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太阳光/硫掺杂TiO2体系对双酚A的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太阳光和硫(S)掺杂TiO2体系对水中双酚A(BPA)的降解效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阳光/S掺杂TiO2体系对纯水中BPA的去除效能较太阳光/TiO2体系显著提高,30 min时的去除率分别为79%和49%,且两体系对BPA的降解过程均很好地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H2O2的投加量对两体系氧化BPA的性能均有显著的影响,但其最佳投加量不同(两体系的最佳H2O2浓度分别为20 mg/L和15 mg/L,太阳光/S掺杂TiO2比太阳光/TiO2体系高5 mg/L);较低的pH值有利于两体系中BPA的降解,pH为5.5时的反应速率常数比pH为8.5时高50%左右;腐殖酸会不同程度的降低两体系对BPA的降解速率,其影响均可以用二次方程来表示.此外,腐殖酸对太阳光/S掺杂TiO2体系的弱化作用要明显强于对太阳光/TiO2体系的,原因在于腐殖酸不仅会与BPA分子竞争.OH,而且会吸收部分可激发TiO2产生.OH的可见光.  相似文献   
42.
刘成  陈卫  李磊  盛誉 《环境科学》2009,30(6):1639-1643
利用烧杯试验研究了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MIEX)预处理对长江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能,以总溶解有机碳(DOC)、254 nm紫外吸收值(UV254)、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机物分级、紫外扫描以及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等指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长江水源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其含量占有机物总量的50%以上;MIEX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投加量为10 mL/L、接触时间为15 min时,DOC的去除率超过35%,相对分子质量和分级的测定结果表明,小分子亲水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导致了DOC去除效果的改善;从紫外扫描结果可看出,MIEX预处理对在190~250 nm波长时有强吸收的有机物去除效果非常明显,但对在高于250 nm波长处有吸收的有机物去除效果与混凝阶段的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43.
废弃线路板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BCR3态连续提取方法和Tessier 5步连续提取方法,对某废弃线路板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CR连续提取法对废弃线路板中重金属的提取率比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高.废弃线路板中Cu、Pb、Zn和Ni各形态分布差别很大.BCR和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结果均表明废弃线路板中Ni主要是以残渣态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小;而Pb和Zn主要以酸可提取态或者碳酸盐态和可交换态存在,在南方酸雨环境中容易溶出;BCR和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对Cu的活性评价不一致,但是由于废弃线路板中Cu总量高,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4.
鱼体内PAHs生物标志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艳 《上海环境科学》2010,29(4):157-160
多环芳烃进入水环境后,由于其较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在水中溶解的很少.主要在水底沉积物积累,而后又缓慢持续地向水体中释放,造成对水生生态环境低浓度、长时间的污染。鱼是水环境健康的重要指示生物,且鱼能快速降解多环芳烃,常作为评价水环境多环芳烃污染的重要指示生物。简单介绍了多环芳烃在鱼体内的代谢过程;从防御型生物标志物、损伤型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综述了几种鱼体内常用的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不同风等级扰动对贫富营养下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颜润润  逄勇  陈晓峰  赵伟  马俊 《环境科学》2008,29(10):2749-2753
为了探讨不同营养水平条件下动力扰动对微囊藻生长产生的影响,在实验室中模拟了不同风浪强度,分别测定了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速率.结果显示.贫营养下,对藻体有规律地施以一定的扰动有助于藻类的生长,扰动使得藻比增长率从0.1 d-1最大增加至0.3 d-1;约4.0 m/s风力最有利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弱扰动对藻类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强扰动对藻类生长限制作用更显著.富营养下,各风力等级下的扰动对铜绿微囊藻比增长率和最大现存量的影响均不明显,藻比增长率基本间于0.27~0.29 d-1.结果表明,水体中营养水平相差悬殊时,扰动所引起的营养物质重新分配相对于其他因子对藻生长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太湖目前的富营养化状况下,动力扰动对藻类生长的直接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6.
风浪扰动下的太湖悬浮物实验与模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逄勇  庄巍  韩涛  李一平  翟金波 《环境科学》2008,29(10):2743-2748
采用太湖湖区底泥,根据波浪水槽实验总结了各种扰动强度下太湖底泥的起动切应力.波浪水槽可以系统地模拟太湖常见的波浪强度.通过实验确定了太湖底泥的临界切应力为0.050 Pa,采用国外先进的FVCOM模型计算模拟了太湖流场和悬浮物分布并和太湖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较为合理,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由于目前太湖的野外监测资料存在较明显的时空不一致性.模型参数率定的精度受到了较大影响,太湖悬浮物与太湖底泥的内源释放以及水体的透明度有较大关系,因此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太湖的悬浮物规律对太湖的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以镇江内湖2004年4月21-22日、2004年8月18-19日两次野外大规模水文、水质及泥沙同步监测资料为基础,针对内湖与长江相通、潮汐作用明显的特征,对内湖水位、库容、流量、流速的基本变化规律,水质、泥沙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内湖水面面积与库容随潮位变化较大,枯季内湖最大潮差比洪季高0.39 m; 内湖流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潮汐影响强度,进出断面一般在低潮位后出现最大流速,在高潮位后出现最小值; 洪季内湖水质明显优于枯季,涨潮过程水质浓度下降,退潮浓度上升; 洪季内湖水体含沙量及全潮泥沙淤积总量大于枯季,但洪季水流的挟沙能力较强,泥沙淤积量占全潮总来沙量的百分比(27.8%)小于枯季(50%).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国内外生物淋滤技术在处理垃圾焚烧飞灰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从选用菌种和影响因素两方面作了详细描述.最后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生物淋滤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生物修复技术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类,并阐述了微生物生物降解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微生物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概况,采用图示法重点综述了原位处理技术和非原位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并列举了相应的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0.
全氟化合物的分布、累积及生态毒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已普遍存在,其在环境中的浓度增长迅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中PFCs的迁移转化规律决定其环境效应,是进行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目前关于PFCs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体及生物体内PFCs的分析检测,对其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介绍了PFCs研究现状,综述了PFCs在环境中的分布模式、生物体内的蓄积规律以及环境中PFCs的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也阐述了PFCs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PFCs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