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水中无机阳离子混凝剂的电动检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本质特征上定量说明水中无机阳离子混凝剂浓度与胶体稳定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混凝过程胶体电荷变化的本质参数-流动电流。研究了无机阳离子混凝剂的性质和家度与电动特性参数之间的一般规律及等电点特征,考察了以SC表征混凝剂对水中胶体颗粒物作用的特性与效能,从而提出了一种研究混凝和在线监测水中胶体电荷对于混凝剂投加量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有机污染物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土壤颗粒物上的吸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亲水性的苯酚和新脂性的对氯苯酚,在白洋淀地区水陆交错带-芦苇地中的天然颗粒物上的吸队规律。对于亲水性有机物,它在颗粒物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平衡浓度ce的对数与吸附率q的对数呈直线关系;而亲脂性有机物的吸附则符合Linear吸附关系,即平衡浓度ce1与吸附率q1之间呈直线关系,且吸附量明显高于亲水性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和土壤中的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测定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通过加入三乙胺使F-La^3+-苯素氨羧络合剂体系更稳定。C18柱,甲醇-水(18:82)作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566nm,本法线性范围为0.010-1.0μg/ml,相关系数为0.991,检出限为1ng/ml,用于茶叶和土壤样品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为4.6%-7.3%,加标回收率为91% ̄104%。  相似文献   
34.
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腐熟度参数及指标   总被引:91,自引:2,他引:89  
腐熟度参数及其指标是评价堆肥过程及堆肥产品质量的重要尺度,本文综述了关于腐熟度的表观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波谱分析法及植物生长分析法等4类评价方法和各种腐熟度参数及指标。  相似文献   
35.
应用Al-Ferron法于悬浮体系中聚合铝的形态分布表征,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就不同碱化度聚合铝的形态分析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方式对Al-Ferron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比色管混合测得Ala为21.54%,低于磁力搅拌方式结果(24.52%,25.22%,25.06%)。应用磁力搅拌方式可以获取较好的重复性与更多初期反应信息。颗粒物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浓度与粒度  相似文献   
36.
气浮净水技术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气浮净水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溶气气浮机理及气浮池的设计、影响气浮效果的因素、气浮技术的评价及应用现状,同时对有关溶气气浮技术的模型及新概念,以及溶气气浮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多氯联苯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其中 ,简单介绍了多氯联苯的有关概况及环境行为、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及基准研究进展 ;最后 ,重点介绍了包括多氯联苯在内的憎水性有机物污染沉积物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38.
本文主要报道了一种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新型材料即新生态MnO2 及其对三种酸性媒介染料染色废水的脱色作用及影响脱色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新生态MnO2 对酸性媒介染料的吸附能力很强 ,当染料浓度为2 0 0mg/L、pH <2时 ,其对酸性媒介黑T、酸性媒介绿G和酸性媒介黄GG的脱色率分别达 98.2 %、94.5 %和 96 .4%。染料吸附效果受体系pH值、MnO2 投加量、吸附时间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pH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新生态MnO2 对酸性媒介黄GG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39.
接触絮凝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触絮凝的概念源于直接过滤,是指介质存在的时的絮凝作用。由于简便易行、处理效果良好,接触絮凝方法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研究范围包括物理、化学、胶体界面过程等相互作用。本文以溶液中的颗粒物相互作用为基础,对接触絮凝理论的发展加以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0.
本文以无纺布作为硝化反应器的填料 ,对其硝化负荷能力进行了探讨 ,同时对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氮积累和影响氨氮去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NH3 N容积负荷为 1 .7kg/(m3·d)的情况下 ,可实现 98%以上的NH3 N去除率。溶解氧浓度为 4mg/L ,进水氨氮浓度为 30 0mg/L时硝化柱内开始出现亚硝酸盐氮积累 ,通过加大曝气量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其影响。停止运行两个半月后 ,可在一周内基本恢复硝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