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3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啤酒生产过程复杂,评价指标较为繁琐,很多啤酒企业在进行环境绩效考核时往往只能从定性的角度去评价,很大程度上不是很客观。本文针对啤酒生产过程,选取了资源消耗、"三废"排放、健康影响3个一级指标和耗粮、耗水等10个二级指标,建立了一套较为简单可行的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了基于AHP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案例分析。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能较为客观的反映啤酒生产的环境绩效表现。该模型简洁易行,为企业进行绩效考核和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2.
本文针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运营机制,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运营机制的创新进行了研究,从市场化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节能环保的发展、产业融合和结构合理化以及投融资机制的构建几个方面对创新工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由于其除磷的高效性及稳定性,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影响强化生物除磷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有很多,氨氮便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本文旨在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对比EBPR系统及颗粒化EBPR系统对不同浓度氨氮冲击负荷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化EBPR系统对氨氮的最大耐受浓度可达200 mg L-1甚至更高,较EBPR系统的氨氮耐受负荷高约10倍。  相似文献   
34.
吸附法是目前最经济有效去除水中微量污染物的方法之一。经强酸表面氧化法制备的碳纳米管溶胶具有稳定的高效吸附性能。采用静态吸附法,对水中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同步吸附去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溶胶对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具有很好的去除效能。这对微污染水的深度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36.
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对于自然环境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必须重视废气的处理工作。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通过多重措施对氮氧化物进行综合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危害,并实现废物利用的效果,通过比对发现碱液+活性炭+高锰酸钾的综合处理方式是最为有效的处理思路,可以实现最佳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在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问题不断关注的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污水排放实行限制,污水处理也成为热门话题。本文简要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监理问题,希望能为污水处理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8.
用社会声学调查方法研究居住区噪声烦恼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声环境频率特征有所改变的状况,选取杭州市10 个社区,对其声环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居住区环境噪声呈现较明显的低频特性.同时用社会声学调查方法,获得居住区居民对环境噪声的烦恼度数据.并使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这些数据,计算居住区噪声烦恼阈值.结果表明,1 类声功能区烦恼阈值与现行标准较为接近,而2、3、4 类声功能区的噪声烦恼阈值要比现行噪声标准限值偏低3~7dB,说明低频噪声的影响要比估计的严重.  相似文献   
39.
陈燕  黄芳  谢鑫源 《环境科学》2014,35(4):1377-1383
利用课题组分离得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WZ-1(GenBank序列登录号:JQ968461)研究电镀污泥浸出液中无机阴离子对WZ-1活性的影响,考察了Cl-、NO-3、F-这3种单一阴离子以及4种不同模拟电镀污泥阴离子浸出液对WZ-1 Fe2+氧化活性和表观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在接种量为6.7%、初始pH 2.0、温度30℃、转速150 r·min-1的条件下,浓度分别为5.0 g·L-1、1.0 g·L-1的Cl-、NO-3对WZ-1的活性没有影响;WZ-1对Cl-、NO-3、F-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0.0 g·L-1、5g·L-1、25.0 mg·L-1;4种模拟电镀污泥阴离子浸出液对WZ-1活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强弱顺序为:Cl-/NO-3/F-≥NO-3/F->Cl-/F->Cl-/NO-3.  相似文献   
40.
Cd、Cu和Pb复合污染对蚯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辉  谢鑫源 《环境科学》2014,35(7):2748-2754
采用蚯蚓毒性试验和均匀组合设计(Cd:0~15 mg·kg-1,Cu:0~175 mg·kg-1,Pb:0~600 mg·kg-1)方法,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试验蚓种,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Cd、Cu、Pb复合污染对蚯蚓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酸性磷酸酶(AP)活性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学诊断和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Cd、Cu、Pb复合胁迫对蚯蚓SOD、GST和AP活性产生显著的诱导效应,酶活性与重金属含量及其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蚯蚓SOD活性在暴露前8 d因受重金属胁迫比第0 d增加了7.4%~240.5%,之后因胁迫过强被抑制,比第8 d下降了19.4%~69.7%.GST活性则在暴露前16 d持续增加了104.3%~217.3%,之后受抑制比第16 d下降了1.2%~40.3%.AP活性随时间呈"促进-抑制-促进-抑制"变化,在第8 d受胁迫比第0 d下降了9.2%~37.8%,至第16 d产生适应比第8 d增加了37.2%~117.2%,但最终因胁迫过强比第16 d下降了24.3%~34.0%.回归分析表明,Pb和Cd-Cu-Pb对SOD活性的产生影响最为显著,Cd和Cu则显著影响了GST和AP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