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69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东寨港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3-12月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区进行4次采样,研究该地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栖息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季节红树林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差异极大,大型底栖动物种类以冬季为最多(45种),夏季为最少(28种),生物量以秋季为最高(272.78 g·m-2),夏季为最低(165.93 g·m-2),密度以冬季为最大(679.25 m-2),夏季为最小(504.95 m-2).对各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栖息密度及不同红树群落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站位-季节间无重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生物量、均匀度指数在站位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表明温度、盐度、底质和红树种类是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东寨港红树林恢复有利于底栖动物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82.
海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DEA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省环境质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海南经济发展的现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海南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EA的有效性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DEA有效性与经济发展好坏基本一致;部分区域的环境污染物排放集中与转移,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的DEA有效。在此基础上,对DEA无效的背后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提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才是实现环境质量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3.
唐晓兰  林积泉 《环境工程》2015,33(6):112-115
采用WRF-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了海南省不同季节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并基于模型模拟结果采用多目标线性优化方法估算了海南省主要工业园SO2和PM10的环境容量。研究表明:春季和秋冬季海南省大气污染受外来污染源影响大,本地源春季和夏季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为保持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要求,海南省主要工业园PM10和SO2的环境容量分别为7.32万,6.38万t/a。  相似文献   
84.
海南野生仙人掌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南野生仙人掌的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状况,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5.
界定了旅游水环境的概念,采用资料调查、咨询访问和个别现场调查等方法,对海南省旅游水环境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1989年至2008年旅游业的用水量占全省生活用水量的比例都很小,对海南水资源总量的影响也很小,2008年三亚市、海口市和万宁市三个城市的旅游业用水量之和占到全省旅游业总用水量的79.9%;海南省河流、水库、海域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仅有少量监测出现超标现象;在旅游水环境重点保护对象中,海南中部山区河流源头水、主要滨海旅游区近岸海域、三大河流和两大水库等水体水质均为优良,城镇、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城市河段大多数水体水质满足环境功能要求,有少量水体水质超标。河流、水库和个别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超标主要是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受海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水等的渗透污染和土壤中铁、猛背景值含量较高所致。  相似文献   
86.
封闭循环水集约化养殖池塘的生态设计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传统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缺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补偿和环境补偿原理对传统养殖池塘的结构、功能与过程进行了生态设计,并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对新型封闭循环水集约化水产养殖池塘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封闭循环水集约化水产养殖池塘的结构有利于垂直混合增氧、集污和引污,具有持续高效地分离污染物的净水功能,水环...  相似文献   
87.
富硒土壤-蔬菜中硒、镉含量和镉形态的分布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海口富硒土壤及其主栽的芥菜、卷心菜为对象,同时与非富硒区对照,对富硒土壤-蔬菜系统中硒镉含量和镉形态及其相关性研究表明:系统中硒镉两种元素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一定的相互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88.
双酚AF(4,4'-六氟-2-二酚,BPAF)对生物有机体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为研究低剂量BPAF对水生生物的效应,本研究选择成年雄性斑马鱼为研究对象,考察了0.005、0.05和0.5 mg·L~(-1)3种浓度BAPF暴露30 d对血浆中卵黄蛋白原(VTG)含量、2种卵黄蛋白原基因(vtg~(-1)和vtg-3)表达和2种芳香酶基因(cyp 19a与cyp 19b)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5 mg·L~(-1)浓度暴露30 d后,血浆中VTG含量显著升高,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不显著;BPAF暴露对不同组织中的4种基因存在不同的影响,0.005 mg·L~(-1)BPAF暴露可诱导脑部cyp19b、肝脏中cyp19a和性腺中vtg~(-1)、vtg-3和cyp19b基因表达;0.5 mg·L~(-1)BPAF暴露可导致肝脏中vtg~(-1)、vtg-3、性腺中cyp19a等基因显著上调。实验结果表明,BPAF具有雌性激素样效应,可诱导雄性斑马鱼体内部分组织卵黄蛋白原基因和芳香酶基因的表达。BPAF可引起斑马鱼血浆中的VTG含量的上升,从而干扰由VTG所参与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与免疫系统的正常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ZnxCa(2-x)-Fe系LDHs(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对P的吸附去除特性,在室温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不同配比的ZnxCa(2-x)-Fe系LDHs,通过XRD(X射线衍射)、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Zeta电位测试对吸附剂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电荷进行分析,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投加量、接触时间及溶液初始p H对ZnxCa(2-x)-Fe系LDHs除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xCa(2-x)-Fe系LDHs与含P水接触4 h后,达到吸附平衡;其中0~1 h为快速吸附阶段,之后为缓慢吸附阶段,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Ca2.0-Fe、Zn2.0-Fe对P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经计算所得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28.31和95.23 mg/g.结合Zeta电位与FTIR的测试结果,推测ZnxCa(2-x)-Fe系LDHs主要通过静电吸引、离子交换、配位交换及化学沉淀的协同作用实现水中P的去除.ZnxCa(2-x)-Fe系LDHs的饱和吸附量均高于同类吸附剂,能有效去除自然水体和市政污水中的P.  相似文献   
90.
安普霉素对不同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兽药抗生素安普霉素对不同土壤中微生物呼吸活动和对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生长的影响,了解该药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生态毒理学效应,以便为药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利用直接吸收法(密闭法)测定安普霉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安普霉素对不同土壤中微生物呼吸活动的影响有所差异。在污染的中后期,长春土中加入一定量的安普霉素能刺激土壤的呼吸作用。在染毒的前期,安普霉素对成都土中CO2的释放量均有抑制作用。采用稀释平板法测定了药物对不同土壤中细菌、真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安普霉素对土壤中的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成都土和长春土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同时安普霉素的这种抑制作用还表现出时间差异,24h的抑制率高于48h。安普霉素对土壤中真菌生长的影响表现出地域差异,低质量分数的安普霉素对成都土和武汉土中的真菌没有抑制作用。在所测的四种土壤中,南京土中药物对真菌的平均抑制率最高。这可能与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种群结构有关。安普霉素对不同土壤中对真菌的抑制作用,随药物质量分数的降低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