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2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甾体类制药废水的生物—生物活性炭氧化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研究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活性炭氧化法对甾体类激素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在0.5~8.5kgCOD/m~3·d的高负荷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一、城市水环境的现状人类“傍水”聚居,发展而为城市,说明了水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而且维系和影响着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城市水体的素质、分配、功能和生态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人口的过度集中,城市水环境普遍遭受污染,生态受到破坏,这已成为当前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水环境的现状,似可作这样的归纳:  相似文献   
83.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制定的129种优先污染物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下简称 VOCs)占31种,参见表1。这些化合物对于人体连续暴露极为有害。在废水收集和处理期间,进入废水处理设施的 VOCs 可能逸入大气中。正因为逸散在大气中的 VOCs 对废水处理操作人员和周围民众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故决策者在确定废水处理设施的规  相似文献   
84.
空气中微量肼的离子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强 《上海环境科学》1992,11(10):28-29,4
以稀硫酸为吸收液,铂工作电极为安培检测器,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微量肼。经试验,选择了较适宜的淋洗液浓度、流量,吸收液的酸度,安培检测器的最佳施加电位及抗干扰实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取样鞋为60升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mg/m~3。  相似文献   
85.
以BBFR(biomass bio-film reactor, 生物质生物膜反应器)和IVCW(integrated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成小试系统,由改性水草塘、生态塘和IVCW构建中试系统,对高碳低氮水的脱氮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小试系统中CW2(2#湿地)出水ρ(TN)低于CW1(1#湿地);中试系统对TN的去除率为52.49%,出水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级标准. C/N〔ρ(CODCr)/ρ(TN)〕对BBFR中TN去除率的影响较大,但对NO3--N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从经济成本和反硝化效果来看,小试系统最优C/N为4.9,中试系统最优C/N为4.8. C/N为2.8时,CW1对NO3--N的去除率为71.88%±15.70%,与C/N>2.8时相比,差异显著(F3,6=21,P<0.05);C/N为4.1时,CW2对NO3--N的去除率为92.83%±11.26%,与其他C/N下NO3--N去除率的差异显著(F3,6=4.34,P<0.05). 小试系统中BBFR对CODCr的去除贡献率高于TN,但各单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优势互补,共同保证系统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86.
噪声控制技术是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它是古老的声学理论与飞速发展的现代电子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噪声控制也越出企业内部噪声治理的范围,“环境声学”一词已经在1974年第八届国际声学会议文件中出现。  相似文献   
8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水中和大气中各种有害物质日渐增多。偏二甲肼在大气中被桑叶吸附,对桑叶的污染甚为严重,以桑叶为第一生活需要的蚕也受到危害,轻则不发育生长,重则死亡。Midred 曾报道过水中偏二甲肼的测定。但桑叶中偏二甲肼含量的测定未见报道。我们对某地桑叶在测定过程中通过对准确度、精密度等的多次验证,认为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8.
大气最佳采样时间及其布点的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污染的因素多种多样,污染物的时空分布也千变万化。要使监测数据客观地反映大气污染的状况和动态,需选择最优监测时间和合理的布点位置,使之充分反映这一区域大气污染现状。本文就大气最佳采样时间及其布点进行研究。一、大气采样最佳时间的探讨大气监测的时间主要指采样时机,它包括时间尺度和采样频率。根据我国现有的监测手段,国家环保局规定:每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的中旬,各有效监测5天以上,每天监测不得少于4次,每次30分钟。具体时间的选择,应根据本地区污染浓度的变化规律来确定。  相似文献   
89.
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CNS^—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CNS~-离子,文献已经指出Cr~(6+)、还原剂、有机物对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经过我们的观察与实验发现还有其它因素,如使用液浓度、反应时间、Cl~-离子干扰。这些对CNS~-离子测定也起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0.
应用中尺度天气-化学预报模式(WRF-Chem),基于重点源(八大重点行业与交通)一般与强化两组减排情景,针对2013年开展长三角地区重点源减排对PM_(2.5)浓度影响的模拟研究.长三角地区SO2、NOx、PM_(2.5)和NMVOC排放在一般减排情景下分别减少36.3%、26.3%、32.0%、14.6%,强化减排情景下分别减少51.4%、39.6%、37.6%、28.4%.模拟结果表明,两组减排情景下长三角地区国控点PM_(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4~26.7μg·m~(-3)和2.1~32.3μg·m~(-3),降幅分别为2.7%~23.1%和3.9%~27.5%,二次无机盐中硝酸盐对年均PM_(2.5)浓度的降低贡献最大.PM_(2.5)及二次无机盐浓度变化的季节特征均体现为冬季降幅最小,夏季降幅最大,并且随着减排力度的增强,夏季降幅的进一步降低程度最显著,导致削减效果的季节差异增大.重点源强化减排即可使得上海、江苏夏季PM_(2.5)浓度降低约20%.对大气氧化性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减排对四季大气氧化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加大减排力度后,大气氧化性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二次PM_(2.5)的生成,从而阻碍了PM_(2.5)浓度的降低.其中,冬季的阻碍作用最强,导致PM_(2.5)污染改善效果最差.夏季大气氧化性受减排影响较小,从而使得PM_(2.5)污染改善在四季中最有效.此外,春、秋季的阻碍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