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紫外光对几种水生植物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宏文  史绮  曹阳  钱锟 《环境科学》1993,14(4):74-77
通过测定被照射植物分解过氧化氢后放出氧气的体积,确定植物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满江红,浮萍和水花生3种植物受过量紫外光不同时间照射,CAT活性都明显升高。但活性峰值因植物不同而异,即满江红的CAT峰值出现在被照射72h后;浮萍的CAT峰值出现在被照射24h后;水花生则出现在被照射8h后。撤除过量紫外光照射后,3种植物的CAT活性逐渐降低。说明过量紫外光对3种植物的CAT活性有刺激作用,同时又使植物体组织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植物的CAT活性降低,而且不同植物对过量紫外光的效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AB工艺原理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耀良  李勇 《环境科学》1996,17(6):81-83
根据AB工艺的流程及主要特征,系统地分析了该工艺的开放系统原理,反应动力学原理和生物相分隔原理,根据开放系统原理考虑了城市污水输送管道系统中占A段曝气池微生物量15%-20%微生物的作用,根据反应动力学原理采用了2个反应器,从而使反应器所需总容积节省38%以上,根据不同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了生物相的分隔,从而使处理效果更为有效和稳定,实践表明,AB工艺可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节省工程投  相似文献   
13.
废水处理中的几种廉价吸附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实际应用价值的几种性能良好的廉价吸附(粉煤灰、混炭和膨润土等),对它们的作用机理、处理效能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痕量金属缺乏症引起的污泥丝状菌膨胀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描述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降解及微生物增长对营养的需求的基础上,对由痕量金属缺乏症引起的污泥丝状菌膨胀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在处理过程中生长速率缓慢的丝状菌大量繁殖,而生长速率快速的絮凝微生物受到抑制的原因。本文还介绍了用补充痕量金属的方法成功地控制丝状性污泥膨胀的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15.
废水厌氧反应器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及工艺运行要求,分析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设计和运行的技术关键,介绍了两相和多级(SMPA)工艺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络合萃取法处理5-氯水杨酸生产废水,研究了萃取过程中PH、络合剂、稀释剂等对废水革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比较,确定以EPT-1为络合剂。试验表明,pH<1.5,按废水:络合剂:稀释剂-100:30:70的比例投加,可取得较好效果。萃取剂连续使用15次,废水的CODCr去除率并无显著下降。多次萃取后萃取剂经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再生,即可回收萃取剂。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城市污水厂建设和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提出了我国今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处理技术的几点主要发展方向:一是合理规划、分期建设以二级处理为目标的集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低投资、低能耗、与生态处理相结合的具有深度处理功能的半自然化及新型处理工艺;三是积极或水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凤眼莲与喜旱莲子草对废纸再生纸浆废水的净化效果作了初步探讨。实验表明,水生植物凤眼莲与喜旱莲子草对废水CODcr具较好的净化效果,且能有效地增加废水溶解氧,但对色度和木质素去除不明显。此外,废水中的硫化物对该两种水生植物具较强的毒性。  相似文献   
19.
河道淤泥的有效利用方式及其物性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道淤泥再生资源化利用的可能性及方式进行了探讨。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评价了处理后的河道淤泥作为填上材料使用时的基本工程性质,为促进河道淤泥的再生资源化利用和保护环境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基处理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基基础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改良地基的性质以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根据地基处理技术所具有的特征及其处理效果,同样可以将它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在考察不同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工作方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将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及解决有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及其方式,对使用地基处理技术解决环境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