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5 毫秒
41.
通过向NH4+-N质量浓度为30 mg·L-1的合成废水中投加不同剂量磺胺嘧啶(SDZ)(0、1、3、5、7和10mg·L-1),比较了SDZ浓度对一台60 L单级纯膜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pure MBBR)的氨氧化速率、amoA基因丰度和氨氧化细菌(AOB)种群结构的影响,揭示了磺胺嘧啶对纯膜MBBR系统中氨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2.
根据霉菌生长的临界条件,在对墙体进行详细热湿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木结构中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模型.提出了基于预防霉菌生长的墙体最小热阻的确定方法.以长沙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中胶木层的霉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靠近室内侧的表面,由于湿度过高引起霉菌大量生长.该墙体要在热湿气候地区推广应用需合理的设计室内产湿率和除湿率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43.
刘德稳  谭平  周福霖 《灾害学》2014,(2):149-153
通过对核电站历次事故概况的回顾,对核电站进行了防灾减灾的安全分析,包括核电站选址安全分析、风灾害安全分析、地震灾害安全分析、火灾及爆炸灾害安全分析、风暴潮、海啸等水灾害安全分析、雪灾安全等分析,对核电站应防灾减灾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若干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44.
对中庭式高层建筑1:500的刚性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对中庭内立面风压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当立面不开洞时,顶部气流分离是中庭内立面风压形成的主要原因,中庭内立面风压分布较为均匀,水平相关性很高,竖直相关性也较高。立面开洞后,随着开洞率的增大,平均风压先减小后趋于稳定,脉动风压先减小后增大。针对中庭内立面风压的特点,对中庭内立面的抗风设计提出了建议公式,通过建议公式的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该方法能用于类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45.
柯水洲  童惠  朱佳  高静思  陶益 《环境工程》2014,32(11):26-29
对中国南方某城市三座重要城市地表供水和原水调蓄水库库心溶解氧的纵向分布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调查,发现各水库水体底层溶解氧含量均低于2 mg/L,处于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同时对南方某高校人工湖湖心溶解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湖心水深2.5 m左右,底层溶解氧含量低至4 mg/L。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了一种用于城市地表水体底层低氧现象应急修复的强制水体循环装置,选择人工湖水体进行了中试试验,验证其效果后将其用于实际工程案例,进一步验证了其能够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是应用于地表水体应急处理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46.
宋勇  施周  陈世洋  罗璐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6):1007-1010
利用水解溶菌酶对从SBR系统中取出的部分污泥进行水解,然后再回流到SBR系统中,通过与未加水解溶菌酶的相同系统对比,研究了水解溶菌酶对SBR系统中污泥减量与污泥特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50d的运行期间,水解溶菌酶作用下的SBR系统中剩余污泥减量总计达到76.29%,而该系统对COD与氨氮的降解效率与未加酶系统基本持平,分别为88.21%与68.72%,但其TP平均去除率较未加酶系统降低了17.2%;系统中由于水解溶菌酶的添加,污泥的微生物活性得到强化,比氧气吸收速率平均提高35%,ATP的平均值比对比系统提高了3.12nmol/mgMLSS.  相似文献   
47.
提出了一种新型具有面外变形空间的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通过角钢加劲肋的设置在内嵌钢板与外围约束混凝土板之间形成间隙。采用1/3缩尺模型,对该新型钢板剪力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性能、等效刚度及耗能能力等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普通侧边加劲平钢板剪力墙试件进行对比,揭示了两类钢板墙的受力差异以及内嵌钢板与混凝土板之间间隙的作用与意义。结果表明,该新型钢板剪力墙显著提高了平钢板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延性及累积耗能,内嵌钢板在试验结束后保持基本完整,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钢板剪力墙。  相似文献   
48.
基于Fenton法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强氧化能力,研究其对餐厨垃圾废水中恶臭物质的去除条件及降解特性.采用GC-MS分流进样(分流比5∶1)的方法,对目标物质进行分离,并选择离子(SIM)模式检测.餐厨垃圾废水各目标污染物质分离情况良好,共检出20种挥发性有机恶臭污染物,其总质量浓度为8.60 mg/m3.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H2O2、Fe2+投加量、pH值、氧化时间对恶臭物质(以甲硫醇、乙酸乙酯和二硫化碳为代表)的去除效果;并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以上因素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出Fenton氧化试验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初始pH=5,H2O2投加量为0.98 mol/L,Fe2+投加量为10 g/L,反应进行120 min.此时目标分析物质总降解率达99.6%,水样臭阈值降低了 97%以上.试验结果满足环境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值,该法对高效降解餐厨垃圾废水异味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张伟  施周  张茜  张骅  徐舜开 《环境化学》2011,30(2):549-554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负载纳米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TiO2/MWCNTs).以偶氮类染料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参数的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对TiO2/MWCNTs的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较好地分散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随着温度的升高,复...  相似文献   
50.
以聚硫酸铁(PFS)为混凝剂,微砂为载体颗粒,系统考察了采用加载絮凝-超滤联用工艺净化含高岭土、腐植酸和锑[Sb(Ⅲ)]的模拟原水过程中,不同PFS和微砂投加量条件下加载絮体形态特性以及其对超滤膜通量衰减、膜污染可逆性和宏观出水水质等的影响,并分析了膜污染机理.结果表明,PFS投加量对絮体形态及膜滤效能和膜污染影响显著,且投加量过少或过多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以30mg/L为宜;与不投加微砂的工况相比,加入微砂更易于形成大而结构较为松散的絮体,可有效削弱不可逆膜污染,并获得较为稳定的超滤出水水质;超滤末端膜比通量与絮体平均粒径呈良好的正相关性(R2=0.8774),但因加载絮凝体系中引起分形维数变大的不同类型颗粒(包括小粒径范围絮体和未被加载絮体捕获的微砂)对超滤净水过程产生的影响各异,致使膜通量与分形维数的负相关性较差(R2=0.57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