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48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建筑业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的近1/3,减碳潜力巨大。针对建筑废弃拆除阶段碳排放及碳补偿评价问题,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界定建筑废弃拆除阶段计算边界,将其划分为建筑拆除、废弃物运输和废弃物处置阶段,碳补偿为建筑废弃物再利用阶段,并建立碳排放及碳补偿计算模型。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建筑废弃物处置阶段,约占总碳排放的75%。建筑废弃物二次循环利用,可有效降低建筑拆除阶段碳排放总量的31.01%,具有良好的减碳效果。随着建筑废弃物二次回收利用率增大,建筑废弃物处置阶段的碳排放线性减少,建筑材料碳补偿线性增加,减碳效果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82.
柔性防护系统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沿线地质灾害的防治,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落石冲击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而遭受泥石流冲击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泥石流与柔性防护系统的相互作用包括泥石流运动和柔性防护系统冲击大变形两个复杂的力学过程,目前尚无有效的耦合计算方法。为此,基于 LS-DYNA 程序,采用 ALE 方法,利用 Drucker-Prager 模型模拟泥石流的运动,并通过流固耦合算法,建立了考虑泥石流与柔性防护系统相互作用耦合计算方法。通过与既有野外足尺试验数据对比,包括泥石流流经沟槽不同位置时的速度、流深以及柔性防护系统钢丝绳内力、变形,验证了耦合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泥石流冲击作用下,冲击能量的平衡转换关系,结果表明:柔性防护系统消耗的能量占泥石流冲击总动能的比例不到 25%,将近 60% 冲击能量转换为泥石流内能,这进一步说明了采用耦合方法进行泥石流柔性防护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3.
以在建的某近接水库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其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双场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选取3种不同的防排水型式为研究对象,对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系数、控制排水量等因素对隧道内排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的影响规律进行探究,提出了合理的注浆圈加固参数、控制性排水量以及最优的防排水方式等。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注浆圈厚度或降低注浆圈渗透系数均能实现减小衬砌外水压力的目的,但并不意味着注浆圈厚度越厚、渗透系数越低,对隧道涌水量的控制效果就越好,而是存在一个相对经济合理的注浆圈加固参数值;隧道控制排水量以及排水型式对于控制衬砌结构外水压力的大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采用环向排水管及盲管+墙脚设泄水孔的排水型式,这对衬砌结构受力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究非规则多跨连续梁桥的横向地震碰撞问题,提高同类桥梁的防震减灾能力,以广东潮安韩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减隔震支座非线性与桩-土相互作用的横向碰撞计算模型,分析了横向碰撞特征及其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针对接触刚度与初始间隙进行了参数分析,并对橡胶垫片的减碰效果及其厚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横向碰撞可以减小梁墩相对位移,但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力从而增加桥墩受力,并使各墩地震力分布更不均匀;(2)接触刚度的增加虽然可以减小梁墩相对位移,但当刚度值较大时梁墩相对位移的减幅趋缓,过大的刚度取值反而会引起桥墩过大的内力;(3)初始间隙的影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初始间隙较小时碰撞力与桥墩受力较大;(4)橡胶垫片可显著减小碰撞力与墩底弯矩,在工程条件允许时可适当增加垫片厚度。  相似文献   
85.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5):53-60
为强化填埋场稳定化进程,该研究提出利用生物强化技术促进准好氧型填埋场的生物降解,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填埋场垃圾稳定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阶段,复合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渗滤液污染物的降解,渗滤液产量峰值较对照组提前14 d;实验结束时,实验组渗滤液产量仅为对照组的64.3%,COD浓度仅为对照组的53.3%,氨氮浓度仅为对照组的59.0%;实验组和对照组纤维素含量峰值分别为16.08%、17.60%,木质素峰值分别为25.30%、29.49%。实验组生物降解度比对照组低1.80 mmol/g,说明投加优势复合微生物菌剂能促进垃圾填埋场的稳定化。  相似文献   
86.
可降解塑料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降解塑料是近年来随着环保呼声的日渐增强而发展起来的新研究热点,主要介绍可降解塑料的种类及其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7.
云南头寨沟大型岩质高速滑坡碰撞模型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提出了滑坡岩体高速碰撞的模型实验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滑体碰撞解体后不同速度段岩体体积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加速块体所占比例基本上与滑体体积及碰撞速度无关,加速块体体积大约为碰撞前滑体总体积的20%,但个别块体获得的加速效应与滑坡体积及碰撞速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运用实验成果,分析了头寨沟大型岩质高速滑坡形成远程高速的机理。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厌氧反应动力学的主要模式,对厌氧处理黄姜废水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并求出了黄姜废水的厌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参数max和Ks,为黄姜废水的厌氧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滑坡与降雨关系研究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简要介绍了降雨和滑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浅析了滑坡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形式之间的关系,以及降雨对滑带土强度参数的影响,最后对滑坡与降雨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
超声波技术在污泥处理利用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预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顺生  高晓勇 《四川环境》2006,25(1):61-64,69
本文介绍低频超声波技术在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中应用的原理以及可以带来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指出,对一定量的剩余污泥进行超声处理后进行发酵,或者将其回流到生化池进水,可以增加沼气产量,并使最终的泥饼数量减少。通过分析德国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超声波设备可以带来的运行成本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