变性能和脱水性能的调控作用,探究了EPS影响微生物聚集体功能活性的行为机理,旨在为改善污水生物聚集体的聚集性能、提高泥水分离效率、强化水处理能力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