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王维奇  曾从盛  钟春棋  仝川 《环境科学》2010,31(10):2411-2416
为了阐明湿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对人类干扰的响应,对闽江河口湿地受到人类不同程度干扰的芦苇沼泽、草地、滩涂养殖地、耕地、池塘养殖地和干扰恢复的弃耕地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N、C/P和N/P比均表现出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大而降低,即轻度干扰的芦苇沼泽和草地(25.53、156.06、6.11和27.58、158.99、5.78)中度干扰的滩涂养殖地(25.02、96.90、3.87)高度干扰的耕地和池塘养殖地(17.55、46.19、2.65和22.30、57.51、2.62);与高度干扰的耕地相比,干扰恢复的弃耕地土壤C/N、C/P和N/P比有所提高(19.95、63.81和3.18);影响土壤C/N、C/P和N/P比的因子随干扰程度的变化而改变;土壤C/N比表现出随着干扰程度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相对较小,C/P和N/P比的变异性相对较大;碳与养分比对土壤碳储量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2.
SANOA长光程差分吸收光谱监测系统,适用于空气自动监测子站SO2、NO2的测量。该监测系统,连续性好,稳定性高,操作简便,但由于系统有一段开放的光程,始终包含大气的背景值,给校正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实验比对,论述了大气背景值对校正结果的影响,讨论了影响大气背景值的两种因素,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并论证了改进后校正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3.
福建东山湾水质状况分析与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以DIN、PO^3-4-P、COD和DO为化学指标参数,分析1994-1998年东山海域有机质污染和营养类型。结果表明,东山湾湾顶区水质总体上属于中度污染,内湾区属于轻度污染水体30%时段处于富营养化状态,PO^3-4-P是主要污染因子。根据污染特征,分析了影响水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4.
6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用漳州城市污泥堆肥对琯溪蜜柚产量、品质及蜜柚、叶片、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污泥堆肥可显著提高蜜柚产量、改善蜜柚品质;施用污泥堆肥的蜜柚果肉中Hg、As、Pb、Cd、Cr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水果)标准;蜜柚不同器官或组织的重金属含量有较大的差异,总体趋势为叶片>果皮>果肉,但铬含量为果肉>果皮;在保证污泥质量指标安全的前提下,长期施用漳州城市污泥堆肥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对土壤环境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66.
采用生物培养和物理化学试验研究了水溶性有机物(DOM)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芘生态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性有机物具有表面活性.水稻根的芘毒害敏感区间为0~200 mg/kg,100 mg/kg是土壤中芘对水稻根伸长最大抑制率质量比.DOM的存在会降低芘的生态毒性,且芘生态毒性的降低程度随DOM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试验条件下,DOM和表面活性剂单一作用对芘生态毒性均有减轻的趋势;当DOM和表面活性剂共存时,芘的生态毒性则比DOM单独作用时的结果弱,而强于表面活性剂单独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水中的24种挥发性有机物。通过优化分析条件,改善了各组份的分离效果,节省了分析时间,得到各组份检测限为0.001-0.099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3%-5.6%,加标回收率为91.2%-107.6%,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低检测限。同时对漳州市饮用水源中的24种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均低于检测限。  相似文献   
68.
以台州某电子垃圾拆解工业园为圆心,在半径为16 km的范围内,由近及远设计了C(3 km)、S(5~10 km)和R(10~16km)三圈共30个采样点,研究了该区域水及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水中PBDEs含量为9.4~57.2 ng·L~(-1),平均值为25.9 ng·L~(-1);沉积物中PBDEs含量为3.7~38 775 ng·g~(-1),平均值为2 779 ng·g~(-1);BDE-209均为主要成分.水及沉积物中PBDEs含量的空间分布态势均为:C圈S圈R圈,沉积物中PBDEs含量和离工业园区中心的距离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相比,该调查区PBDEs污染较为严重,电子垃圾拆解是PBDEs污染的主要来源.经推算,该区域近40年的拆卸活动向该地输入的PBDEs总量达30.7 t,其中BDE-209为28.9 t.采用商值法对PBDEs进行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估表明,拆解核心区(半径为1.5 km)沉积物中五溴联苯醚(Penta-BDEs)的污染程度已达高风险等级,对该地区的生态安全和人群健康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9.
不同磷源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差异及对砷酸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振红  张汉鹏  罗专溪 《环境科学》2016,37(7):2570-2576
为更好地认识和预测淡水环境中砷的生态风险,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分析了铜绿微囊藻在溶解态无机磷(DIP)和有机磷[腺苷-5'-三磷酸二钠盐(ATP-P)、β-甘油磷酸钠(β-P)]这3种不同磷源下的生长差异,并探讨了不同磷源下藻细胞对砷酸盐[As(Ⅴ)]的胁迫响应.结果表明,该藻在不同磷源下均可进行生长繁殖,且在前5 d内无明显差异;之后与DIP相比,有机磷(DOP)源下的藻细胞增殖相对较差;培养7 d时β-P和ATP-P环境下藻体光密度(D)分别只有DIP的78.0%和75.4%.各磷源下藻体实际光能转化率(Yield)与叶绿素a(Chl-a)和D的负相关表明Yield不能作为藻体营养缺乏与否的稳定性衡量指标.不同磷源下藻体对As(Ⅴ)胁迫的响应因磷形态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Yield能很好地表征这种胁迫响应.由D、Yield和Chl-a得出铜绿微囊藻对As(Ⅴ)的96 h EC_(50)均表现为DIPβ-PATP-P;β-P和ATP-P条件下其对As(Ⅴ)的耐受性较为接近,但与DIP相比差1~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0.
明确未来温度升高下我国农田土壤的碳“源-汇”效应是合理制定碳中和管理政策的基础.以我国典型亚热带地区——整个福建省84个县(市、区)水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目前该区域最详细的1∶5万大比例尺土壤数据库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DNDC),模拟了2017~2053年不同温度升高情景下全省水田土壤的有机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常规温度(对照)以及温度上升2、4和6℃这4种情景分析下,福建省水田土壤的固碳总量分别为11.56、9.44、7.08和4.91 Tg,年均固碳速率(以C计)分别为173、141、106和74 kg·(hm2·a)-1,说明随着未来温度升高固碳速率在下降,但总体而言在6℃升温下全省水田土壤仍是“碳汇”.从不同土壤类型来看,潜育水稻土受气温升高的影响最大,不同处理下固碳速率降幅介于20%~69%之间,而盐渍水稻土受气温升高的影响最小,不同处理下固碳速率降幅介于14%~43%之间.从不同行政区来看,受气温升高影响最大的是位于武夷山脉附近的三明市,不同处理下固碳速率降幅介于27%~83%之间,而受气温升高影响最小的是沿海的泉州市和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