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968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1 毫秒
971.
全氟辛酸(PFO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中的典型全氟化合物,具有高毒性、难降解等特点,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及人类遗传、免疫、神经和生殖健康,其环境危害和风险防控引起广泛关注。光催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处理效率高、应用成本低且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在PFOA的降解处理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为研发活性强、可见光吸收性能好、稳定性高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实现水中PFOA的高效降解,系统梳理了近20年来PFOA光催化降解材料制备的相关研究,对不同光催化降解材料的降解特性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现有材料对PFOA的光催化降解,总结光催化降解材料的反应机理及活性增强机制,阐明PFOA的光催化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972.
生物质能电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占禄  张金良  张晗  邹天森  刘凯  王慢想 《环境化学》2020,39(12):3480-3494
  相似文献   
973.
石河子市是位于新疆乌昌石区域中部的工业城市,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在石河子市城区和工业区共布设2个采样点,全天候采集细颗粒物(PM2.5)样品61 d,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24种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富集因子法(EF)解析PM2.5中无机元素的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冬季采样期间,石河子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整个采样期的53.2%,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占整个采样期的98.4%,采样期城区和工业区的PM2.5日均值分别为164.7μg·m-3和113.6μg·m-3,表明石河子市冬季PM2.5污染严重;采样期城区和工业区PM2.5中无机元素浓度分别为4.4μg·m-3和3.6μg·m-3,主要成分均为K、Ca、Na、Mg、Al、Fe,6种元素之和在城区和工业区元素中的占比分别为97.4%和97.5%,表明这6种元素为城区和...  相似文献   
974.
以5种典型农业废弃物(猪粪、鸡粪、秸秆、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采用干式厌氧发酵产氢技术,研究不同初始pH、温度对产氢潜力和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温、初始pH为7.0时,餐饮垃圾产氢效果最佳,最大累积产氢量为261.96mL,最大产氢速率为15.18mL/h,氢气体积分数最大值为64.61%;当中温、初始pH为6.0时,秸秆产氢效果最好,最大累积产氢量为254.41mL,最大产氢速率为24.50mL/h,氢气体积分数最大值为65.54%。5种农业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产氢的代谢途径均以丁酸型发酵为主。  相似文献   
975.
微塑料已成为一类新型污染物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将微塑料污染列为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海洋环境方面,有关土壤-地下水系统中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毒性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较系统地回顾梳理了有关土壤-地下水中微塑料的来源、迁移归趋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做出评述和展望,旨在促进土壤-地下水系统中微塑料污染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土壤中锑污染毒性阈值研究较少的现状,参考ISO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标准方法,采集7种不同性质的土壤,利用TableC urve2D软件拟合剂量-效应关系,得到锑对小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EC10和EC20)及其预测模型。当外源锑质量比增加时,7种土壤中小麦的相对根长均减小。毒性阈值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表明,毒性阈值EC10和EC20与土壤p H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总铁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得出,土壤p H值和土壤总铁质量分数可以解释90%的毒性阈值的变异。EC10和EC20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值在2倍范围内。研究表明,在不同性质土壤中锑对小麦的毒性阈值有显著差异,土壤p H值、总铁质量分数与小麦的毒性阈值间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所得回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锑对小麦的毒性阈值。  相似文献   
977.
采集太湖竺山湾缓冲带内湿地表层沉积物,分析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竺山湾缓冲带内湿地表层沉积物中TN质量浓度为0.41~3.07mg/g,平均值为1.42mg/g;TP质量浓度为0.195~0.771mg/g,平均值为0.438mg/g;OM质量分数为1.16%~6.07%,平均值为2.98%,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竺山湾缓冲带内湿地表层沉积物中OM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的分解,与TN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与TP同源性很低。与国内其他湿地相比,竺山湾缓冲带内湿地表层沉积物中TN和TP处于中等水平,OM处于较高水平。但对TN和TP的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发现,超过一半的点位处在中度和重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978.
采用餐厨垃圾和果蔬垃圾协同厌氧产氢工艺,通过pH、氨氮、还原糖、溶解性COD(SCOD)等指标变化规律、产氢动力学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温度和物料配比(餐厨垃圾与果蔬垃圾的湿质量比)对协同厌氧产氢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物料配比对餐厨垃圾和果蔬垃圾协同厌氧产氢均有显著影响。高温组(55℃)物料配比为1∶4时累积产气量和氢气体积分数最大,分别为510mL和52.57%;中温(35℃)组物料配比为1∶2时累积产气量最大为200mL,物料配比为1∶1时氢气体积分数最大为5.45%。相关性分析表明,pH与累积产气量呈显著负相关,氨氮与累积产气量呈显著正相关。高温协同厌氧产氢可有效提高微生物活性和产氢潜力,促进餐厨垃圾和果蔬垃圾的有效利用,实现有机废弃物的绿色能源化。  相似文献   
979.
以太湖竺山湾缓冲带中湿地岸带、支浜岸带、人工防护林3种主要类型的草林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自身氮、磷溶出及沉降特征进行了研究,从而揭示缓冲带本身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样地中总氮的溶出率在0.3%~2.5%,平均溶出率表现为人工防护林支浜岸带湿地岸带;总磷的溶出率在0.8%~4.0%,平均溶出率表现为支浜岸带湿地岸带人工防护林。氮、磷在向下沉降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各样地不同深度土壤渗透液中总氮浓度的变化趋势不一,基本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总氮浓度为湿地岸带人工防护林支浜岸带;总磷浓度的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与总氮相比,总磷的沉降效果不显著。综合来看,3种草林复合系统对污染物的沉降效果为湿地岸带人工防护林支浜岸带。  相似文献   
980.
以含硫丹废物(硫丹乳油生产废弃物)和含多溴联苯醚废物(废旧打印机外壳)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含硫丹废物堆存和含多溴联苯醚废物简单填埋场景下的浸出动态变化规律,并采用相关模型对其浸出规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0~48 h这段时间内,硫丹和多溴联苯醚(BDE-28、BDE-47和BDE-66)的浸出量增加较多,48 h之后,渐趋稳定;整个过程的浸出速率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其中,累积浸出量和浸出速率大小依次为:α-硫丹>β-硫丹,BDE-47>BDE-28>BDE-66。并且α-硫丹、β-硫丹和多溴联苯醚(BDE-28、BDE-47和BDE-66)的累积浸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用Elovich方程进行拟合,表明硫丹与多溴联苯醚的浸出过程是非均相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