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1.
以生活污水为原水,在常温(25-33℃)条件下采用连续流改进A2/O反应器进行脱氮除磷实验研究。系统内COD降解,TN与TP去除主要在活性污泥段完成,而NH4+-N去除基本在生物接触氧化区完成。从中沉池出水硝态氮影响因素分析可知,选用较高的有机负荷有利于实现系统内分相培养。泥龄对实现系统内微生物异养菌和自养菌的分相培养具有关键影响。当泥龄〈10 d,可实现系统内异养菌与自养菌的分相培养。  相似文献   
312.
磁性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酰胺去除水体中腐殖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雯  刘海成  曹家炜  沈耀良  陈卫 《环境科学》2018,39(12):5532-5540
针对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腐殖酸的高效去除,采用原位共沉淀法研发出一种磁改性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酰胺(MC-gPAM)的吸附剂,运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等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并借助批处理试验,探讨了MC-g-PAM对水样中腐殖酸的去除效能及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C-g-PAM比表面积和比饱和磁化强度值分别为27. 065 m~2·g~(-1)和9. 63 emu·g~(-1). MC-g-PAM对腐殖酸的吸附过程是吸热过程,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过程的拟合度较高. 25℃时,MC-g-PAM对腐殖酸的理论饱和吸附量达到120. 77 mg·g~(-1).  相似文献   
313.
目前运行容易失稳已成为制约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应用的因素之一.在保证底物不抑制的条件下,通过对实验室前期运行失稳的连续流全混反应器(CSTR)中的厌氧氨氧化污泥进行活性恢复,研究了滞留的基质浓度对ANAMMOX污泥恢复过程中颗粒化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26d运行,ANAMMOX污泥活性获得恢复且脱氮能力明显提升.控制高、低基质浓度水平的2个反应器均能实现污泥的颗粒化及氮素的高效去除,NRR最大分别达到16. 97 kg·(m~3·d)~(-1)和14. 43 kg·(m~3·d)~(-1).随着反应器脱氮能力的提高(污泥颗粒粒径增大),R1、R2两个反应器内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以VSS计)均增大,分别由接种时的34. 45 mg·g~(-1)增大至77. 52 mg·g~(-1)和94. 18 mg·g~(-1),PN/PS由1. 89分别增大到6. 25和6. 84.在一定范围内,PN/PS比值增大有利于ANAMMOX污泥颗粒化,但PN/PS过大会导致颗粒污泥结构失稳上浮,加剧污泥流失现象.  相似文献   
314.
采用中试ASBR (530 L),接种氧化沟工艺的兼氧段污泥,考察了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的启动及其与反硝化耦合处理实际火电厂脱硫脱硝尾液的抑制和恢复特性.结果表明,温度35℃±1℃、反应时间为20 h,可180 d实现ANAMMOX的成功启动;活性稳定阶段,总氮(TN)去除率和去除负荷分别达91. 1%和0. 3kg·(m~3·d)~(-1).处理脱硫脱硝尾液的中试ANAMMOX-ASBR在活性抑制阶段,可采用去除抑制因素并降低进水基质浓度方式,实现其活性的恢复(93 d).此外,采用逐步增加脱硫脱硝尾液投加比例(30%、70%、100%)的方式,可实现中试ASBR内ANAMMOX与反硝化耦合,使得系统出水TN去除率和COD浓度分别稳定在约92%和88. 5 mg·L~(-1).修正的Logistic模型更加适合描述ANAMMOX受脱硫脱硝尾液冲击后的NRR恢复过程,得到的NRR恢复延迟时间λ为17. 777个周期,R~2为0. 929 48.  相似文献   
315.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理工艺,不仅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在处理低浓度废水方面也越来越引起重视。总结了应用ABR处理低浓度废水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介绍了反应器启动和运行效能,以及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6.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高度非稳态的污水处理工艺。文中提出SBR的动态模拟,需要分别从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阶段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动态模拟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溢流和回流问题、沉淀阶段的模拟、模型的求解、溶解氧模拟方案、环境因素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317.
不同电极降解2-氯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4种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并与商业化的钛基RuO2电极进行了对比。分别用XRD和阳极极化曲线对电极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2-氯苯酚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6种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钛板为基体的系列电极的综合性能优于以钛网为基体的相应电极。以β-PbO2为活性外层的二氧化铅电极的综合性能优于以RuO2为活性外层的电极。6种电极对2-氯苯酚降解反应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中Ti/α-PbO2/β-PbO2电极析氧电位最高,电催化性能最好,对2-氯苯酚的去除率可达99.3%。  相似文献   
318.
利用二氧化氯在360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以及二氧化氯能够通过微孔性聚四氟乙烯膜的特性进行了静态膜分离的研究。通过研究温度和二氧化氯的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可以确定:温度越高越有利于二氧化氯的膜分离,但温度高于20℃时二氧化氯会发生分解,故最佳分离温度应为20℃。  相似文献   
319.
本文提出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气中的铟。铟的吸光度与其质量浓度在5.0mg·L~(-1)以内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为0.001mg·m~(-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5%。标准发回收率为95.3%~104%。  相似文献   
320.
针对A2/O工艺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矛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A2/O工艺做出了一系列的工艺改良,相对传统工艺,改良后的处理效果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现从单泥系统改良工艺和双泥工艺分别进行综述,并且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