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对海州湾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磷形态分析,采用实验室培养法对采集的海州湾取样站位进行磷酸盐沉积物-水界面交换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及其临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磷呈现出从近海海域向远海海域增大的趋势;Fe-P、F-P、R-P均与S-P显著相关,其中F-P和R-P与S-P相关性最好,达极显著水平,且F-P和R-P显著相关,说明F-P和R-P与陆源污染物排放有关,F-P和R-P在来源上具有一致性;海域中的PO43--P在大部分的站位PO43--P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交换量随时间的变化,先增加到最大值后再逐渐减小,表明在培养实验的初期,PO43--P由沉积物向海水中释放,然后海水中的PO43--P向沉积物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中的PO43--P向海水中转移,少部分的站位PO43--P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交换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S型变化;当生物存在时,PO43--P在实验站位点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交换量都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再逐渐减小;没有生物存在时,PO43--P在实验站位点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交换量都随时间的增加,呈现出S型增加,说明生物扰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PO43--P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交换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2.
以乙酸钠为碳源,考察了金属离子螯合剂氨三乙酸(NTA)对厌氧发酵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TA对厌氧消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乙酸钠浓度为6,7,10,12g/L,消化温度为35 ℃的条件下,10μmol/L NTA的添加,分别使甲烷产量提高了30.0%,45.2%,64.3%和95.9%.此时, NTA促进厌氧消化反应的动力学常数V max和半饱和常数Ks分别由84.8mLCH4/(gSS×d)和2.95gNaAc/L提高到147. 1mLCH4/(gSS×d)和7.57g NaAc/L.螯合剂NTA的添加,使微量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得到增强,产甲烷菌对乙酸盐的利用率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23.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SiO2负载无定形磷酸氢钛材料(TiP/SiO2),用于去除废水中的Pb(II)。通过不同温度、pH和时间条件研究分析TiP/SiO2对Pb(II)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iP/SiO2对Pb(II)的吸附量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其动力学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模型,平衡时间为2 h;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实验计算所得的热力学参数显示,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D-R模型拟合参数表明,该吸附主要以离子交换为主。  相似文献   
24.
利用合成的非晶态磷酸锡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多种因素(pH、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温度、离子强度)对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Cu2+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态磷酸锡对Cu2+的吸附量随着pH(3.00~6.50)的增大、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Freundlich、Langmuir方程对等温吸附数据进行处理,Langmuir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25.
海洋沉积物吸附Pb(Ⅱ)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黄海海洋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Pb在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探讨了pH值、时间、温度和沉积物上不同成分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吸附机理,同时还进行了解吸研究.结果表明,pH值显著影响沉积物对Pb2+的吸附,pH=6.0时吸附效果最好.其动力学行为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Pb(Ⅱ)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很好拟合等温吸附试验数据.热力学分析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沉积物中存在的碳酸盐、氧氧化物对沉积物吸附Pb的贡献最大.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与Pb2+结合更加牢固,使其不容易解吸.  相似文献   
26.
采用壳聚糖吸附溴百里香酚蓝(BTB)溶液,分析了pH、BTB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及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是影响BTB吸附的重要因素,当pH为3.4时壳聚糖对BTB溶液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行为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随着温度升高,壳聚糖对BTB溶液的吸附量有所减少;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27.
δ-MnO_2对Cr(Ⅲ)氧化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长勋  戴儒南  熊建军 《环境科学》2010,31(5):1395-1401
采用分步离心法研究了δ-MnO2对Cr(Ⅲ)的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δ-MnO2对Cr(Ⅲ)的氧化反应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分段拟合.氧化反应是由2个速率不同的一级反应组成,Cr(Ⅲ)溶液在高浓度(400μmol/L)条件下,也可以用扩散方程和Elovich方程分段拟合.温度升高显著增加快反应阶段速率常数.随着反应的进行,MnO2表面吸附的Cr(Ⅵ)/Mn(Ⅱ)逐渐减小并远小于理论值(0.667),MnO2表面吸附的Cr(Ⅲ)、Cr(Ⅵ)和Mn(Ⅱ)只占总量的0.1%~3%.溶液中的Cr(Ⅵ)/Mn(Ⅱ)逐渐减小并接近理论值.所以Mn(Ⅱ)向溶液中的扩散滞后于Cr(Ⅵ).Cr(Ⅲ)的氧化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在低浓度条件下是Cr(Ⅲ)的扩散和吸附,在高浓度条件下是Mn(Ⅱ)向溶液中的扩散.  相似文献   
28.
结晶紫-聚乙烯醇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基础上,利用I3-与结晶紫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结合成电中性的离子缔合物,以碘酸钾为标准溶液,与过量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加入结晶紫后在550 nm处有最大吸收的原理测定水中溶解氧,优化了试验条件,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方法在0.002 7 mg/L~0.55 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01 1 mg/L,蒸馏水平行测定的RSD≤0.2%,加标回收率为100%~101%,实际水样测定与碘量法和溶解氧测定仪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