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我国东部地区工业污染的治理投资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对选取的11个省市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各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2.
四川省地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30年来,人居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区域的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简要回顾,提出了具有明显区域性、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框架;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区域环境友好型的人居环境模糊物元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四川省地级市的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实证研究中.通过贴近度对17个地级市进行了排序和分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人居环境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3.
灰色预测对波动性较强的序列预测效果较差,但能给出发展趋势.为了科技工作者方便地进行灰色系统的应用研究,采用层次化思想编制了基于Matlab的灰色系统工具箱wll,包含算子集合、矩阵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微分方程、灰色预测模型等板块,实际使用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24.
随着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和规划的兴起,针对地质公园的开发和保护的评价方法不断发展.采用AVC旅游景观评价法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景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景观处在评价等级中的第三等级,这与其开发保护现状吻合,同时也反映了该区旅游发展与其目标定位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基于此,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开发和保护建议,以供相关旅游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5.
应用模糊数学评价南充市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SO2、PM10、NO2、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南充市各个城区,以及南充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给出客观的评价,结果为:南充市各个城区以及南充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均在安全级水平(三级),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对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讨论.认为模糊数学评价方法更为客观准确,提出了大气污染的区域性、整体性的特点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6.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及其处理的特点,为降低难度更有效地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提出了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三次分化。用不同措施分别处理不同特点的农村生活垃圾,从而使其处理难度和费用最小化。首先分类收集作为基础,按不同类别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其次,分离出产生源集中、规模较大和成分较单一的乡镇街道、畜禽养殖场和乡村企业等三类农村垃圾进行专门管理;最后依据有机垃圾的不同特点,分成农业主导型、非农业主导型和城郊型三类区域进行专门的垃圾处理。  相似文献   
27.
借鉴生态效益综合评价的有关理论和数学模型,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为例,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土保持效益指数、土壤改良指数、涵养水源指数、拦截径流指数和湿度指数7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对该区域1996和2005年2个时期综合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该区域综合生态效益值分别为7.85和7.95,2005年比1996年略为升高;基于GIS的图层叠置、分割等分析功能,就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内部生态效益造成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该区域可被划分为生态效益显著增强区、增强区、保持区、减弱区和显著减弱区5个等级.  相似文献   
28.
应用模糊数学评价南充市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SO2、PM10、NO2、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南充市各个城区,以及南充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给出客观的评价,结果为:南充市各个城区以及南克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均在安全级水平(三级),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对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讨论,认为模糊数学评价方法更为客观准确,提出了大气污染的区域性、整体性的特点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9.
针对元谋干热河谷植被变化问题,选择多种遥感数据提取NDVI,基于DEM生成地形因子,应用GIS叠加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来,元谋干热河谷植被变化经历先剧烈退化后缓慢恢复过程;而且恢复期内,中山区、中高山区、平坡和无坡向恢复效果显著且持续稳定,平坝区、缓坡、斜坡、半阴坡和阴坡强烈的恢复过程伴随有强烈的退化过程,低山丘陵区、中低山区、陡坡、险坡、阳坡和半阳坡均又出现退化趋势,中高山区、险坡和阴坡对植被破坏与恢复重建响应最迅速;植被恢复的空间差异和可持续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0.
罗明良  罗静  王佑汉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2):118-121,126,226
以重庆市永川区陈食街道朱龙花等6村为例,基于全国二次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在ArcGIS 9.3平台支持下,进行了30m×30m栅格单元的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探讨了重庆市永川土地利用特征。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与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分析有助于从定量剖析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特征;朱龙花等6村海拔、坡度及坡向均值分别为345m、17.28°和271.25°(西坡);采用高程分带、坡度分级及坡向分类的方法能直观展示土地利用格局特征。耕地(水田及旱地)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上,阳坡面积大于阴坡,水田尤为突出。园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400m的丘陵上,坡度小于15°,西坡和西北坡分布最多;草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500m的平原和丘陵上,坡度小于25°,各坡向均有少量分布;水域、水利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分布格局类似,主要分布在300—400m的丘陵上,坡度小于6°,东坡、东南坡分布较多;其他土地分布在海拔低于500m,坡度小于25°,西坡分布较多。从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角度看,该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约有2.34hm2的耕地位于坡度大于25°的缓陡坡和陡坡上,应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还草。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的影响较大;同一地形因子不同级别下的土地主导利用方式各异,土地利用类型的优势区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