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7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地形对中国气温季节分布格局的差异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台站的长期观测资料,分析发现中圜气温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存在着巨大的季节差异:在冬季,等温线基本上与纬线平行;在夏季,等温线形成一个个闭合高温或低温中心.同时,这些高温中心都足以负地形地区为中心分布,而低温分布是以正地形地区为中心.可见,我国冬夏季节的气温分布格局是由不同的控制机制决定的:冬季气温分布格局主要由纬度控制,夏季气温分布格局主要南地形控制.  相似文献   
52.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方方面面.全球升温及其幅度的区域差异,必然引起降水在区域分布的变化.文章利用160站点的夏季降水资料,分别计算出各个站点1951-2002年的变化斜率,以展示我国各地在这半个世纪中的降水总趋势变化的区域差异.通过分析发现,降水量总的变化趋势存在着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31°N以北区域近半个世纪降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减少,31°N以南地区降水量以增加为主.40°N以北地区的降水变化幅度相对要小得多.区域上,中国西北和东南存在一个降水增多的趋势.中国降水的区域变化,在季风区受季风强弱变化影响;在非季风区,受西风强弱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53.
寻求行之有效的盐渍化土壤改良措施,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施用硫磺和喷施ALA对碱性盐土上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玉米(Zea mays L.)幼苗生长发育及土壤性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施用石膏、硫磺还是喷施ALA,对于小麦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硫磺效果更为明显;施用硫磺显著提高了后一茬玉米的出苗率,同时土壤中SO42-、Ca2+、Mg2-含量显著增加,但施硫降低土壤pH的作用较为有限;而施用ALA对土壤pH和盐分均无明显影响.这表明施加硫磺可以使盐渍化土壤的性质发生明显改变;ALA的效果则必须在作物苗期生长良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作物自身的抗盐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54.
半个世纪以来黄土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全球性的显著升温引起全球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而全球变暖必然被引起区域降水分布的改变.气候变化将改变全球水循环的现状,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的重新分配,并对降水、蒸散发、径流等造成直接影响.运用中国气象中心黄土高原51个站点的降水资料,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1947-2004年期间的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多数站点的降水在半个世纪中呈现减少趋势,降水减少的突变时间大约在1983年;降水显著减少的区域为夏季风边缘地区,季风边缘地区的降水序列与东南季风指数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夏季风的变化是引起该区域降水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56.
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盾构隧道愈来愈成为软弱岩土层或繁忙闹市地区地下工程施工的主要施工方法。但无论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如何改进,其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为此,本文就盾构隧道施工地层变形特征、地表沉降原因及变形机理、地层变形预测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采用Peck公式预测分析盾构隧道地面沉降量及沉陷槽的方法,并提出了控制地层变形保护建筑物的主要措施,强调了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多工况变形进行预测分析仅仅具有指导性,只能作为控制沉降的理论参考,必须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加强沉降监测工作,随时了解地面沉降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达到控制沉降和减少损失的目的,为今后地铁设计与施工给予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7.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具有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受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保护方式有迁地保护、就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我国常用的保护方法有保护区总体规划、管理计划和保护行动等。  相似文献   
58.
遥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提高大气环境的监测质量提供了可能,该项技术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环境变化等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以便于人们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本文围绕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9.
60.
采用西安市第四污水处理厂A2/O系统中的絮体污泥为接种污泥,在连续流传统活性污泥系统中进行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研究。当系统温度为25~27℃、沉淀时间为2 h、溶解氧为4.2 mg/L、搅拌速度为240 r/min时,系统可培养出粒径为0.5~1.5 mm的颗粒污泥,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颗粒污泥主要由球状菌和杆状菌组成,此外还存在少量的丝状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反应器的形式和沉淀时间,水力剪切力和接种污泥中的丝状菌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更大,胞外多糖的产生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